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练习( 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物理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练习( 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17 21:1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启瓶器 B.切纸铡刀
C.食品夹 D.羊角锤
2.筷子属于传统餐具,使用时(  )
A.省力且省距离 B.省力但费距离
C.费力且费距离 D.费力但省距离
3.如图所示,以轻质杠杆的中点为支点,B端悬挂重为4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方向的力F,杠杆平衡,则力F的大小是(  )
A.20N B.30N C.40N D.10N
4.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的速度匀速运动了5s,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的8N,(不计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
A.1.6W B.8W C.3.2W D.16W
5.如图,甲物重15N,乙物重5N,甲乙均静止,不计测力计自重,则测力计示数(  )
A.5N B.10N C.15N D.20N
6.如图物体在相同力F的作用下,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s,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W3,比较甲、乙、丙三次所做的功的大小(  )
A.W1=W2=W3 B.W1>W2>W3 C.W1<W2 <W3 D.无法判定
7.一台机器的功率是750W,它表示的意义是(  )
A.这台机器1min做的功是750W
B.这台机器1min做的功是750J
C.这台机器1s做的功是750J
D.这台机器1s做的功是750W
8.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不计绳重和摩擦),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减小提升重物的高度
B.减小被提升物的质量
C.减小定滑轮的重力
D.减小动滑轮的重力
9.下列办法中,能提高如图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A.增大摩擦 B.增大定滑轮重力
C.增大动滑轮重力 D.增大被提升物体重力
10.如图所示,重为800N的物体在10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2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4m
B.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20N
C.额外功的功率为12W
D.若物体的重力和运动速度不变,只增大水平地面的粗糙程度,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降低
11.如图所示,分别用 F1、F2、F3、F4 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身的重力及摩擦,则(  )
A.F1=F2>F3=F4 B.F1=F2>F4>F3
C.F1=F2>F3>F4 D.F1>F2>F3>F4
1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时,将总重为G=100N的钩码挂在铁质杠杆上,弹簧测力计作用于P点,现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开始逐渐上升,带动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0.2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50N,其移动的距离为s=0.5m(钩码重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杠杆的机械效率η为60%
B.实验过程中测力计拉力的力臂长短不变
C.若将钩码移动到Q点,测力计的示数将增大
D.若增加钩码的重力,重复实验,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不变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OAB为一可绕O点自由转动的轻质杠杆,OA垂直于AB,且OA长度为40cm,AB长度为30cm,在OA中点C处挂一质量为1kg的物体,要求在端点B处施加一个最小的力F,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则F的力臂应是___________cm,最小的力F是___________N。
1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沿竖直方向提起一重为 20 牛的物体 A,滑轮处于静止状态,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杠杆,力 F 的大小为____________牛,此时物体 A 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_牛。
15.如图所示,物体A和B所受重力都为40牛,其中______图为定滑轮(选填“(a)”或“(b)”),作用是______。若不考虑滑轮重力和绳子的摩擦,当竖直用力分别匀速提起物体A和B时,力FA大小为______牛
16.如图,小强将重为25N的滑板从地面上提起0.4m,然后小强又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行走了 5m。小强提起滑板对滑板做了______J的功,提着滑板行走又对滑板做了______J的功,整个过程小强对滑板做功______J。
17.2022年2月8日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女子组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最后一跳的超高难度动作逆转对手夺得冠军。人与装备的总质量约为80千克,从空中最高处下落10米,用时约2秒,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为_______焦,重力的功率为_______瓦。
18.如图所示,沿斜面匀速向上拉一个重为4.5N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2m,高0.3m,拉力做功为2.16J,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N,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适当的增加斜面的倾角则斜面的机械效率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
