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综合测试题
一、单选题
1.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
A. 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B. 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 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D. 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2.民国时期的小说家包天笑在晚年追叙说:“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他文中这些情形的出现是由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九国公约》
3.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图中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
“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 B. 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 大生纱厂的兴衰 D. 黄埔军校的创建
4.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5.历史记录片《1911,东交民巷》里有以下几个镜头,其中与历史不符的一个是
A. 某国使馆举行舞会 B. 居民熙熙攘攘
C. 外国军队驻扎 D. 各国使馆林立
6.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
A. 创办新式学堂 B. 筹建近代海军
C.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D. 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7.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8.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此时日本入侵,清军战败.后来有人在北京城门写下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对联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签订了( )
《瑷珲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9.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发起“公车上书”的主要人物有( )
①林则徐 ②邓世昌 ③康有为 ④梁启超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0.下图是某报刊登的一幅关于晚清时期一场侵华战争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战争的后果是( )
签订《北京条约》 B. 割占中国的大片土地
开放苏州、杭州等商埠 D. 签订《辛丑条约》
11.著名学者牟安世先生曾说:“□□□□□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迷梦,使中国没有从半殖民地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的地位。”“□□□□□”处应填写( )
A.林则徐销烟 B.金田村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邓世昌殉国
12.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 )
A.1840年 B.1860年 C.1901年 D.1937年
13.110年前的今天(即1900年6月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向巡街清军开枪,清军击毙克林德。这一事件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14.最早强迫清政府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也要保持民族气节,不可为锦衣玉食傲无耻的帮凶和奴才.”在民主革命中为中华民族而牺牲的仁人志士有( )
①文天祥②岳飞③邓世昌④李大钊⑤刘胡兰⑥雷锋.
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③④⑤
16.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的一些官员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以求自强的运动。这场运动是指(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17.1896年,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1898年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的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他们所说的皇上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19.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 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 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 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0.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3艘轮船,后来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段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军占领旅顺后,疯狂屠杀当地居民,死难者近两万人。
材料二:“日军为掩盖自己的罪行,将被害者的尸体集中火化,把骨灰装进棺材里埋葬,并用木牌写上‘清国阵亡将士之墓’,借以欺骗世界舆论。
请回答:
(1)材料一揭示了日军什么样的特征?
(2)材料二揭示了日军什么样的特征?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要掩盖自己的罪行?
(3)通过回答上面的问题,你对侵略者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愁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阅览奏章,犹不能尽。”
——《戊戌政变记》
回答:
(1)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造成“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的情景主要原因是什么
(3)这种受到人们欢迎的变法为什么失败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设立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
材料二甲午战后,列强划分的势力范围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强迫租借胶州湾 山东
俄国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 强迫租借广州湾 广东、广西和云南
英国 强迫租借新界 长江流域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材料三《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维新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1)材料一反映了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状况最终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危害是什么?
(3)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一、二、三,请为以上探究确定研究主题。
答案
1-5DBBDB 6-10CDCCD 11-15CCCCD 16-20ACCDD
21、(1)侵略者凶残、野蛮的特性。
(2)虚伪。为了掩盖真相,欺骗舆论。
(3)再凶残的侵略者也是外强中干,因为毕竟他们代表了邪恶,站在了全人类的对立面。我们要认清一切强盗的本质,并充满战胜他们的信心。
22、(1)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2)造成“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的情景主要是在变法内容中准许官民上书言事造成。
(3)戊戌变法失败原因,主要是因为:①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用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②没有依靠发动广大 人民群众,而寄希望于袁世凯,由于他的出卖告密,而遭到失败。③维新变法,触犯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和镇压,最后发动政变而失败。
23、(1)资本输出。
(2)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最终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4)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