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1课时 眼和视觉
知识点 1 眼球的结构
1.如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人的眼球近似球体,由 和眼球的 构成。
(2)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户,图中的[ ] 就是窗户上那层明亮的玻璃。
(3)我们平时所说的“黑眼珠”是指[ ] ,它内含平滑肌,可调节[⑧] 的大小;“白眼珠”是指[①] ,它具有保护眼球内部结构的作用。
(4)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节[ ] 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5)[②] 内含有丰富的 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使眼内形成一个“暗室”。
(6)[ ] 内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2.我们经常形容外国女孩为“金发碧眼”,那么“碧眼”是指眼球的哪个结构 ( )
A.角膜 B.脉络膜 C.虹膜 D.巩膜
知识点 2 视觉的形成
3.由可知,你能看到远处的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图中结构
[ ] 、瞳孔、[ ] 和[ ] 进入你的眼睛,经过 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当视网膜上 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 ] 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4.疫情期间,同学们都在网上学习,保护眼睛十分重要,通过屏蔽蓝光可降低电子屏幕辐射对眼球成像部位的影响,该部位是 ( )
A.角膜 B.晶状体
C.视网膜 D.大脑视觉中枢
知识点 3 近视的形成及预防
5.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人数越来越多,引起国家高度重视。请据回答相关问题。
(1)图 是正常的眼睛,图 是近视眼,应该戴 透镜加以矫正。
(2)课间向远处眺望一会儿,眼睛会感到舒适,此时睫状体中肌肉处于 (填“舒张”或“收缩”)状态。
(3)为了保护好视力,同学们要努力做到 。
A.长时间玩手机 B.认真做眼保健操
C.在公交车上看书 D.用脏手揉眼
E.读写姿势正确,保证适当距离 F.躺卧看书
6.如图所示的四种镜片,可用以矫正近视眼的是 ( )
7.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这样描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其中的“白银”和“黑水银”分别是 ( )
A.角膜、虹膜 B.虹膜、巩膜
C.巩膜、虹膜 D.巩膜、瞳孔
8.视觉形成过程中,接受光线刺激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位于 ( )
A.角膜、大脑的特定区域 B.晶状体、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的特定区域 D.虹膜、视网膜
9.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下列对眼球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 )
A.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光线→④→②→③→⑦→⑧→大脑
B.外国人的眼睛有蓝色、褐色,是因为①上有不同的色素
C.结构⑥的作用是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D.上课时一会儿看书本,一会儿看黑板,都能看清楚,是由于③的曲度可以调节
10.(2021凉山州)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健康,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是某年的活动主题。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 )
A.晨跑时边跑边看英语单词表 B.课间休息时眺望远方
C.寝室熄灯后躲在被子里看书 D.躺在草坪上阅读课本
11.(2021聊城)为人眼球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当由看黑板转为看书时,结构4的曲度变大
B.当我们由光线明亮的地方进入黑暗处时,2将变大
C.6的作用是感受光的刺激,并形成视觉
D.结构4和8对光线都有折射作用
12.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请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在眼球的结构中,能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的部位是 。
(2)长时间近距离注视电脑或手机屏幕,容易造成眼球前后径过长或 的曲度过大而形成近视。
(3)当你刚走出电影院时,会感觉外面太亮了,你不由得眯起眼睛,这时候瞳孔会 (填“扩大”或“缩小”)。
第2课时 耳和听觉
知识点 1 耳的结构与功能
1.如图为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耳包括[ ] 和[ ] ,其中 起收集声波的作用。
(2)直接接受声音刺激的是[ ] ,它能将声波转变为振动,通过[⑧] 传至内耳的[ ] 转变为神经冲动。
(3)用药不当会损害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引起耳聋,该细胞位于 。
2.长时间使用耳机会损伤听觉感受器,造成听力下降。听觉感受器位于哪一结构内 ( )
A.鼓膜 B.外耳道 C.耳蜗 D.咽鼓管
知识点 2 听觉的形成
3.如图是听觉的形成过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 ] , 的振动通过[ ] 传到内耳,刺激了[ ] 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 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 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4.《周易·鼎》记载:“巽而耳目聪明。”耳朵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某人发生听觉障碍,经检查耳的结构无损伤,推测发病部位可能是 ( )
A.鼓膜 B.耳蜗
C.听小骨 D.听觉神经或大脑的特定区域
5.人听到声音需要以下结构的参与,请选出正确的顺序 ( )
①听小骨 ②鼓膜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外耳道 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①②③④⑤ B.④②①③⑤
C.④①②③⑤ D.④③①②⑤
知识点 3 耳的卫生与保健
6.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很可能会引发中耳炎,这是因为病菌进入中耳,是通过下列结构中的( )
A.前庭 B.外耳道 C.咽部 D.咽鼓管
7.下列做法有利于耳卫生保健的是 ( )
A.耳朵内经常塞着耳机听音乐
B.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
C.遇到巨大声响时,闭嘴堵耳或迅速张口
D.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听觉不会受到影响
8.用手掌托住耳郭后边,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郭能够 ( )
A.产生声波 B.传递声波 C.收集声波 D.感受声波
9.(2020烟台)2020年3月3日世界爱耳日的主题是“保护听力、终身受益”,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防止中[ ] 受到伤害 ( )
A.[1]听小骨 B.[2]半规管 C.[3]耳蜗 D.[4]鼓膜
10.某同学近距离燃放爆竹,引起一侧耳聋。该同学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 )
A.视网膜 B.半规管 C.耳蜗 D.鼓膜
