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七单元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阶段复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七单元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阶段复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8 10:5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阶段复习
[范围:第七单元 第二章]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和变异
项目 概念 举例 联系
遗传 亲子间的 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两者之间都是通过 ④          实现的
变异 ②     间 及③     个体间的差异 一母生九子, 连母十个样
2.生物的性状
项目 概念 举例
性状 生物体     、     和     等特征的统称 番茄果实的颜色
相对 性状 同种生物     性状的     表现形式 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
3.性状的影响因素:生物体的性状不仅受     控制,还受     的影响。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4.基因、DNA和染色体
(1)基因是有      的DNA片段。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是通过生殖细胞(    和    )在亲子代间传递的,在子代的发育过程中表现出    和
    现象。
(2)染色体
概念      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组成 主要由     分子和     分子构成
特点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     和     都是一定的
数目 特点 一般情况下,体细胞中     存在;生殖细胞中     存在
(3)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①图形表示
②文字表示
具体地说:    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数量关系:基因>DNA=染色体
③存在形式
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DNA分子是    存在的,基因也是   存在的,分别位于    的染色体的同一位置;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DNA分子是    存在的,基因也是    存在的。
5.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1)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    ,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    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即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用字母n表示):
亲代生殖细胞子代
(  ) (  ) (  )
(2)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    ,一条来自    。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因此,后代就具有了       的遗传物质。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6.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材料:具有明显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
(1)实验过程及现象
(2)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①相对性状有    性状(高茎)和    性状(矮茎)之分。
②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    (如用D表示)和    (如用d表示)之分。
③体细胞中的基因是    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    个。
④子一代(Dd)的生殖细胞,有的含有D基因,有的含有d基因。如果子一代之间交配,子二代决定豌豆高、矮茎的基因组成就有      三种,表现出的性状有    、    。可见,在子一代中,虽然      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它还会    下去。
7.禁止近亲结婚
(1)我国民法典规定:    和    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2)禁止近亲结婚是为了                          。
四、人的性别遗传
8.男女染色体组成表示方法
男性 体细胞 女性 体细胞 精子 卵细胞
染色体 组成     对+XY           22条+X或        22条+X
性染色 体组成      XX X或Y     
9.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请把中空白处补充完整。
(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各占    ,其原因是在形成受精卵时,含    染色体和含
    染色体的两种精子与含X染色体的     结合的机会均等。
(3)人的性别决定发生在     形成时(或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
五、生物的变异
10.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1)变异首先是由于     的不同造成的,其次与     也有关系。
(2)变异的类型:按是否有遗传物质改变,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变异 类型 概念 举例
可遗传 的变异 由     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会遗传给下一代 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
不遗传 的变异 单纯由     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长在肥沃土地上的番茄又大又红
11.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高产奶牛的培育应用了      的原理,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培育应用了    的原理,太空椒的培育应用了    的原理。
1.马的白毛与狗的黑毛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  )
2.因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生物体的性状表现只受到基因的影响。 (  )
3.生物在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生物的性状。 (  )
4.父母的性状是通过体细胞传给子女的。(  )
5.染色体中含有遗传物质。 (  )
6.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人体内有23对染色体。 (  )
7.同一种生物不同组织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各不相同的。 (  )
8.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
9.子代体细胞核中的每一个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
