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作业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作业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17 21:3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作业题
选择题
1.清末某官员说:“战争骇人地向毫无准备的我们袭来,李鸿章所吹嘘的舰队、要塞、枪炮和人力,都已证明非一般所期待的那样厉害。”这里的“战争”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要了解右图中的历史人物带领中国海军将士同仇敌忾、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围绕下列哪一战役去查阅资料(  )
A.平壤战役 B.辽东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3.李鸿章说:“台湾已是贵国的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却说:“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段对话内容涉及的条约应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虎门条约》
4.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1894年 1900年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増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D.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5.与《南京条约》相比较,《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这是因为(  )
①割让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②赔款的数目大大增加 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④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设厂“合法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对如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
B.洋务运动最终实现了富国强民
C.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洋务派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7.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所有的改革也与其他部门隔离,以免妨碍旧有法制规章。这说明了当时的这些改革者实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学习西方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B.学习西方枪炮,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改革船坞与兵工厂,壮大实力
D.制造先进武器,在战争中取胜
8.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洋务运动治标不得力,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C.洋务运动完全因内部掣肘而失败
D.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9.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0.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这种说法的依据在于(  )
A.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
D.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
11.当历史开始进入20世纪的时候,在中国的心脏地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西方侵略的群众运动。材料中的“群众运动”指的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公车上书 D.义和团运动
12.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继承的爱国传统。下列有关义和团运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而引起的
B.先后在山东、山西等地广泛开展
C.义和团和清军曾联合在廊坊、杨村等地阻击侵略者
D.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13.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的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恨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这一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邓世昌黄海大战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14.“北地终招八国兵,金城坐被联军毁。拳民思想一朝熄,又换奴颜事洋鬼。”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  )
①火烧圆明园 ②义和团运动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辛丑条约》的签订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5.某历史兴趣小组正在编排一幕反映1900年的历史剧,下列可编入该剧的史实有(  )
①签订《辛丑条约》 ②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 ③邓世昌英勇殉国 ④义和团在廊坊一带狙击八国联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八年级(1)班的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下列一组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太平天国运动
17.下列各项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 ②《马关条约》签订 ③百日维新 ④戊戌政变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18.120多年前,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之路。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
A.变法裁撤冗官 B.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变法开办新式学堂 D.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19.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体现在变法(  )
A.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C.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20.“清朝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全国激起了变法的声音,终于在1898年进行了一次变法,我们书上讲,由于慈禧的阻挠导致这次变法的失败,那么假如戊戌变法的时候,慈禧不进行阻挠的话。戊戌变法可以成功吗?”根据历史知识,下列对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B.慈禧太后等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
C.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依靠没实权的光绪帝
D.改革变法的措施推行不当
二、非选择题
21.“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二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1865年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1866年 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军官学校
1872年 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1876年 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3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1878年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0年 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
1888年 北洋舰队正式成立
材料三 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唯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并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其他方面的强国举措。
(3)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22.识图,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
(2)图二、图三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你能说出这两个人物参与了哪些主要活动吗?
(3)图一所反映事件结果如何?有什么影响?
23.下面是20世纪初《安徽俗语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更里,坐阑房,前思后想,思想起,家国事,好不羞愧。我中国,受洋人,许多欺辱,既割地,又赔款,凌辱难堪。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总说是国家强,与我何干。要晓得,国若危,家何能保……”
(1)“我中国,受洋人,许多欺辱,既割地,又赔款,凌辱难堪。”列举史实说明从1840~1901年中国是如何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举两例史实反驳“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的观点。
(3)用你熟悉的词语概括“国若危,家何能保”的意思。
(4)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国家强弱与自己的关系如何?
答案
1-5CCCAD 6-10DABDD 11-15DBDCB 16-20CADAA
21.(1)他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战争中的威力。
(2)军事工业:江南机器制造局;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或上海机器织布局。举措:筹划海防(答“建北洋舰队”“建立海军”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创办学校,派遣留学生,培养近代人才。
(3中国封建制度落后。
(4)他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言之有理即可)
22.(1)“公车上书”。
(2)康有为;梁启超。他们领导“公车上书”;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宣传维新变法思想;领导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3)“公车上书”失败。这一事件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3.(1)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太平军痛击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
(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言之有理即可)
(4)国富,则民富;国弱,则民穷;国家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国荣我荣,国耻我耻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