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8 07:0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知识点 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图甲代表膈肌的运动,图乙为模拟膈肌运动,据图回答问题。
(1)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图乙中    模拟该器官。
(2)表示吸气过程的是图甲中的    和图乙中的    ,此时,肋间肌    ,肋骨和胸骨向上向外运动;同时膈肌    ,膈顶部    ,胸廓的容积    ,肺便     ,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    ,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
2.如图是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吸气完成的瞬间,膈处于A位置 B.呼气开始的瞬间,膈处于B位置
C.膈肌舒张,膈从B到A,胸腔变小,吸气 D.膈肌收缩,膈从A到B,胸腔变大,呼气
3.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 (  )
A.气体扩散 B.呼吸运动 C.膈肌收缩 D.肺的扩张
知识点 2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4.如图所示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 ]______
    。
(2)①数量很多,外面包绕着[③]    ,①和③的壁很薄,都由一层     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和    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图中A表示的肺泡中的    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B      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由此可知,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    作用完成的。
5.生物体的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 (  )
A.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B.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肺的扩张 D.肺的回缩
6.刚下水游泳时,如果水漫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 (  )
A.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气体不易进入
B.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气体不易进入
C.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气体不易进入
D.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气体不易进入7.(2020滨州)示人体内吸气与呼气时气体成分的含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B.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C.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
8.(2020衡阳)表示某人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甲为平静状态,曲线乙为运动状态 B.曲线甲的呼吸频率为36次/分钟
C.曲线乙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大 D.曲线乙状态时,呼气带出的水分较多
9.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  )
A.肺泡内有氧气,血液里没有氧气
B.肺泡收缩产生的压力
C.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压力
D.肺泡内氧气的浓度大于血液内氧气的浓度
10.(2021海南)当阻塞物阻塞咽喉时,救护者可按照如图所示方法施救,被救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
A.膈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变小 B.膈顶部下降,肺内气压变大
C.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 D.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
11.中图甲为模拟呼吸运动的装置图,图乙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④模拟的结构是    。
(2)图乙中,⑤表示的结构为    ,外面包绕着许多     ;    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3)当吸气时,图中⑤都鼓了起来,空气中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中的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进入图中⑤,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4)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    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的气体被组织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利用,分解有机物获得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    。
答案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1)肺 气球
(2)① ② 收缩 收缩 下降 增大 扩张 降低
2.B  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收缩状态,即处于B位置;呼气开始的瞬间,膈肌处于舒张状态,即处于B位置;从B到A,膈肌顶部上升,膈肌舒张,胸腔变小,呼气;从A到B,膈肌顶部下降,膈肌收缩,胸腔变大,吸气。
3.B  肺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作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呼吸运动的结果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4.(1)① 肺泡
(2)毛细血管 上皮细胞 血液
(3)氧气 二氧化碳 扩散
5.A  肺泡数量多,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6.A  呼吸过程的第一步是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若水漫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造成吸气困难。
7.C  据图可知: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原因是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二氧化碳。
8.B  当人处于平静状态时,生命活动缓慢,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较少,产生的水分较少,需要的氧气较少,因此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当人处于运动状态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产生的水分较多,需要的氧气较多,因此呼吸频率较快,呼吸深度较大。从图中可知,曲线甲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曲线甲为平静状态,曲线乙呼吸频率较快,呼吸深度较大,因此曲线乙为运动状态。从曲线甲中可知,20秒内完成了6次呼吸,因此,曲线甲的呼吸频率为18次/分钟。
9.D  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内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血液中的浓度小;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内氧气的浓度。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压力实现了肺的吸气;肺泡收缩产生的压力实现了呼气。
10.C  当阻塞物阻塞咽、喉后,堵住气管时,会引起呼吸困难。此时,救护者可按照图中所示方法施救,使被救者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形成较大的气流把阻塞物冲出。随后,气体才能顺利进入肺。
11.(1)膈肌 
(2)肺泡 毛细血管 肺泡 一
(3)氧气 二氧化碳
(4)血液循环 线粒体 能量
(1)①玻璃管模拟的是气管,②小气球模拟的是肺,③钟罩模拟的是胸廓,④橡皮膜模拟的是膈肌。(2)图乙中,⑤所示结构为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3)由于肺泡内的气体中氧气的浓度高于其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其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肺泡中的氧气会扩散到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扩散到肺泡中,然后随着呼气被排出体外。(4)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血液运输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组织细胞利用,组织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当作燃料与氧结合,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