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版一上2.3《跷跷板》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版一上2.3《跷跷板》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31 14:0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跷跷板》教学设计
课题 跷跷板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跷跷板》是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比较第三课时。 数学来源于生活, 而且,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都玩过跷跷板)。本课创设了两只小动物坐跷跷板的情境,比较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比较轻重的过程。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让他们主动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教材设计了“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步骤,安排了比较水果、书本、玩具轻重的环节,让学生感到轻松、有趣,使他们很快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活动中,小朋友们一起掂、一起称,感受物体的轻和重,从而掌握比较的方法。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学会比较轻重的方法。通过中介物质的等量代换,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2.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多少与高矮、长短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活动。内容选取学生身边的、常见的、较感兴趣的事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比较轻重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发现比较的方法,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创新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重点 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
难点 学会利用中介物质的等量代换比较轻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 1.长的画“√”,短的画“○”。 2.最高的画“△”,最矮的画“○”。二、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猜猜它是什么?课件出示:有匹马儿两人骑,一头高来一头低,虽然马儿不足路,两人仍是笑嘻嘻。 (打一物品) 师:小朋友们都喜欢玩跷跷板。今天,动物乐园的小动物们也在玩跷跷板。板书课题:跷跷板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独自猜一猜,然后回答:是跷跷板。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对已有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 通过猜谜语,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师生的距离,同时为导入新课做准备。
讲授新课 一、说一说课件出示:师: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反馈:狮子重,老虎轻。师:你是怎么知道狮子重、老虎轻的?反馈:跷跷板一上一下,翘上去的轻,压下去的重。老虎被翘起来,说明老虎轻、狮子重。师:看来观察跷跷板的高低可以判断谁重谁轻。现在呢?课件出示:师:如果把这三种小动物放在一起比,谁最重?谁最轻?课件出示:师:能说说你是什么判断的?引导学生得出:狮子比老虎重,老虎比豹子重,那么狮子比老虎、豹子都重,所以狮子最重。老虎比狮子轻,豹子比老虎轻,那么豹子比老虎、狮子都轻,所以豹子最轻。二、掂一掂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那现在大家来猜一猜,这两本书哪本轻?哪本重呢?师:为什么红色的重,橘色的轻?反馈:红色的书比较厚,所以重一些;橘色的书比较薄,所以轻一些。师:是这样吗?拿出课前准备的两本书,请把厚一点的书放在一只手上,薄一点的书放在另一只手上,两只手掂一掂、比一比,感觉一下,谁重谁轻?师:请把轻的书举高一些,把重的放低一些。师:文具盒和直尺哪个轻?哪个重呢?掂一掂。课件出示:三、称一称,说一说师:物体轻重差距比较大时,我们放在手上掂一掂就能感觉出谁轻谁重了,但是如果两个差不多呢?怎么比较它们的轻重?课件出示:师:苹果与梨谁重谁轻?抽学生掂一掂。师:像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借助天平来测量,它的原理与跷跷板是一样的。课件出示:师介绍:天平向哪端倾斜,就说明哪端的物体重一些,而翘起的那一端的物体就轻一些。师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盘上。师小结:原来比轻重,称一称是个很好的办法。从刚才的三个活动中,我们发现: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我们可以用眼看一看、动手掂一掂、用秤称一称。四、圈一圈师:你能利用天平比比皮球和铅球的轻重吗?圈一圈。课件出示:反馈:从天平中可看出:铅球重,皮球轻,所以皮球比铅球大,皮球比铅球轻。师:比较轻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一定要实际掂一掂、称一称才能确定。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自由说说。学生独自观察,然后回答:老虎重,豹子轻。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狮子最重,豹子最轻。学生自由说说。学生猜一猜:红色的书重,橘色的书轻。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自由说说。学生拿出两本书掂一掂。学生把薄一点的书举高了,把厚一点的书放低。学生拿出文具盒和直尺掂一掂,然后回答:文具盒重,直尺轻。学生:我来掂一掂。学生掂一掂,然后回答:这两个重量差不多,掂不出来。让学生观察,确定苹果和梨哪个轻哪个重。学生独自观察,然后集体交流。 借助教材创设的情境比一比,感受跷跷板的原理,进而比较两个小动物的重量。通过前面的比较,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通过本环节说一说,看一看,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导能力,进一步感受三个动物之间的轻重关系。本环节先让学生猜一猜——掂一掂——说一说等活动学习,充分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展过程,明确了两个物体重量差距比较大,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来比较。 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掂一掂,引起认知冲突,进而引入天平,感受天平与跷跷板的相同原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圈一圈的活动,让学生知道大的东西不一定重,小的东西不一定轻,要称一称才知道的道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堂练习 1.重的画“√”,轻的画“○”。2.重的画“√”,轻的画“○”。3.最重的画“√”,最轻的画“×”。4.拓展应用: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讲完新课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跷跷板 ——比较轻重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