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代诗歌四首
训练一
文言积累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碣( )石 澹澹( ) 竦峙( ) 涨(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东临碣石( ) (2)水何澹澹( )
(3)客路青山外( ) (4)断肠人在天涯( )
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以观沧海( ) 歌以咏志( )
4.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东临碣石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
(3)乡书何处达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
5.填空。
(1)曹操,字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家、_______家、诗人。
(2)李白,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他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_________”之美誉。与杜甫合称“_________”。
(3)王湾,洛阳(今属河南)人。_______代诗人。
(4)马致远,大都(今北京)人,_______(朝代)代__________作家、__________家。
6.名句默写。
(1)东临碣石,__________。
(2)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6)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过关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 jié) 水何澹澹(dàn)
B.山岛竦峙( sǒng shì) 幸甚至哉(zāi)
C.星汉灿烂(càn) 歌以咏志(yǒng)
D.杨花落尽子规啼(tí) 枯藤老树昏鸦( kū)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水何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B.海日生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C.我寄愁心与明月(和,跟)
D.枯藤老树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百草/丰茂 B.闻道/龙标/过五溪
C.行舟/绿水前 D.断肠/人在/天涯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这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B.王湾、陆游、岑参、李益都是唐代诗人。
C.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D.魏武帝曹操,字孟德,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课内阅读
5.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任选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首句中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诗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句话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中读出了什么共同的情感?请结合其中一首的一两句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鄂州南楼①书事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②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注释】①南楼:在武昌蛇山顶。②凭栏:靠着栏杆。
1.怎样理解第三句中的“无人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 ,这首诗系作者贬官后所作。
3.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秋
(唐)许浑
遥夜泛清瑟①,西风生翠萝②。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注释】①遥夜:长夜。泛:漂浮貌。 清瑟:清凉寒冷。②翠萝:翠绿的草地。
5.评论家认为首联颇具浪漫色彩,请选一联分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尾联运用何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 古代诗歌四首
文言积累
1.jié dàn dàn sǒng zhì zhǎng
2.(1)到达,登上(2)水波荡漾的样子(3)旅人前行的路(4)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3.连词,表承接, 可不译。 介词,用来。
4.(1)到达 靠近 (2) 停留 次序、登封 (3)书信 装订成册的著作
5.(1)孟德 东汉末 政治 军事 (2)太白 青莲居士 唐 诗仙 李杜 (3)唐 (4)元 戏曲 散曲
6.(1)以观沧海(2)行舟绿水前(3)谁家新燕啄春泥(4)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5)海日生残夜(6)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基础过关
1.B 【解析】峙zhì。
2.C 【解析】 与:给。
3.D【解析】断肠人/在天涯
4.B【解析】陆游是南宋诗人、文学家。
课内阅读
5.(1)运用夸张和互文修辞,展开丰富的想象,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宽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2)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6.(1)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2)示例:①运用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②运用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让明月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③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7.(1)(示例)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和风顺江吹拂,一叶白帆悬挂在高远江天。
(2)共同情感:思乡之情。
示例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三字,写出了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迎着凄苦秋风、牵着瘦马、愁肠绞断的游子形象,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
示例2:“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枯”“老”“昏”使人感到萧条凄凉,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示例3:“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写出了安详温馨的画面,反衬出漂?白天涯的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
示例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通过写让北归的鸿雁捎信给洛阳的家人,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拓展延伸
1.从修辞上看,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赋清风明月以人格化,增加了亲切感;(1分)清风明月无人管,尽情地美化了南楼夏夜,(1分)而诗人则可以贪婪地享受她恩赐的迷人风光。(1分)
2.诗人从触觉的角度,(1分)把鄂州南楼的美好风光带给诗人的美好感受写出。(1分)
3.描绘了画眉鸟在山林间的美好形象(1分):自由自在,百啭千啼;山花烂漫,姹紫嫣红;画眉鸟翻飞于高高低低的树间,恣意欢畅。(2分)
4.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1分)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与追求的思想感情。(2分)
5.首联运用想象的手法,(1分)把整整一夜都听到的轻轻秋风,想象为在一条条悬挂着的青翠藤蔓间,秋风拂过,奏出了悦耳的清瑟声音。(2分)
6.尾联引用典故并加以想象,(2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壮美秋景的喜爱之情。(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