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 综合测试1(含答案+答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 综合测试1(含答案+答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7 08:46:0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综合测试1
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共 7 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1) ;(2) 。
17. (1) ;(2) ;(3) 。
18.(1) ;(2) ;(3) 。
19.(1) ;(2) (3) 。
20. (1) ;(2) ;(3) 。
21. (1) ;(2) ; (3) 。
22.(1) ; (2) ;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45分)
23.(1) ;
(2) ;
24.(1) ;(2) ;
(3) 。
25.(1) ;(2) ;
(3) ;(4) 。
26.(1) ;(2) ;
(3) 。
四、解答题(第27、31、33题8分,第28、29题6分,第29题9分,第30题9分,第32题10分,共55分)
27. (1) ;(2) ;
(3) ;(4) 。
28.(1) ;(2) ;(3) 。
29.(1) ;(2) 。
30.(1) ;
(2)
(3) 。
31.(1) ; (2) ;
(3) ; (4) 。
32.(1) ;
(2)
(3)
33.(1) ; (2) ;
(3)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综合测试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C C B D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D D C
二、填空题
16.(1)TiO2+2C+2Cl2TiCl4+2CO  (2)置换反应
17.(1)导热 (2)有机合成 (3)隔绝空气
18.(1)大 (2)氧化铝的熔点高 (3)晚
19.(1)Ni+CuSO4═Cu+NiSO4 (2)A (3)X>Y>Z
20.(1)复分解 (2)ClO2 (3)2KClO3===2KCl+O2↑,
21.(1)4 (2)主要的供能物质 (3)大于
22.(1)碳酸钠、硫酸钠 (2)(1)BaCl2、NaCl;(3)BaCO3。
三、实验探究题
23.(1)锌比铁反应剧烈 (2)Fe CuSO4
24.(1)加快 (2)1.0g铁粉、10滴水 (3)19.2% 滤纸包和温度计占体积
25.(1)2Cu 2H2O (2)②③④① (3)②
(4)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检测PH是否等于7
26.步骤二:铁
步骤三:①锡纸表面产生较多气泡。(答“锡纸表面产生气泡”也给分)
【交流评价】
①取一定量锡纸,用盐酸除去可能存在的氧化膜,取出后用蒸馏水清洗并晾干,称得质量记为m1
②将锡纸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饱和ZnSO4溶液浸没锡纸,充分反应后,取出锡纸用蒸馏水清洗并晾干,再次称得锡纸总质量记为m2。③如果m2>m1,则锡纸中金属为铝;如果m2=m1,则锡纸中金属为锡。(“两次称量”、“根据预期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各1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继续探究】锡纸中金属是铝(与实验方案对应)
四、解答题
27.(1)漏斗、烧杯
(2)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滤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稀盐酸或稀硫酸
(4)铁粉、碳、碳酸钠、氧化铁
28.(1)表面变黑 (2)表面出现气泡 (3)表面出现红色固体
29.(1)Fe;(2)复分解反应;(3)③
30.(1)选择捕收剂A及pH为8.5左右
(2)设样品中CaF2的质量为x
CaF2+H2SO4(浓)CaSO4+2HF↑
78            40
x            4.4g
=,解得x=8.58g
×100%=85.8%
答:精矿样品中氟化钙的质量分数为85.8%。
(3)B
31.(1)BaCO3+2HCl=BaCl2+H2O+CO2↑;(2)氢氧化钠溶液;
(3)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4)不再产生沉淀.
