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17 22:1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综合训练题
一、选择题
1.100多年前,八个国家的军队联合起来组成联军,他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虎门销烟 D.陈胜吴广起义
2.关于《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3.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是(  )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黄海海战
4.下列选项中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
A.1850年,英国人在上海经商
B.1891年,日本占领台湾
C.1902年,英国派兵驻扎山海关
D.1903年,中国人不能居住在东交民巷
5.19世纪60年代,某国的一位机械师要到中国谋职,你可以把他引荐给(  )
孙中山 B.李鸿章 C.洪秀全 D.谭嗣同
6.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D. 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7.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中的“议和”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8.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民报》。”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
A. 张三 B. 李四 C. 赵六 D. 王五
9.“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内容最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创办新式学校
D.创建新式海军
10.“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这是爱国诗人闻一多《七子之歌》的一部分。你知道台湾是在哪一次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的(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11.“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 ( )
A. 廊坊阻击战 B. 威海卫战役 C. 虎门战役 D. 黄海大战
12.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追求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大规模实践开始于(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3.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生产经验,同时也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4.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当时的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其中,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了( )
A. 中国香港岛
B.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地区
C. 中国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等
D.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15.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与第二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洋务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二、选择题
16.材料一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
材料二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请回答:
(1)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20世纪初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
(2)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假如你班开展一次小型演讲会,请你确定演讲会主题名称。
材料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四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五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
(3)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分别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简述材料三所述条约的影响?
(4)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这两个条约的相似之处。(不得照抄材料。)
(5)材料五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条款是什么?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人士,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
17.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奕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曾国藩强调,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李鸿章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显明……实非中国所能及”……如果不“求富强”,中国将不能自立。
材料二:“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变法通议》
(1)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材料一中的人物提出什么救国主张?写出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康有为的上书最终感动了光绪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开始展开一场改革运动,写出这场运动名称和揭开序幕的历史事件
(3)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发表在当时很有影响的什么报刊上?写出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这场运动主要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造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
材料二: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皆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
(1)李鸿章在材料一中提出了怎样的主张?举一例李鸿章为使中国“自强”而创办的一个企业。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4)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积极作用?
答案
1-5AADBB 6-10CCCAB 11-15AAACA
16、(1)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在慈溪打死华尔;义和团廊坊阻击八国联军等。
(2)侵略与反抗。
(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赔款、割地、开放通商口岸。
(5)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废除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大力发展工业;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榜样,逐步摆脱民族危机,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等。(举出1例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17、(1)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戊戌变法;公车上书。
(3)《万国公报》;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18、(1)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
(2)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3)没有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
(4)①引进了西方机器工业,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②洋务运动为民族的自强做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