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七单元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阶段复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七单元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阶段复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8 10: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阶段复习
[范围:第七单元 第三章]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研究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方法之一——推测
科学的推测需要有一定的    做基础,还需要有严密的    ,也需要丰富的
    和    。
2.生命的起源——海洋化学起源说
原始大气成分 水蒸气、    、氨、甲烷、    、硫化氢等,没有     
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    以及    等自然条件
原始生命诞生 的过程 无机物→        →复杂有机物→原始生命
原始生命诞生 的场所 原始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3.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1)概念: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
      之处。
(2)化石比较
①概念:化石是生物的    、    或    ,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②举例
a.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推断鸟类可能是由     类进化来的。
b.通过对不同地层化石的比较,推断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即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    ,结构越    ,    的类型越多;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     ,结构越    ,    的类型越多。
(3)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和蛋白质(如细胞色素c)进行比较,推断出它们之间    关系的远近。
(4)比较解剖学的证据:通过对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的比较,发现它们虽有差别,但也有许多共同的特征,说明它们可能是由共同的    进化而来的。
4.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植物的进化历程
(2)动物的进化历程
(3)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4)从图中可以推断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5.动物的保护色
(1)概念:动物的    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
(2)意义:在自然界中,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     的结果,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     或者    是十分有利的。
(3)实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6.自然选择
(1)创始人:英国的生物学家     。
(2)内容
前提     繁殖 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    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动力     斗争 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     和     而进行生存斗争
内因     和变异 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结果      生存 具有     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具有     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
(3)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   ,适应者   ,不适应者被    ,这就是自然选择。
总之: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      ,不断进化。
1.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海洋。 (  )
2.学者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生命。 (  )
3.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晚近形成的地层里。 (  )
4.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
5.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后来才出现了真核生物。 (  )
6.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植物类群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依次是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  )
7.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是大量施用农药的结果。 (  )
8.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  )
9.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选择是定向的。 (  )
1.(2021通辽)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B.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长期使用的结果
C.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蛋白质
D.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也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2.(2020娄底)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 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氢气、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在实验室制成了另外一些有机物。
资料2 1969年陨落在澳大利亚默奇森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另外,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1)根据以上资料推测,地球上的原始生命可能是在原始海洋中经过漫长的化学演变而来,也可能来自     。
(2)从简单的原始生命演变到今天这样丰富多样的生物界,经过了几十亿年的进化。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     学说。
(3)达尔文发现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能产生很多的后代,称之为过度繁殖。这对生物进化的意义是:过度繁殖加剧了生存斗争;在过度繁殖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变异类型,为自然选择提供了       。
(4)各种生物都能很巧妙地适应各自的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通过     实现的。
(5)有人认为过度繁殖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你是否同意,请说理由。
 。
答案
阶段复习(三)
核心知识清单
1.证据 逻辑 联想 想象
2.氢气 二氧化碳 氧气 紫外线 雷电
简单的有机物 海洋
3.(1)相同和不同
(2)①遗体 遗物 生活痕迹
②a.爬行 b.低等 简单 水生 高等 复杂
陆生
(3)亲缘
(4)祖先
4.(1)藻类 苔藓 蕨类 种子 
(2)无脊椎 脊椎
(3)两栖 爬行 哺乳类
(4)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5.(1)体色
(2)自然选择 躲避敌害 捕食猎物
6.(1)达尔文
(2)过度 繁殖 生存 食物 空间 遗传
适者 有利 不利
(3)斗争 生存 淘汰 自然选择
易错易混判断
1.√
2.×  米勒的实验只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个阶段,即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是可以实现的。
3.√ 4.√ 5.√
6.×  根据植物进化的历程和生物进化的趋势可知,植物类群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依次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7.×  在自然界中,害虫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故可能产生抗药性变异,而与大量施用农药无关。
8.×  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当环境变化了,原来适应生物生存的变异可能会不再适应环境变化而遭环境所淘汰。
9.√
中考真题展示
1.D 
2.(1)其他星球
(2)自然选择
(3)原始材料
(4)生存斗争
(5)不同意,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