32.(1)<
(2)解:设需98%的浓硫酸体积为V
V×1.84 克/厘米3×98%=80克×19.6%
V=8.7厘米3=8.7毫升
答:需98%的浓硫酸8.7毫升。
(3)解:根据题意得:样品总质量=20克+2.6克=22.6克,
样品中铜的质量=13.5克
所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100%=59.7%
在59%~65%范围内,所以性能优良。
33.(1)+4
(2)①稳定 
②氦气与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3)SiH4+2O2SiO2+2H2O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综合测试1
1.本卷满分200分
2.相对原子质量:Ca-40 S-32 Ag-108 H-1 O-16 Zn-65 Cl-35.5 F-19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捡拾垃圾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简单方法。以下是小敏在
江边捡拾的垃圾,其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
2.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
现有下列物质:①纯碱、②生石灰、③盐酸、④熟石灰、⑤甲烷、⑥铁、⑦石墨。对上述
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
A.属于有机物的有③⑤ B.属于单质的有②⑥⑦
C.属于碱的有①④ D.属于氧化物的有②
3.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金属。根据表中信息推测其用途错误的是 (  )
熔点 密度 强度 导电性 导热性 抗腐蚀性
2500 ℃ 3 g/cm3 与钢相似 良好 良好 优异
A.制电路保险丝 B.制造航天飞机
C.制外科手术刀 D.用于通信设备
4.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大量金属,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
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铁锈蚀
B.及时擦干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可以防止自行车生锈
C.铝的抗锈蚀性能比铁强,生活中可用钢丝球洗刷铝锅
D.铁锈蚀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
5.[2020·台州] 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
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  )
A.导电性 B.腐蚀性 C.不助燃 D.沸点高
6.在古籍中有一种称为“鋈”的银白色铜合金,是古代云南、四川地区的特产,其主要成分是
铜、锌、镍等金属单质。炼制时需要黑铜矿(主要成分是CuO)、硫化镍矿(主要成分是Ni2S3)
等多种矿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鋈属于金属材料 B.鋈的样品在足量稀盐酸中能全部溶解
C.Ni2S3中镍元素呈+3价 D.黑铜矿跟木炭共热能生成单质铜
7.三国时期的“红脸”关云长与北宋时期的“黑脸”包拯本是互不相干的著名历史人物,一
首描述某一化学实验过程的诗将两人联系在一起,诗的内容如下:“包公静卧水晶房,轻风
迎面喜洋洋,忽然一阵烈火起,烧得包公变云长,云长急令退烈火,只留轻风吹暖房。”诗
中的“包公”是指黑色CuO粉末,“云长”指的是红色的铜,则轻风是指 (  )
A.C B.CO2 C.O2 D.H2
8.[2019·湖州]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C.清澈的泉水 D.铝合金
9.[2019·金华] 小丽为确认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剪取金属片打磨后,设计
了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检验,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
A.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反应
B.铁、铝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C.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D.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除去N2中的少量O2,可以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可以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可以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D.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可以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1.以下四个化学反应都有气体生成,其反应类型和产生的气体性质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气体性质
A Fe+H2SO4FeSO4+H2↑ 置换反应 还原性
B 2H2O22H2O+O2↑ 分解反应 可燃性
C 2KClO32KCl+3O2↑ 化合反应 氧化性
D CaCO3+2HClC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 酸性
12.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
A.CuSO4 NaOH KNO3 B.FeCl3 AgNO3 NaNO3
C.Na2CO3 HCl BaCl2 D. CaCl2 K2CO3 NaCl
14.某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小科同学选用如图所
示的甲、乙、丙三套实验装置进行探究。你认为最佳的实验方案是将气体依次通过(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丙、甲、乙、丙 D.丙、甲、丙、乙
15.[2022 宁波]将锌粉持续加入到 100g 含有 AgNO3 和 Cu(NO3)2 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
分反应。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 6.5g 时,溶液质量最小;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 13.0g 时,
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是反应中的相关量随加入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2022 金华]性能神奇的金属钛(Ti)是航空、军工、电力等领域的重要原材料。常温下
钛不与非金属及强酸反应,加热时却可以和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金红石(主要成分
TiO2)是钛矿石之一,目前利用金红石大规模生产钛的过程是:
①在高温条件下在往金红石与碳粉混合物中通入氯气,反应制得四氯化钛(TiCl4)和一
种可燃性气体;
②在氩气的气流中,高温下用过量的镁跟四氯化钛反应制得钛和氯化镁。完成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过程②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17.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粘锅利用了铁的    (填“导电”或“导热”)性。