19.根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杠杆处于静止时,杠杆 ___________(选填“平衡”、“不平衡”);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小明通过调节杠杆右端的螺母向 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然后进行下面的实验探究;
②要使图乙中杠杆平衡,应在G处挂 ___________个钩码(题中的每个钩码都是相同的);
③当弹簧测力计由图丙的竖直地拉着变成倾斜地拉着,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_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④有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的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没有 ___________(选填序号:a.改变力的大小、b.改变力的方向、c.改变力的作用点、d.多次进行实验)。
20.同学们共同研究滑轮的特点。
(1)他们研究定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据此可证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______。他们通过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使用定滑轮时,相当于一个_______杠杆。
(2)他们研究动滑轮特点时,用不同的动滑轮匀速缓慢竖直提升4N的重物,如图乙所示。记录的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滑轮重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1 ≈2.5
2 2 ≈3.0
3 3 ≈3.5
①通过观察和比较测量结果,可得初步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_______;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起同一重物时,不考虑绳重、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提升重力的______。
②若还想继续研究用动滑轮匀速缓慢提起物体时,拉力方向对拉力的影响,则需要选择_______滑轮与_______重力的物体来进行实验对比(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3)他们组装了滑轮组,进行的实验如图丙所示。他们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若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段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
四、计算题
21.疫情期间,大壮同学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健身器材,坚持锻炼身体。用细绳系在轻杆的O点将轻杆悬挂起来,在杆的A端悬挂质量m1=10kg的重物,在B端竖直向下缓慢拉动轻杆至水平位置。已知AO长1.5m,OB长0.5m,大壮质量m2=56kg,g取10N/kg,求此时:
(1)大壮对杆的拉力大小;
(2)地面对大壮的支持力大小。
22.小明家新买的房子准备装修,为了将水泥从地面送上楼,他在楼上安装了一个滑轮组,所用的滑轮每只2kg,每次将一袋50kg的水泥提升5m.(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求:
(1)每袋水泥受到的重力大小;
(2)每次做的有用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3.如图所示,人用滑轮组拉着重810N的物体使其沿竖直方向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了5s,人对绳子向下的拉力为300N。求:
(1)物体上升的高度;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功率。
参考答案
1.C
2.D
3.C
4.C
5.A
6.A
7.C
8.D
9.D
10.C
11.B
12.C
13. 50 4
14. 省力 10 0
15. (b) 改变力的方向 20
16. 10 0 10
17. 竖直向下 8000 4000
18. 62.5 0.675 增大
19. 平衡 右 1 变大
20. 力的方向 等臂 力的方向 一半 相同 相同 几分之一
21.
(1) 缓慢拉动轻杆至水平位置,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OA=FBOB,FA的大小等于GA,即
FA=GA= m1g=10kg10N/kg=100N

FB===300N
即大壮对杆的拉力为300N。
(2) 大壮受三个力,重力G、杆对大壮的拉力F、地面对大壮的支持力F支,三个力平衡,杆对大壮的拉力与大壮对杆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则地面对大壮的支持力
F支=G-F=m2g-F=56kg10N/kg-300N=260N
地面对大壮的支持力为260N。
答:(1)大壮对杆的拉力大小为300N;
(2)地面对大壮的支持力大小为260N。
22.
解:(1)每袋水泥受重力的大小为
G=mg=50kg×10N/kg=500N
(2)做的有用功为
W有用=Gh=500N×5m=2500J
(3)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对动滑轮做的功为额外功,对动滑轮做的功为额外功为W额外=G动′h=m动gh=2kg×10N/kg×5m=100J
则总功为
W总=W有用+W额外=2500J+100J=26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答:(1)每袋水泥受到的重力大小为500N;
(2)每次做的有用功为2500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3.
(1)由可得物体上升的高度
h=vt=0.1m/s×5s =0.5m
(2)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
W有=Gh=810N×0.5m=405J
由图可知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为3,则绳子的末端通过的距离
s=3h=3×0.5m=1.5m
拉力做的功为总功
W总=Fs=300N×1.5m=450J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功率
答:(1)物体上升的高度0.5m;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90%;
(3)拉力的功率9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