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地貌的观察
【学习目标】
1.说出地貌观察的顺序,能够在野外选择地貌观察点,并确定地貌观察顺序。
2.说出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能够在野外实地观察和描述3—4种地貌。
3.根据地貌观察实践的过程,分析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貌观察的顺序和内容。
难点:描述地貌观察的主要特点。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首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在勘测八达岭线路段时,发现该路段地形坡度大,火车爬坡困难。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形,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成为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杰作。
提问:“人”字形设计是怎样降低线路坡度的?我们在观察地貌时还应关注哪些方面呢?
新课讲授:
【地貌观察的顺序】
1.地貌的组成
(学生自主学习)
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一个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例如,在高原上,可能既有连绵的山脉和低缓的丘陵,也有宽广的盆地;山脉中可能既有陡峭的山峰,也有深切的河谷。
(老师提问)地貌的观察一般遵循怎样的顺序?
(学生展示)
地点的选择------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
观察的原则------宏观 微观、面 点
观察的顺序------视野内大的地貌 视野内次一级地貌
2.地貌观察的顺序
(1)选址
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光线沿直线传播,因此观察地貌要选择一个相对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障碍物比较少。
(2)观察顺序
①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
②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3)辅助手段
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或无人机等辅助观察。
【地貌观察的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
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
1.高度
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1)绝对高度
绝对高度可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
(2)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2.坡度和坡向
(1)地表形态的组成
地表的各种形态都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
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
(2)坡度
(展示组展示)
(老师点评补充)
①坡度
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
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
②影响
坡度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在坡度大于15°的坡上种植,易产生水土流失。铁路线的最大的坡度一般不超过2.5%~3%。京张铁路,设计“人”字形线路,从而通过延长路程,降低线路的坡度。
③高度和坡度的组合
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3)坡向
(展示组展示)
(老师点评补充)
观察坡向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不同,影响植物的生长。
3.其他
(1)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还要注意观察地貌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2)无论是单一地貌,还是区域地貌,还要观察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
例如我国西南山区地面起伏较大,地形较为破碎。
【课堂练习】
见课件。
【课堂小结】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1.地貌的组成
2.选址
3.观察顺序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1.高度
(1)绝对高度
(2)相对高度
2.坡度和坡向
(1)地表形态的组成
(2)坡度
(3)坡向
3.其他观察内容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课后反思】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渴望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学生内在的求知欲能促使地们对地貌的观察产生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及认识方法去简单识别地形地貌的能力。此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记观察能力极佳,有利于其识别简单的地形地貌特征。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