(2)不粘锅手柄应选择热固性塑料制作,它属于     (填“金属”
或“有机合成”)材料。
(3)聚四氟乙烯内衬还能防止铁锅生锈,其原因是     。
18.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氧化铝的熔点(2050℃),高
于铝的熔点(660℃)。硬铝(含铝、铜、镁、硅)是用途广泛的铝合金。结合课本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硬铝比铝的硬度   (填“大”或“小”) 。
(2)氧化铝可用于制造耐火砖等耐高温材料,这是因为  。
(3)从活泼金属的化合物中提炼单质比较困难。人类3000多年前就使用铜,1500多年
前就使用铁,推测人类使用铝比使用铁的年代   (填“早”或“晚”)。
19.根据下面部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的一元硬币为钢芯镀镍(Ni)合金,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
应:Ni+H2SO4NiSO4+H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写出Ni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填序号)。
A.金属的导电性 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硬度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3)已知:①X+H2SO4XSO4+H2↑;②Y+2ZNO3Y(NO3)2+2Z;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
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20.[2021·丽水]“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整体认知,如图是含氯元素的物质的价类图,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A和氢氧化钾反应得到D和水,则该反应属于基
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2)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E在一定条件下得到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1.[原创]我国科学家模拟植物光合作用,设计了一条利用
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人工路线,流程如图所示,已知甲醛的化学式是CH2O。
(1)图中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有 种。
(2)淀粉是糖类,对生物体的作用是 。
(3)在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时,该体系淀粉的积累量 植物体内(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2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测定其成分,取
样,先后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稀硝酸,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由上述实验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
(2)AB段(不包括A、B端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填化学式,
下同)。BC段减少的沉淀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45分)
23.在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某小组做了如图甲三个实验,(所用金属
的形状与大小和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1)小组中的A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Ⅰ和Ⅲ可比较出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2)B和C两位同学认为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够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们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一个实验(如图乙所示),实现了探究目的,他们的实验:X是金属  ,Y是   溶液(均填化学式)。
24.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高达产量的20%~40%.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对铁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不久,观察到量筒内水沿着细导管慢慢进入容积为1146mL的广口瓶中。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
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序号 样品 量筒起始读数/mL 量筒最终读数/mL 所需时间/min
① 1g铁粉、0.2g碳和10滴水 100 72 约120
② l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 100 72 约70
③ \ \ \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实验③的样品组成是________。
(3)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____%
(结果保留到0.1%),试分析该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是 。
25.某小组用耐强碱的反应管等仪器组装成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以研究高铜酸钠(NaCuO2)跟
H2的反应,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①固体中出现紫红色物质;②试管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
变成蓝色。请回答:
(1)经检验紫红色物质为一种金属单质,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CuO2+3H22NaOH+    +    。
(2)若实验过程中包含下列步骤(没有根据操作顺序排列):①停止通H2;②通纯净H2排
净装置内的空气;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正确的操作顺
是  。
(3)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实验现象    (填“①”或“②”)可直接判断氢气发生了化
学变化。
(4)完全反应后,为了测定固体中产物Cu的质量,要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后晾干、称重。
在洗涤过程中判断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是        。
26.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锡纸中的金属成分(锡纸中以一种金属为主,其它成分对实验无干扰),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什么?
