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版一上2.2《下课啦》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版一上2.2《下课啦》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29 13:5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下课了》教学设计
课题 下课了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下课了》是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比较第二课时。“高矮”“长短”都属于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因此,教科书把这些内容安排在一起进行学习,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接,丰富学生对长度比较的认识。教科书呈现了操场上的一些场景,根据情境图设置了由三个问题组成的问题串。“谁高 谁矮 ”是让学生体会比较高矮时需要站在同一起点才行,“谁长,谁短 ”是在比较两条绳子的长短的过程中,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进行长短比较,如两端对齐,拉直后再比较。“谁走的路长?”是结合学生走石板路这一情境,使学生知道在比较长短时,不能只看起点和终点,还要看中间是不是直的,从而丰富学生对比较活动的体验。教材在编排上层层递进,不断地为学生设置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的比较方法和体验。例如:“谁高、谁矮 ”从在同一起点上的高矮比较到不在同一起点上的高矮比较,谁长谁短 不在同一起点下的2根绳子长短问题的比较,突出了不在同一起点下具体比较方法的运用。“谁走的路长 ”在同一起点同一终点,但又很难通过观察进行直接比较,需要借助数数的的方法得出结论。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创设具体的情景,学会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等,理解物体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2.学习内容分析:在生活中,学生对高矮、长短已经有了初步的感觉,只是对正确的比较方法还比较模糊,对比较活动中的相对性认识不足,所以,本节课要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比较高矮的相对性的认识。在比一比的活动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或三个物品间的高矮、长短、厚薄等。知道在比较高矮时,需要在同一起点上进行,并初步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推理等思考活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通过比较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重点 够正确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厚薄等。
难点 理解物体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并初步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 1.大画“√”,小的画“○”。 2.最多的画“△”,最少的画“○”。二、导入新课师:听,下课的铃声响了!愉快的课间来了。课件出示:师:欢快的十分钟,你们是怎么度过的?师:好, 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其他学校的小朋友下课了都玩些什么吧。 板书课题:下课了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对已有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 通过交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与积极性。
讲授新课 一、看一看,说一说师:这些小朋友都在玩什么呢?课件出示:反馈:他们在跳绳、踢毽子,比身高,还有两位小朋友在花园边走石板路。二、比高矮师:刚刚我们看到有两个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比身高,大家猜猜,谁高?谁矮?课件出示:师:大家发现了什么?师:他们俩一样高吗?师:不公平?那怎样做才公平?反馈:两脚要站在地面上,不能踮脚。师:小男孩接受了大家的建议把脚都放平在地上,这回你能确定谁高谁矮了吗?课件出示:师:看来比较身高的高矮,要在同一个起点下才能比较。二、比较长短师:有两个小朋友在跳绳,我们单独把绳子拿过来了。 课件出示:师:大家一起来猜一下,这两根跳绳谁长?谁短?师:大家的猜测准确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比一比两根绳子的长短。可是怎么比较呢?大家有什么办法?师:只需要拉直就可以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得出:让两根绳子的一端在同一个起点,然后拉直,绳子的另一端谁靠后,谁就长;绳子的另一端谁靠前,谁就短。师:同样的起点,我来看它的终点。比跳绳和比高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反馈:得在一个起点上,然后看它的终点。师:看来在比较高矮和长短的过程中,都要在同一起点上进行,找到相同起点再看终点。三、谁走的长师:有两个小朋友在花园边边上走石板路,他们两个哪一个走的路长,哪一个走的路短?课件出示:师:他们走的起点一致,终点也一致,但不能像绳子一样拉直比,想想怎么比较?分组交流。师:大家想到办法了吗?谁来说说?师:大家觉得这种方法咋样?师:那怎么比较呢?师:数方格的方法挺不错的,我们一起来数数吧!得出结论:蓝背心的男孩走了9个格子,红背心的男孩走了8个格子。蓝背心的男孩走的路长,红背心的男孩走的路短。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两人一样高。学生:男生垫脚了,不公平。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自由说说。学生独自观察,然后得出:女孩高,男孩矮。学生尝试猜一猜。学生独自思考,然后集体交流:把绳子拉直比。学生:还要把一端对齐。学生独自观察,然后得出:红色的长,绿色的短。学生自由说说。学生独自说一说。学生独自观察,然后分组交流。学生:可以比数步数。学生:步长不一样,不好比较。学生:石板是方方的,可以数数他们各走了多少个格子。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数。 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先让学生比一比,然后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引起认知冲突,让学生明确:两人比高矮,需要在同一个起点下才能比较。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本环节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交流找到比较的方法,进一步感受比较高矮和长短的共同之处,感受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比较谁走的路长,使学生知道在比较长短时,不能只看起点和终点,还要看中间,从而丰富学生对比较活动的体验。
课堂练习 1.高的画“√”,矮的画“○”。2.长的画“√”,短的画“○”。3.最高的画“√”,最矮的画“×”。4.拓展应用:谁走的路长,画“ ○”?谁走的路短,画“△”?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讲完新课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下课了 ——比较高矮、长短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