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18 08:2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七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官制度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认识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
■ 核心是官僚政治,在专制君主的操控下,按照帝制法规从事各种专门化的管理活动。
■ 社会各阶层的求仕者成为官贵的桥梁;
■ 调整统治集团成分、分配或争夺权势利益的手段。
■ 选官制度的变迁能够直接反映出古代帝国意识形态的变化。
选官制度的变化
■结合教材P38,比较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的不同,思考其不同带来的社会影响。
朝代 制度 选拔方式 选拔标准
秦汉
魏晋
隋唐
察举制
地方举荐
德行—家世
九品中正制
中央设
中正官评定
家世、道德和才能—家世
科举制
自己报名
分科考试
才学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官制度
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
一 品
二 品
三 品
四 品
五 品
六 品
七 品
八 品
九 品
上上 一品
上中 二品
上下 三品
中上 四品
中中 五品
中下 六品
下上 七品
下中 八品
下下 九品
中正九品
官品九品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
上 品
中 品
下品
■ 选官程序:
■ 选官权归属:
■ 选官弊端:
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官(本籍在中央担任高官的人任职)
依据家世、道德、才能(状)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
获得资品的人由吏部授官。
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门阀势力发展的结果是中正只看家世不看德才。
隋文帝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 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 创立武举和殿试制度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梳理科举制度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隋唐宋元——科举制
■ 选官特点:
■ 常设科目: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制举——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常举——每年固定举行,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明经主要考察儒家经典,进士考察诗赋和策论。
隋唐宋元——科举制
取士不问阀阅。 ——郑樵《通志·氏族略》
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陆游《老学庵笔记》
打破门阀界限,仅以成绩为依据
广泛吸纳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科举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了为官的资格,还需要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职官吏。
——陈岩肖《庚溪诗话》
(唐太宗)幸瑞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矣。”
——《唐摭言·散序进士》
■ 相比较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有哪些优势?
中央集权加强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朝代 录取进士总数 朝代总年数 年平均录取进士数
唐 6546 289 23
北宋 18523 167 111
南宋 23649 152 155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整理
唐代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至宋代,除却少数几个家庭外,门第传统全消失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隋唐宋元——科举制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隋唐宋元——科举制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官制度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二、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
比较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变化,思考这些变化的社会影响。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二、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
1. 职责:






2. 目的: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探究三省六部制的历史意义
中央政府设政事堂,作为宰相的议事机构,一切重大事务,都要由政事堂会议讨论,经皇帝批准后颁行。三省的首长:中书令(中书省)、侍中(门下省)、左右仆射(尚书省),都是宰相,以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是宰相,他们都带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等衔,所以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宰相多至一二十人。……又因宰相是政事堂集体议事,三省又互相牵制,避免了个别宰相专权……唐初,完备了隋朝的三省制度,皇帝与三省互相制约,共同治政,构成了相对和谐的政治体制。
——樊树志《国史概要》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二、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
3. 评价:
■ 分割相权,避免权臣独揽大权,利于加强皇权。
■ 三省分工明确,彼此制约,减少了决策的失误。
■ 宰相会议的设立,提高了行政效率。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三、赋税制度的变革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以民为本,轻徭薄赋,戒奢从简
颁行租庸调法,轻徭薄赋;
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
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调;
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庸,且没有年龄限制。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