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课件(共26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课件(共26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8 07:1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学习目标
1. 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2. 运用实验的方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3. 举例说出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都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我们为什么没有感觉到缺氧呢?要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还要进一步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新课导入
海尔蒙特实验
是什么物质使柳树增重了呢?
柳树增重80多千克
土壤减少不到100克
想一想,议一议
新课讲解
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普利斯特利得出的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新课讲解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思考:接下来该怎样实验?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想一想
1.从实验装置一和二中各取一片叶,分别用碘液处理,你认为哪个装置中叶片不变蓝?
2.光合作用和二氧化碳有无关系?
实验装置二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取两株形态相近的天竺葵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密闭玻璃钟罩中,甲内放一杯清水,乙内放一杯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溶液;步骤二:把它们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步骤三:分别取出一片叶,用酒精脱色后,滴碘液观察,甲组叶片变蓝,乙组叶片不变蓝。本实验的结论是( )。
A.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B.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需要水
D.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B
新课讲解
解析:解析:本实验中存在一组对照实验甲和乙,变量是二氧化碳。甲装置中存在二氧化碳,实验结果甲组叶片变蓝;乙装置中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装置中不存在二氧化碳,实验结果乙组叶片不变蓝。因此,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答案:B
演示实验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注意:氧气助燃
二、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新课讲解
二氧化碳 + 水 有 有机物 + 氧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能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
B.线粒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C.光合作用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D.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B
解析: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绿体
三、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新课讲解
1. 比较一下三种种植方法,看看其生长状况有何不同, 并分析原因(从利用光合作用角度分析)。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新课讲解
2.其它应用,如间作、套种和轮作?
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
轮作是指前后两季种植不同的作物或相邻两年内种植不同的复种方式。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效利用光能,常采用的方法是( )。
A.选择大叶的植物种植
B.种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
C.种植的农作物稠密一点
D.种植的农作物稀疏一点
B
解析: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地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来提高产量。
答案:B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 下图是“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应将两支长势相同的枝条进行暗处理
B.甲乙两装置中加入的清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应等量
C.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是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
D.滴加碘液后,甲装置内的叶片不变蓝
D
当堂小练
解析:甲装置内有二氧化碳,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乙装置内缺乏二氧化碳,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D错误。
答案:D
当堂小练
2. 为提高西瓜的产量,果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措施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 )。
A.合理密植
B.适当增施“气肥”
C.延长光照时间
D.过量施肥
D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 ( )
( 2 )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
( 3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 )
( 4 )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片都能充分地接受光照,又不互相遮挡。 ( )
教材习题
答案:(1)√
(2)× 解析: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只有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3)× 解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4)√
教材习题
2.请用恰当的形式总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和产物。
教材习题
答案:
3.下图是某农场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一种仪器,大棚中安装这种仪器的目的是什么 原理又是什么 .
教材习题
答案: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为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某同学制订了以下的实验方案。
(1)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氢氧化钠溶液,密封不漏气。
(2)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暗室内装有红色安全灯。
教材习题
(3)“饥饿” 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4)取一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5)将已脱绿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内,滴几滴碘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生成的蓝色出现。该实验方案中有几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教材习题
教材习题
答案:(1)应是两组一样的实验装置,其中A组放置氢氧化钠溶液,B组不放置氢氧化钠溶液;(2)两组均进行“饥饿”处理,“红色安全灯”应改为“绿色安全灯”;(3)两组同时照光;(4)两组进行相同的处理;(5)两组进行相同的处理,“葡萄糖”应为“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