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知识点 1 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
1.(1)图甲的环境中, 色的桦尺蛾是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
(2)当一群食虫鸟飞过图乙环境后, 色的桦尺蛾不易被敌害发现,生存的机会多,留下来的后代比较多,而 色的桦尺蛾数量会大大减少。
(3)当环境变化时,其中不利变异的个体不断地被淘汰掉, 的变异不断积累,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4)通过这个实例说明:生物的进化与 的改变密切相关。
2.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外在原因是 ( )
A.人工选择 B.天敌的改变
C.温度的改变 D.环境的影响
3.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活动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黄布上,实验者先背对黄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
A.红色的 B.绿色的 C.蓝色的 D.黄色的
知识点 2 自然选择
4.请尝试描述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1)过度繁殖: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 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2)生存斗争: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 的,因此,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 。
(3)遗传和变异: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 和 的特性。
(4)适者生存:具有 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即适应者 ,不适应者 。
5.请说出自然选择的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适应者 ,不适应者 ,这就是自然选择。
6.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多为绿色,生活在枯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多为褐色,这种现象是 的结果 ( )
A.遗传和变异 B.环境变化 C.人工选择 D.自然选择
7.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长颈形成的原因 ( )
A.长颈鹿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造成的
B.生活在食物充足的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得长
C.由于生存环境不同,使长颈鹿的颈有长有短
D.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且一代代积累形成的
8. 在生物进化论中,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 )
A.林奈 B.巴斯德 C.达尔文 D.罗伯特·虎克
9.自然界中,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进行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 )
①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②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是有限的
③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是有限的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10.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变化而改变,蜂兰花的唇形花瓣酷似黄蜂,瓢虫的鞘翅具有鲜艳的色斑。这三种适应现象依次属于 ( )
A.保护色、拟态、警戒色
B.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C.警戒色、拟态、保护色
D.警戒色、保护色、拟态
11.(2021青岛)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结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B.该农药使用初期,害虫的数量明显减少
C.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D.农药使用一段时间后,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12.格兰特在1976~1985年对达夫涅主岛上的强壮地雀研究时发现:岛上先持续干旱,食物中大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大;后来持续雨季,食物中小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小。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
A.大坚果的比率增大不利于小喙地雀的生存
B.地雀喙的大小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C.在进化中地雀的喙不会变得更大或更小
D.食物组成是地雀喙的大小进化的自然选择因素
13.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理解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繁殖的子代个体数与亲代基本相同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是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D.环境对生物变异的选择是不定向的
14.(2020威海) 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我们的生活也进入“后疫情时代”。未来疫情的走向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冠病毒的进化情况。下面,让我们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新冠病毒致命性的进化趋向进行分析。
(1)早在2020年3月,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杂志发文报道,新冠病毒已通过变异产生了S和L两个亚型。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 。新冠病毒的变异,有可能导致其致命性更强,也可能导致其致命性更弱,这两种不同方向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
(2)为了争夺生存的机会,猎豹和羚羊之间要进行捕食和反捕食,新冠病毒与人类之间则要进行侵染与反侵染,这在自然选择学说中被称为 。
(3)致命性更强和更弱的新冠病毒哪一种更容易生存 哪一种更容易被淘汰呢 致命性更强的病毒容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也就随之减少了传播的机会;致命性更弱的病毒不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因此获得了更多的传播机会。这就是自然选择学说中的 。
(4)由上述分析可以作出如下推测: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会呈逐渐 的趋势,感染率会呈逐渐 的趋势。(均填“上升”或“下降”)
答案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1.(1)浅
(2)深 浅
(3)有利 (4)环境
2.D 桦尺蛾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变异类型,其后代有浅色桦尺蛾和深色桦尺蛾。1850年前桦尺蛾所处的环境颜色是浅色的,因而浅色桦尺蛾的体色是与环境颜色一致的,是一种不易被敌害发现的保护色;工业污染使环境颜色变深,这时,浅色桦尺蛾的体色就与环境颜色形成了反差,成了容易被敌害发现的体色,而深色桦尺蛾的体色这时反而成了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因此造成这种变化的外在原因是环境的影响。
3.D
4.(1)繁殖
(2)有限的 生存斗争
(3)遗传 变异
(4)有利 生存 被淘汰
5.生存斗争 生存 被淘汰
6.D 达尔文认为,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来,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一致,是环境对蝗虫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7.D 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前肢长和前肢短的变异,因为在生物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前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前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机会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前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演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长颈和长前肢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8.C 9.D
10.A 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属于保护色。蜂兰花的唇形花瓣酷似黄蜂,有头、有翅、有腹,身上还有许多短毛,简直可以以假乱真,更不可思议的是,它居然还能发出一种雌蜂准备交配的气味,以迷惑雄蜂,目的是引诱雄性黄蜂,前来帮助蜂兰花传粉,属于拟态。瓢虫的鞘翅具有鲜艳的色斑,目的是威慑、警告其他动物,不要靠近,属于警戒色。
11.D 12.C
13.B 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大多数物种繁殖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现存数量;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为了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因此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生物变异的选择是定向的,即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14.(1)差异
(2)生存斗争
(3)适者生存
(4)下降 上升
(1)变异是亲子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2)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因此新冠病毒与人类之间进行的就是生存斗争;(3)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4)由于致命性更强的病毒容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也就随之减少了传播的机会,因此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会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致命性更弱的病毒不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因此获得了更多的传播机会,因此感染率会呈逐渐上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