11.人坐在行驶的汽车内,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的快慢和左右转弯,这是由于刺激了内耳中的 ( )
A.鼓膜和听小骨 B.前庭和半规管
C.鼓膜 D.听小骨和半规管
12.下列有关感觉器官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盲人“阅读”文字,依靠皮肤的痛觉
B.人耳结构中与咽喉直接相通的是咽鼓管
C.人的听觉是在耳蜗内形成的
D.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13.(2020连云港)眼和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视觉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视网膜和鼓膜
B.晶状体的凸度可改变,使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C.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将口张开主要目的是缓解紧张情绪
D.不良的用眼习惯会导致近视,近视可戴凸透镜矫正
14.如图是人耳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2020东京奥运会上,运动员听到枪响时,耳中的[ ] 能将声波转变为振动,[5] 可以 和 声波,刺激[ ] 的听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然后沿着 传入大脑。
(2)人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 ] 会破裂,甚至会因此失去听觉,因此,遇到巨大声响时要 使[7] 张开,或 同时 。
(3)如果鼻、咽、喉感染,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 ] 进入 引起中耳炎。
(4)人除了能用眼感受光的刺激,用耳感受声音的刺激,还能用 感受气味的刺激,用 感受味道的刺激,用 感受冷、热、触、痛、压的刺激。
15.(2021青岛)是人的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⑥后,在③上形成视觉
B.通常说的黑眼睛和蓝眼睛,是因为①的颜色不同
C.长时间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很容易损伤a
D.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c
答案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1课时 眼和视觉
1.(1)眼球壁 内容物
(2)⑦ 角膜
(3)⑨ 虹膜 瞳孔 巩膜
(4)⑥ 晶状体
(5)脉络膜 血管
(6)③ 视网膜
2.C 角膜是无色透明的,可以透过光线;脉络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起暗箱的作用;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黄种人的“黑眼球”和白种人的“蓝眼睛”就是虹膜,“碧眼”是指眼球的虹膜;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3.① 角膜 ② 晶状体 ③ 玻璃体 晶状体
对光线敏感 ④ 视觉神经
4.C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因此,通过屏蔽蓝光可降低电子屏幕辐射对眼球成像部位的影响,该部位是视网膜。
5.(1)B A 凹
(2)舒张
(3)BE
6.A 近视眼应用凹透镜来矫正。题图中只有A是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BD都是凸透镜;C是平板玻璃。
7.C
8.C 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因此,视觉形成过程中,接受光线刺激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位于视网膜和大脑的特定区域。
9.C ⑥脉络膜里有血管和色素,对眼球具有营养作用,并能使眼球内形成一个“暗室”;对眼的内部结构有保护作用的是⑤巩膜。
10.B
11.C 视近物,4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晶状体曲度变小,当由看黑板转为看书时,结构4的曲度变大;当我们由光线明亮的地方进入黑暗处时,2瞳孔将变大,使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睛;6视网膜的作用是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6不能形成视觉,视觉在大脑形成;结构4晶状体和8玻璃体对光线都有折射作用。
12.(1)视网膜
(2)晶状体 (3)缩小
答案
第2课时 耳和听觉
1.(1)① 耳郭 ② 外耳道 耳郭
(2)⑨ 鼓膜 听小骨 ⑤ 耳蜗 (3)耳蜗
2.C 内耳的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长时间使用耳机可能会损伤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
3.⑧ 鼓膜 鼓膜 ⑦ 听小骨 ⑤ 耳蜗
声音 大脑
4.D 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由上可知,某人发生听觉障碍后去检查,结果表明耳的结构并无损伤,那么,推测发病的部位可能是听觉神经或大脑的特定区域(即听觉中枢)。
5.B
6.D 咽鼓管一端连着鼓室,另一端连着咽部,因此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口腔相通,口腔或呼吸道中的病菌可以从咽部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发炎,因此人体在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有时可能会引发中耳炎。
7.C 耳朵内经常塞着耳机听音乐,会对鼓膜造成伤害;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容易损伤外耳道或鼓膜;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更严重时会造成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失去听力。
8.C
9.D 遇到巨大声响时,我们要迅速张开口或者闭嘴、堵耳,这样可以使[4]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防止震破[4]鼓膜。
10.D 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某同学近距离燃放爆竹,爆竹的声音会使鼓膜受到损伤,传导出现障碍,可能导致一侧耳聋。
11.B
12.B 盲人“阅读”文字,依靠皮肤的触觉感受器;咽鼓管一端连通咽喉部,另一端连通鼓室;人的听觉是在大脑的特定区域(听觉中枢)形成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晶状体相
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13.B
14.(1)3 鼓膜 听小骨 放大 传导 6 耳蜗 听觉神经
(2)3 鼓膜 张口 咽鼓管 闭嘴 堵耳
(3)7 咽鼓管 中耳(或鼓室)
(4)鼻 舌 皮肤
(1)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就形成了听觉。(2)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震破鼓膜。如果闭嘴、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4)人的眼、耳、鼻、舌、皮肤都是感觉器官,分别感受光、声音、气味、味道、冷热触痛压等的刺激。
15.C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⑥晶状体等的折射,在③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在大脑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形成视觉;通常说的黑眼睛和蓝眼睛,是因为虹膜的颜色不同,①是巩膜;听觉感受器位于C耳蜗,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的特定区域(听觉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