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落花生 第二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2.落花生 第二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7 21:5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落花生
教学目标
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会写“亩、播”等10个字,会写“播种、浇水”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的道理。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学习花生默默奉献品质,懂得做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语言应用:理解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运用。
思维能力:学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审美创造:学习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2、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写法,并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巩固字词
2.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花生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
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学会本课的赞美花生的句子。
语言应用:能用简单的语句来描写事物。
思维能力:学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审美创造:懂得做人要做人民有用的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课时重点难点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落花生。
读词语:播种 浇水 吩咐 半亩 爱慕 凉亭 榨菜 矮小
回忆一下这篇课文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的过程。(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二、学习课文3-14自然段:默读思考:从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特点?
议花生
父亲说花生的最可贵之处时,为什么要说桃子、石榴、苹果?它们的相同点是什么 不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都好吃,都对我们有好处。
不同点:果实的外表和长的位置不一样。
父亲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是想强调花生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特点。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花生具有什么特点?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回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还有其他好处:可以做肥料 可以做饲料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默默无闻),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朴实无华),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不炫耀)。
3.你对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怎么理解的?
父亲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人不要只重外表,要做有用的人。
借物喻人,由花生的品质总结出做人的道理。
4.父亲为什么会这样教育“我们”?
父亲的价值观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系。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因清政府的腐败,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作者许地山的父亲鄙弃荣华富贵,反对浮华虚荣,毅然抛弃家产,携全家回福建定居,宁可过清贫的生活。也正因为他崇尚质朴,力求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而也会教育子女为人做事要踏踏实实,不求虚荣。
5.借物喻人: 借助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
本文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由物及人,借物喻人。借助具体事物“花生”,抒发了对于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追求。
6.你是怎么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
7.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1)什么是“体面”?生活中哪些人比较体面?( 有面子、有身份的人;衣着光彩的人;样子好看的人……)
2)什么是“好处”?生活中哪些人是对别人有好处的人?(好处就是对人或事物有利的因素。像清洁工、义工、老农、边疆战士等,看着虽然不起眼,但一直在为他人和社会默默奉献。)
8.结合时代背景,深入体会课文中的道理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作者心上,对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就是为了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
9.小练笔: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事物也像落花生一样能引发思考,让你想到身边的某些人。
温馨提示:可思考一下事物特点与人物品质之间的关联。如:由“蜜蜂”可能会想到勤劳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由“落叶”可能会引发“叶落归根”“生命轮回”“无私奉献”“自由快乐”等情感。
例子:我们亲爱的________ ,他像_________一样,__________,默默奉献,不求回报。
课堂小结:叙述时要注意说清楚事物的特点和由此想到的人的品质,抒发感受时不用大段议论或抒情。
附板书设计:
赞花生
做有用的人
种花生(略)
收花生(略)
尝花生(略)
议花生(详)
落花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