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文档属性

名称 《陋室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9-13 09:0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刘禹锡陋室铭——刘禹锡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记不忘,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者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了解文体铭一般都押韵
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铭文特点 2、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刘禹锡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自学效果 抽查一、正音: 德馨 鸿儒 案牍
二、解释: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x?nrúdú此,这作动词,出名
品德高尚指奏乐的声音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有何陋?倒装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刘禹锡重点字词4.一词多义:
名:有仙则名( )
并自为其名( )
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
孔子云:何陋之有
( )重点词语重点字词4.一词多义:
名:有仙则名(出名)
并自为其名(名字)
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孔子云: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意义)重点词语重点字词5.积累词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
往来无白丁
( )
无案牍之劳形
( ) 重点词语重点字词5.积累词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长到;映入)
往来无白丁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案牍之劳形
(官府的公文;使……劳累) 重点词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仙:超出凡庸的人,这里指神仙;
名:声名,名誉。在这里名词做动 词,出名。
灵:神奇,灵异。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可翻译为“被认为神奇”。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
馨:香气,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虽然这是间简陋的房屋,却因为我的品德高尚,使它的声名像香气一样地传播。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即大儒,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来这里谈天说笑的都是很有学问的人,和我结交往来的,完全没有缺乏知识的俗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演奏;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珍贵的佛经。
可以在陋室里弹奏不加雕饰的琴;也可以阅读珍藏的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借代音乐;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形,身体。
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我的耳根清静;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劳累我的身心。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它就好像当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草庐,又好像扬雄在四川发愤读书的子云亭。孔子说:“一位君子居住的地方,又怎么会觉得简陋呢?”研读课文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
2、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山 水比喻起兴
(比兴)山 仙
水 龙陋室 德馨3.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引出主旨 5、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6、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陋室不陋景——环境优美人——交友高雅事——生活闲适7、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 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用意?
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比。表明作者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的原因。
8、“孔子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前面直接用诸葛亮与扬子云自比为君子,所以后面直接引用下句,反诘点题。引用孔子的话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呼应开头,总结全文,画龙点睛。
9、作者借山水有仙人、神龙比喻陋室主人有好的品德是为了表明什么心迹呢?安贫乐道,高洁伟岸10、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心迹的手法叫什么?托物言志11、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研读课文山
水引景人事描庐
亭赞陋 室 铭(不陋) 托 物 言 志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德馨)作者自我感觉陋室不陋,说说原因。主 旨 探 究自然环境清幽;
往来人物不俗;
主人品德高尚;
生活情趣高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山——仙——名水——龙——灵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设喻引题山仙水龙比喻起兴陋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优美(清幽景)生活情趣(高雅事)引古贤以自况反诘点题交友高雅(不俗人)陪衬比喻  托物言志安贫乐道 高洁伟岸(君子之德)小结课文 不论是居于陋室还是身处豪宅,最重要的是居住的人能有“德馨”。找出课文中对偶句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4、调素琴,
阅金经。5、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6、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举例说出修辞手法 和 论证方法比(喻)(起)兴         
对比
借代   
对偶 (对仗)
拟人
反问、引用                   
举例        
类比                  “何陋之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诸葛庐
子云亭
颜回巷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哪种用法: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助词无实义
E、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F、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1.何陋之有?( )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4.食之不以千里( )
5.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6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 )
FCDBEA练习: 填空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 。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 。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拓展延伸: 人们常用“座右铭”来激励和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志向的“座右铭”。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写作★仿《陋室铭》的文体,练习写一篇《 铭》的文章,可写文言文,也可用现代文。仿写作品之一    教室铭(讽刺某些学生)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可以写情书,阅金庸。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你能仿写吗?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混张文凭。 学 生 铭公仆铭??
位不在高,有德则行;权不在大,有才则灵。甘做公仆,为民终生。公正行其事,廉洁律其性。勤于下基层,多虑老百姓。真正爱本职,察实情。不忌批评逆耳,不任人而唯亲。兰考焦裕禄,阿里孔繁森,民赞云:“最够水平!” ?   ?                 公仆铭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服务于民。脚步迈基层,民情入脑深;谈笑有百姓,往来无私情。可以明实况,查真情。无谎报之乱耳,无偏颇之爱心。兰考焦裕禄,赢得万民钦。众人曰:“公仆精神!” 参考例文教师寄语不必因出身贫寒而自卑
也不必因居于豪宅而炫耀
只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就能拥有充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