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2.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领悟建立速度概念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紧密结合实际,感受生活中的物理
教学重点:
速度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视频展示:2016年里约奥运会百米决赛,博尔特勇夺冠军,成为跑得最快的人。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由此引入本节课题《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那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二、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学生观看视频,老师提出问题:比赛过程中,你(观众)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的?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是怎样计算成绩的?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观众的方法是:比赛中看谁跑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用的时间短)
归纳:
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运动的快。
教师又提出问题:里约奥运会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在100米决赛的成绩是9秒81,在200米决赛的成绩是19秒78,要知道他哪次跑得快,应该怎么办?
学生交流讨论后给出办法:用路程除以时间,比较1s内跑的路程,即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引入速度的概念: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
明确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学生阅读课本20页,在导学案中写出速度公式,以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s----路程-----米(m) --------km
t------时间------秒(s) ------h
v------速度------米每秒(m/s)------km/h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每小时做单位,符号是km/h或km.h-1。
教师示范:1m/s=3.6 km/h 推导过程,学生独立完成
1km/h=_____ ___ =____ m/s
5.明确速度值的物理意义:
高速公路上小汽车的速度约“33m/s”,它的物理意义:汽车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3米。
一辆大轿车速度约 72 Km/h,它的物理意义:大轿车在1小时内通过的路程是72千米。
6.阅读课文第20页小资料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并能进行单位换算,写出其物理意义。
(1)人步行速度约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2)人骑车速度约 ,合 Km/h。
(3)一辆大轿车速度约 72 Km/h,合 m/s。
(4)一架喷气式客机速度约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合 Km/h。
三、匀速直线运动
1.学生阅读课文第21页想想议议的内容,认真观察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
交流讨论:
(1).甲图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用时 秒,通过的路程是 米
甲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它的速度是 的。
乙图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用时 秒,通过的路程分别是 米、
米、 、米 米。
乙车在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它的速度是 的。
讨论得出:
(1)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3)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值,与路程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无关,所以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 s成正比,与t成反比。)
2.学生再次观看2016年里约奥运会百米决赛视频,对比博尔特和加特林在不同时段的速度大小,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反映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而不能具体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大小。)
四、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例题: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记录,成绩是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已知刘翔通过的路程s=110m,所用时间t=12.91s.
利用公式 ,可以算出他的平均速度为
教师讲解物理计算题的规范要求:
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须有公式;
代入数据且有单位;
计算结果有单位且必须是小数。
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自我检测。
布置作业:完成课本2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习题1---4题。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
公式:
4.单位:s----路程-----米(m) --------km
t------时间------秒(s) ------h
v------速度------米每秒(m/s)------km/h
二、匀速直线运动
附:新课标人教版八上物理第一章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导学案
※ 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 学习重点:速度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 学习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
※学习过程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小组活动一)
学生观看视频,老师提出问题:比赛过程中,你(观众)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的?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是怎样计算成绩的?
学生交流讨论后总结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时间比较 ;
(2) 路程比较 。
二、速度(自主学习一)
学生阅读课本20页,完成下列问题:
速度的物理意义: 。
速度的定义:
3.速度公式:
4.公式中每个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s---- ----- -------
t--- ----- -------
v---- ----- ------
5.速度的单位换算:
根据教师示范:1m/s=3.6 km/h 推导过程,学生独立完成
1km/h=_____ ___ =____ m/s
6.阅读课文第20页小资料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并能进行单位换算,写出其物理意义。(自主学习二)
(1)人步行速度约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2)人骑车速度约 ,合 Km/h。
(3)一辆大轿车速度约 72 Km/h,合 m/s。
(4)一架喷气式客机速度约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合 Km/h。
三、匀速直线运动(小组活动二)
学生阅读课文第21页想想议议的内容,认真观察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
交流讨论:
(1).甲图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用时 秒,通过的路程是 米
甲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它的速度是 的。
(2)乙图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用时 秒,通过的路程分别是 米、
米、 、米 米。
乙车在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它的速度是 的。
讨论得出:
1.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 线且 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即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2.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是 ,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3.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如果只做粗略研究,用 来描述运动的快慢。
4..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四、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结合例题,理解物理计算题的规范要求,完成练习:
飞机在1.5h内飞行2700km,子弹在2s内飞行1600m,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五、自我检测。
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 m/s,其物理意义为 。
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3、下列速度,按大小排列的顺序是( )
(1)运行中的火车的速度是72km/h (2)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轿车的速度是1.8km/min (3)草原上狂奔的猎豹的速度是28m/s
A、(1) (2) (3) B、(3 ) (2) (1) C、 (2) (3) (1) D、(1) (3) (2)
4、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1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内通过的路程还是80km,小华说该汽车在这3h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3h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
5、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前5s内通过的路程是10 m,在接下来的10s内通过的路程是25m,在最后5s内通过的路程是16m。
(1)分别求出它在前5s,最后5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2)通过你的计算结果说明,为什么说到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