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焉”三个字,会写“囊、恭、焉、萤”几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4,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课文,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设计理念:
紧扣感受,让学生借助朗读熟悉内容。
借助注释自读文言。
畅谈感受抵达目标。
教学流程:
一,充分读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读准字音。
2,自由读古文。要求:注音字词反复读不会读的问老师。
3,读词语。
读多音字“盛”“数”
读短语:胤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
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以夜继日焉
4,读古文
(1)这是我们第三次学习文言文,大家应该比较熟悉,请借助注释自己,试着读一读。老师提出三个要求:读通、读顺、读懂
。读后我们来检测,大家读得如何?
学生自由读
(2)说一说这个简短的故事。
(3)指导朗读:
句子: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指导短文停顿。
短文停顿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4)学生自读。竖排读,竖排去标点读,像古人一样读。
5,看填空背古文,不看填空背古文。
二、自由说
1,看清目标。
关注学习目标,找准学习方法的词,读目标。(课件出示: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抓住“感受”指导学生阅读之后有什么感受表达出来,不猜测别人或老师的想法。
2,三问《囊萤夜读》
一问:这篇文言文写了谁?
二问: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问:你从故事中感受到人物什么品质?
相机质疑:能否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这样精准的感受到的?
方法:用前后关联的方法去,加深、认定这样的感受。
3,关注这篇文言文的出处《晋书》。这是我国24史之一,由唐代,唐学明等人合作,作者共21人,其中就成为很多名人立了传,车胤就是其一。
课件展示车胤的介绍。
车胤(约333—约401)字武子,东晋南平郡江安县西辛里人。自幼聪颖好学,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历任中书侍郎,侍中,国子监博学、骠骑长史、太常、护军将军、吏部尚书。为人公正、不畏强权,后被会稽王司马道子世子元显逼令自杀,死后追谥忠烈王。
总结:这是史记,必须做到确有其人还要关系一生所记录的事列,必须确凿,绿钻才能流芳百世,可见前后关联并采用典型事例,真的能让人感受到文中记载的人物品质。
三、课堂小测
1,指导书写:
囊:笔画多,看谁挤得紧
恭:草头小小,撇捺舒展
焉:“正”要扁,横要长。
学生练习词语书写。
2,选择读音。
3,用扩词的方法解释词语。
4,完成课文内容填空。
奖励题。
日攘一鸡(上)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