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四、五章 阶段复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四、五章 阶段复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7 20:4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阶段复习
[范围:第四单元 第四、五章]         
一、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
(1)血液的组成(将血液成分补充完整)
(2)血细胞
二、血流的管道——血管
2.
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3.位置:心脏位于    的中央偏左下方,在    之间。
4.结构(请将结构名称标在相应的横线上)
5.心脏壁:主要由    组织构成,左边比右边厚,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    ,这与输送血液路程的远近有关。
6.瓣膜:心房与心室之间有    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    瓣,防止血液倒流。
7.功能:血液循环的   器官。
8.血液循环
(1)途径
体循环:[ ]    →[ ]    →[5]全身毛细血管→[ ]    →[ ]    。
肺循环:[ ]    →[ ]    →[10]肺部毛细血管→[ ]    →[ ]    。
(2)物质交换的部位
体循环:血液和    之间。 肺循环:血液和    之间。
(3)血液成分变化
体循环:由含   丰富、颜色   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颜色暗红的    。
肺循环:由    变为    。
(4)体循环和肺循环不存在时间先后顺序,二者是    进行的,并且输出的血量是相同的。
(5)血液循环虽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但二者通过    联系在一起。
总结:血液是血液循环的物质,血管是血流的管道,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四、输血与血型
9.血型: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系统,将人的血液分为   型、   型、   型和   型。
10.输血
(1)安全输血以输     为原则。
(2)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   型血。
11.倡导无偿献血:提倡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     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五、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2.排泄
(1)概念:人体将      、    ,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2)途径:①通过      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②通过      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体外;③通过皮肤以    的形式排出体外。
(3)意义: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    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    和    的平衡,维持     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六、泌尿系统
13.泌尿系统的组成
①    :形成尿液; ②    :输送尿液;
③    :暂时贮存尿液; ④    :排出尿液。
14.肾单位由肾小球、     和     构成,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5.尿的形成
(1)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    作用和肾小管的    作用两个过程。
(2)比较血浆、原尿、尿液
①共有成分:水、     、尿素等。
②区别: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有        ;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有__________
     。
16.尿的排出:肾脏→    →   →尿道。
1.人体血液的组成是血清和血细胞。 (  )
2.人和大多数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 (  )
3.人血液的颜色是红的,这是因为血浆中含有较多的红细胞。 (  )
4.人的动脉、静脉和心脏中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  )
5.动脉里面一定流动脉血,静脉里面一定流静脉血。 (  )
6.将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联系在一起的器官是肺,同时它还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和气体交换的场所。 (  )
7.动脉血含氧量丰富、废物少,呈鲜红色。(  )
8.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比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多。 (  )
9.健康人的收缩压超过12千帕,就是高血压。 (  )
10.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人体先进行体循环,后进行肺循环。 (  )
11.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少而慢地输入O型血。 (  )
12.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
13.进入肾小球的血管为小动脉,流动脉血,出肾小球的血管为小静脉,流静脉血。 (  )
14.人体可通过排汗、排尿、排便、呼气排出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 (  )
15.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的成分中包括水。 (  )
16.肾小囊壁分内外两层,两层紧紧贴在一起。 (  )
1.(2021武威)某人不慎感染新冠肺炎,入院治疗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你推测他的血液中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 (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干细胞
2.(2021广安)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  )
A.图中所示血管中有静脉瓣,它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B.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在所学三种血管中,图中所示血管血流速度最慢
D.根据图中血流方向可知,与该血管甲端相连的另一种类型的血管是静脉
3.(2021苏州)某同学因为严重腹泻需要输液治疗,消炎药物和生理盐水通过血管输入到他的体内。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输液时针头应插入动脉血管
B.针头插入时的方向应指向心脏
C.药物只会在消化道处发挥药效
D.药物只经过体循环不会经过肺循环
4.(2021湘潭)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命活动的完成依赖于各系统的协调配合。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系统,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④⑤表示生理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时,与A系统相关的膈肌状态为    。
(2)在B系统中,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下列与吸收功能关联不紧密的一项是    。
