三年级27.3【复习课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27.3【复习课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17 17:1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复习课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三年级 数学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数据也称观测值,是实验、测量、观察、调查等的结果,常以数量
的形式给出。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组织有目的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之成为信息
的过程。
数据分析的步骤和应用:
数据分析有极广泛的应用范围。典型的数据分析可能包含以下三个步骤:
(1)探索性数据分析,当数据刚取得时,可能杂乱无章,看不出规律,通过作图、造表、用各种形式的方程拟合,计算某些特征量等手段探索规律性的可能形式,即往什么方向和用何种方式去寻找和揭示隐含在数据中的规律性。
(2)模型选定分析,在探索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类或几类可能的模型,然后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从中挑选一定的模型。
(3)推断分析,通常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所定模型或估计的可靠程度和精确程度作出推断。
学习整理数据,就把数据用统计表进行汇总,然后绘制出统计图。
我们可以采用画正字的方法,将收集上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制成统计表。
把几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格上,就叫做复式统计表。它的特点
是便于观察和比较。
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能够更加清晰明了的反应数据情
况,便于观察和对比。
制作统计表的完整过程是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根据数据进
行分析。
统计的作用是便于分析,能够根据分析的结果做出判断、进行预测。
重点:学会分类整理数据的方法。
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难点:提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
观念。
了解复式统计表,并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
考点: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根据统计表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收集数据的方法是(  )
A. 查资料
B. 做实验
C. 做调查
以上三者都是
选择方法:收集数据的方法比较多样,可以查资料,做实验,做调查。
答案:D
解析:收集数据的方法是查资料、做实验、做调查。
绘制折线统计图时,纵轴上一格代表的数据可根据收集的数据大小,确定
一个合适的数。( )
A. 错

绘制折线统计图首先要把横轴和纵轴进行合理安排,根据数据的大小,确
定合适的数。
答案:正确
解析:纵轴上一格代表的数据可根据收集的数据大小,确定一个合适的
数。所以选 B 。
下面是白山小学高年级学生参加运动会的情况。
五年级:60米赛跑 12人
100米赛跑 8人
立定跳远 16人
仰卧起坐 12人
六年级:60米赛跑 16人
100米赛跑 12人
立定跳远 20人
仰卧起坐 16人
根据以上数据,完成统计表。
方法:对照学生参加运动会情况和统计表的要求,试着填一填。
答案:
解析:认真分析各个量的数据,对号入座。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