【建立猜想】根据锡纸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并结合金属活动性、价格等因素,猜想其中的金属可能是锌、铁、铝、锡中的一种。
【探究过程】
步骤 活动内容 收集证据 分析并得出结论
步骤一 ①查阅资料:金属锌在室温下很脆 锡纸不破损 锡纸中金属不是锌
②取锡纸反复折叠
步骤二 用磁铁靠近锡纸 锡纸没有被磁铁吸引 锡纸中金属不是 。
步骤三 ①取锡纸条放入浓度为20%的盐酸中除去可能存在的氧化膜。当观察到 现象时,取出锡纸条并用蒸馏水清洗。 ②将处理过的锡纸条放入试管中,加入饱和硫酸锌溶液,静置观察。 ②中锡纸条表面无明显现象 说明锡纸中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则锡纸中金属不是铝,而是锡
【交流评价】
小科对实验结论提出质疑:“无明显现象”并不代表没有发生反应,因为铝与硫酸锌反应[2Al+3ZnSO4=3Zn+Al2(SO4)3]生成的金属锌为银白色,与铝颜色相同,因此无法得出结论。
【继续探究】请在不改变反应原理的前提下运用定量方法完善实验方案: ;
运用完善后的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初步结论: 。
四、解答题(第27、31、33题8分,第28、29题6分,第29题9分,第30题9分,第32题10分,共55分)
27.小明取一包某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查阅资料发现其成分除铁粉外,可能含有碳粉、Na2CO3、NaCl、Fe2O3等。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过滤操作中除了需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
有 。
(2)写出用pH试纸测定滤液pH的方法: 。
(3)试剂X的名称是 。
(4)按照图中实验已经验证了某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含有的成分是 。
28.黄金是Au对应的单质,化学性质很稳定.而假黄金是铜锌合金,颜色和外形似黄金.下
列方法都能区分黄金与假黄金,请写出假黄金的实验现象。
(1)在空气中灼烧: 。
(2)放在盐酸中: 。
(3)放在硫酸铜溶液中 。
29.右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一”表示
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
(1)A物质是 (填化学式);C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
是 。
(2)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
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 (填序号)。
①2类 ②3类 ③4类 ④5类
30.[2022 丽水]萤石是我市的优势矿产资源,也是我国“战略性矿物”。为探讨萤石的形成、开采、浮选等跨学科问题,兴趣小组对某萤石矿区开展项目化研究。
【萤石浮选】萤石矿开采后,将矿石破碎,研磨成矿粉,加水调成矿浆,往矿浆中添加捕收剂等药剂进行浮选,使目标矿粉粘附在泡沫上浮至水面,得到纯度较高的精矿。
(1)如图是pH值、捕收剂种类对浮选回收率影响的图像。为获得高浮选回收率,浮选时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
【纯度测定】萤石的主要成分为氟化钙(CaF2)
已知:CaF2+H2SO4(浓)CaSO4+2HF↑
(2)为测定精矿样品中氟化钙的含量,该小组称取10克样品和浓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性溶液吸收,测得碱性溶液增重4.4克,计算样品中氟化钙的质量分数。
【项目评估】萤石是我市优势矿产资源,但对萤石开采项目一直有不同观点。
(3)请选出你认同的一种观点________(填字母)。
A.我市应该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萤石开采项目
B.在勘探技术和环境监测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发展萤石开采项目
C.萤石开采项目会引发地表沉陷,诱发地质灾害,应禁止萤石开采项目
31.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包含NaOH、BaCl2、Na2CO3、Mg(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
为对其成分进行鉴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微溶物质按可溶处理)
第一步:取一些白色固体放在足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液体A;
第二步:在白色固体A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得到一种无色气体和液体B;
第三步:在液体A中加入酚酞溶液,得到红色液体C,在C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得到
白色沉淀B和红色液体D。
(1)生成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证明原固体中是否含有Mg(NO3)2时,步骤最少的实验方案为取液体B,加 ,
经证明该物质存在。
(3)液体A的溶质有 。
(4)说明CaCl2溶液已经加足量的现象为加入氯化钙溶液后 。
32.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因性能优良,被广泛用于制作钱币、饰品和生产中,铜的质量分数
在59% ~65%之间的黄铜性能优良。兴趣小组为了解某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进行如下实
验:取多个黄铜螺母放入烧杯中,另取80克19.6%的稀硫酸,分四次等质量加入,每次均
充分反应,实验过程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稀硫酸的用量/克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20.0 17.4 14.8 13.5
分析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 7 (选填“>”、“=”或“<”)。
(2)配制8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克/厘米3)多少毫升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通过计算说明该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是否优良。
33.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1)科学家在合成超导材料时,偶然制得了在自然界中尚未发现的紫色化学合成物质—
—BaCuSi2O6,其中Si的化合价为    。
(2)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能自动灭火的陶瓷砖,这种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He)和二
氧化碳,当用这种陶瓷砖砌成的房屋遇到火灾时,经过高温烘烧,砖会出现裂缝,砖
内的氦气、二氧化碳会立即喷射出来,从而扑灭火焰。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氦气的化学性质  (填“稳定”或“不 稳定”)。
②砖内喷出的气体能起到灭火的作用,其原理是        。
(3)硅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硅,并放出大量的热,有科学家在研究将硅作为新能源。
与化石能源相比较,硅及其化合物燃烧没有二氧化碳排放。请写出硅烷(SiH4)在氧
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