A.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B.小肠很长,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C.大量消化液都汇入小肠内 D.小肠绒毛表面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B系统消化吸收的氨基酸进入C系统后,氨基酸随血液循环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是______
             。
(4)小明因患肺炎住院,需静脉点滴治疗,为便于准确将针刺入手臂中的血管,扎针前护士会在针刺部位的     (填“近心端”或“远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使血管鼓胀。
(5)在D系统中,正常情况下⑤处结构中的液体与组织细胞处的血液相比缺少______________
         。

答案
阶段复习(三)
核心知识清单
1.(1)①水 ②血细胞 ③血小板 ④红细胞 ⑤血细胞
(2)两面凹 细胞核 氧 细胞核 保护和防御 小 细胞核 止血和加速凝血
2.心脏→身体各部分 最慢 物质交换 静脉瓣
3.胸腔 两肺
4.①主动脉 ②肺动脉 ③肺静脉 ④左心房 ⑤左心室 ⑥上腔静脉 ⑦右心房 ⑧下腔静脉 ⑨右心室
5.肌肉 厚
6.房室 动脉
7.动力
8.(1)4 左心室 2 主动脉 6 上下腔静脉
8 右心房 7 右心室 9 肺动脉 1
肺静脉 3 左心房
(2)组织细胞 肺泡
(3)氧 鲜红 静脉血 静脉血 动脉血
(4)同时 (5)心脏 ①左心房 ②主动脉
9.A B AB O
10.(1)同型血 (2)O
11.18~55 200~300
12.(1)二氧化碳 尿素
(2)泌尿系统 呼吸系统 汗液
(3)废物 水 无机盐 组织细胞
13.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14.肾小囊 肾小管 ①肾小球 ②肾小囊 ③肾小管
15.(1)过滤 重吸收
(2)①无机盐 ②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16.输尿管 膀胱 
易错易混判断
1.×  人体血液的组成是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和血清最主要的区别是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
2.√
3.×  人血液的颜色是红的,这是因为血液中含有较多的红细胞。
4.×  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动脉瓣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静脉瓣位于四肢静脉内,作用都是防止血液倒流。
5.×  动脉里面不一定流动脉血,静脉里面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动脉里流静脉血,肺静脉里流动脉血。
6.×  将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联系在一起的器官是心脏,同时它还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而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7.×  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与废物的多少无关。
8.×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脉搏是随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血管壁出现相应的扩张与回缩,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的搏动,因此,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
9.×  血压可以用“收缩压/舒张压”的形式来表示,若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8.7千帕和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2千帕就是高血压。
10.×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组织细胞不断地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11.√  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少而慢地输入O型血。
12.√  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13.×  进出肾小球的血管都为小动脉,都流动脉血。
14.×  粪便是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它直接由肛门排出体外,不属于代谢废物。
15.√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因此,原尿中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的成分中包括水。
16.×  肾小囊内、外两层壁之间的狭窄空腔称为肾小囊腔。
中考真题展示
1.B  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和保护。当人体内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来
吞噬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病菌,所以某人不慎感染新冠肺炎,入院治疗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他的血液中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白细胞。
2.C  根据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推断图中血管为毛细血管,因此没有静脉瓣;根据血流方向,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进出,可判定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后,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具有数量多、管壁薄、管腔窄、血流慢的特点,故与其他血管相比,图中所示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根据图中血流方向可知,与该血管甲端相连的另一种类型的血管是动脉。
3.B
4.(1)舒张 
(2)C
(3)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4)近心端
(5)血细胞、葡萄糖和蛋白质等
(1)过程①是呼气,呼气时膈肌和肋间肌舒张。
(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很长,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小肠吸收的面积,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大量消化液都汇入小肠内,利于消化食物,与吸收无关;小肠绒毛表面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非常薄,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3)氨基酸被B消化系统的小肠吸收后进入C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浆运输,经过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最后到达全身各处。因此氨基酸随血液循环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4)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因此用胶皮管扎紧上臂后,在结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同时,又因静脉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血液不会倒流而会出现结状突起。所以输液时,护士要用胶皮管捆扎针刺入部位的近心端,这主要是为了让静脉积血鼓胀,便于寻找。
(5)当原尿流经⑤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等;组织细胞处的血液是动脉血,含氧量高,含大量营养物质;因此正常情况下⑤处的液体——尿液与组织细胞处的动脉血液相比缺少血细胞、葡萄糖和蛋白质等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