10.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的随意位置上。 (  )
11.水稻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12对,它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6对。 (  )
12.在生殖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  )
13.某个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4条,所以它一定是某种生物的体细胞或者受精卵。 (  )
14.基因组成为Dd时,d并不会受D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  )
15.在一对基因中,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表现出中间性状。 (  )
16.生物的性状完全是由生物体内的基因决定的,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其性状一定不相同。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其性状都是相同的。 (  )
17.父母没有的性状,子女也一定不会有。 (  )
18.近亲结婚一定患遗传病,非近亲结婚一定不患遗传病。 (  )
19.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和卵细胞中,体细胞中不存在性染色体。 (  )
20.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儿子的可能性是50%。 (  )
21.某夫妇已经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再生一胎为儿子的可能性是100%。 (  )
22.人的性别决定只与性染色体有关,而与基因无关。 (  )
23.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一定是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的。 (  )
24.生物的变异都对生物生存不利。 (  )
1.(2020眉山)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小狗的黑毛与兔的白毛
B.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
C.豌豆种皮的皱缩与黄色
D.水稻高秆与小麦矮秆
2.(2021贺州)如图是染色体组成示意图,某同学的理解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①是染色体,呈双螺旋结构
B.②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C.③是DNA,在生殖细胞中成对存在
D.基因是①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3.(2020天水)果蝇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材料,它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  )
A.4条、4条、4条 B.2对、2对、4对
C.4条、4条、4对 D.4对、4对、4对
4.(2020沈阳)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下列现象中,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
A.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B.农民伯伯长期在田间劳作,皮肤被晒黑
C.父母都有耳垂,孩子无耳垂
D.采用辐射诱变的方法培育出产量高、含油量也高的大豆新品种
5.(2020莱芜)某种昆虫的体色有深色与浅色之分,深色(T)为显性性状,浅色(t)为隐性性状。现有四组昆虫进行繁殖,环境改变使深色昆虫更易被天敌捕食,表格中哪组亲代所繁殖的子代被捕食的数量最多 (  )
组别 亲代的基因组成
甲 tt×tt
乙 tt×Tt
丙 Tt×TT
丁 Tt×Tt
A.甲 B.乙 C.丙 D.丁
6.(2020济南)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中图一为果蝇体色的遗传图解(甲)和子代的数量关系(乙);图二为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果蝇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身体分    ,足和触角均分    ,体表有坚韧的    。
(2)图一所示子代果蝇中出现与亲代不同的体色,这在生物学上称为    ,据图可以推断,果蝇的黑体属于    性状。
(3)如图二所示,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请判断该图所示果蝇的性别是    ,其产生的生殖细胞的性染色体为    。
(4)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也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控制该性状的基因,若用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子代中雌性全部为红眼,雄性全部为白眼,可判断    为显性性状。
7.(2021福建)已知豌豆豆荚的形状由一对基因(A、a)控制,豆荚(未成熟)的颜色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不同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如下表。
实验 亲代 子代豆荚的形状及数量
饱满 不饱满
一 饱满×饱满 882 299
二 不饱满×不饱满 0 1201
实验 亲代 子代豆荚的颜色及数量
绿色 黄色
三 绿色×黄色 663 652
据表回答:
(1)豌豆饱满豆荚和绿色豆荚    (填“是”或“不是”)一对相对性状。
(2)子代与亲代的性状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    。
(3)据实验一可判断    性状是显性性状。
(4)实验二的亲代基因组成是    。
(5)欲判断实验三豆荚颜色的显隐性关系,取实验三的绿色子代进行杂交。
①若后代性状全部为    ,则黄色是显性性状,绿色是隐性性状;
②若后代性状出现      ,则绿色是显性性状,黄色是隐性性状。
答案
阶段复习(二)
核心知识清单
1.①相似性 ②亲子 ③子代
④生殖和发育
2.形态结构 生理 行为 同一 不同
3.基因 环境
4.(1)遗传效应 精子 卵细胞 遗传 变异
(2)细胞核 DNA 蛋白质 形态 数目
成对 成单
(3)①基因 染色体
②基因 DNA 染色体
③成对 成对 成对 成对 成单 成单
成单
5.(1)减少一半 一条 2n n 2n
(2)父方 母方 父母双方
6.(1)①高茎 矮茎 ②高茎 ③3∶1
(2)①显性 隐性 ②显性 隐性
③成对 一
④DD、Dd、dd 高茎 矮茎 隐性基因 遗传
7.(1)直系血亲 三代以内
(2)降低遗传病的发病概率
8.(从左到右,从上到下)22 22对+XX 
22条+Y XY X
9.(1)
(2)50% X Y 卵细胞 
(3)受精卵
10.(1)遗传物质 环境
(2)遗传物质 环境
11.人工选择繁育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易错易混判断
1.×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马和狗是两种生物,因此马的白毛与狗的黑毛不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2.×  生物体的性状表现并不只受到基因的影响,环境条件也能影响某些性状的表现,比如同一种植物的种子,种在不同的土壤里,最终结出的种子大小可能不同。
3.×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4.×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父母性状的遗传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女,而不是通过体细胞传递。
5.√  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此染色体中含有遗传物质。
6.×  染色体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正常人的每个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 23 对。
7.×  同一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不同的生物体内染色体的数目一般不同。同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果缺少或增多,形成的后代个体会出现异常,甚至死亡。因此,同一种生物不同组织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
8.√  一般情况下,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9.×  子代体细胞核中的每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10.×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11.×  一般情况下,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因此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因此水稻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12对,它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为12条,不是6对。
12.×  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单存在的。
13.×  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2n→n→2n。体细胞和受精卵中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存在,某个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4条,该细胞可能是体细胞、受精卵或生殖细胞。
14.√
15.×  当一对基因中,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16.×  生物的性状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也受环境的影响。如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用D表示,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用d表示,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dd。因此,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性状可能相同。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受环境影响,性状可能不同。
17.×  父母没有的性状子女不一定没有,而父母有的性状子女也不一定有。如父母都是双眼皮(Aa),子女可能是双眼皮(AA或Aa),也可能是单眼皮(aa)。
18.×  近亲带有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不是一定患遗传病。而非近亲结婚,所生孩子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小,不是一定不患遗传病。
19.×  男性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是XX。精子、卵细胞内的染色体都包括22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因此体细胞、生殖细胞中均有性染色体。
20.×  男性X染色体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因此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是0。
21.×  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一对夫妇已经生育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如果让他们再生一胎,生出儿子的可能性为50%。
22.×  人的性别决定于性染色体;但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在Y染色体上有一段DNA(即基因)与雄性性别的决定有关,X染色体上也有与女性性别有关的基因。
23.×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将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如果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使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那么就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24.× 
中考真题展示
1.B 2.D 
3.C  一般情况下,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4条、4条、4对。
4.B  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父母都有耳垂、孩子无耳垂,采用辐射诱变的方法培育出产量高、含油量也高的大豆新品种,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农民伯伯长期在田间劳作,皮肤被晒黑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5.C  已知某种昆虫的体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深色对浅色为显性,用T表示显性基因,以t表示隐性基因,则控制深色体色的基因组成是TT或Tt,控制浅色体色的基因组成是tt,根据表中的甲、乙、丙、丁四组不同基因组成的亲代可知:甲组亲代基因组成tt×tt,后代基因组成均为tt,表现为浅色性状;乙组亲代基因组成tt×Tt,后代基因组成为Tt、tt,表现为深色和浅色性状各占50%;丙组亲代基因组成Tt×TT,后代基因组成为TT或Tt,后代全表现为深色;丁组亲代基因组成Tt×Tt,后代基因组成为TT∶Tt∶tt=1∶2∶1,后代深色:浅色=3 1。因此,当此地环境变化使深色昆虫易被天敌捕食时,丙组所繁殖的子代被捕食的数量可能会最多。
6.(1)部 节 外骨骼
(2)变异 隐性
(3)雄性 X或Y
(4)红眼
(1)果蝇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由许多体节构成,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2)图一所示子代果蝇中出现与亲代不同的体色,体现了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变异。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据图可以推断,果蝇的黑体是新出现的性状,属于隐性性状。
(3)如图二所示,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其中含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其形态结构如图二所示。图二中的第1对性染色体大小不相同,是XY染色体,因此是雄性果蝇,其产生的生殖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或Y。
(4)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雄性果蝇为XY,产生的生殖细胞是X和Y,雌性果蝇为XX,产生的生殖细胞是X。
若用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子代中雌性全部为红眼,雄性全部为白眼,可判断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
7.(1)不是
(2)遗传
(3)饱满
(4)aa和aa
(5)①绿色 ②绿色和黄色(或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