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阶段综合练习: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卷(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阶段综合练习: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卷(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8 12:2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卷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  )
A.植物落叶
B.H7N9病毒能繁殖后代
C.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会合拢
D.钟乳石慢慢长大
2.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能进行呼吸
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花草树木。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B.都能摄取物质并排出废物
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都能生长和繁殖
4.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
A.惊弓之鸟
B.蜻蜓点水
C.杯弓蛇影
D.望梅止渴
5.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  )
A.机器人、蜻蜓、钟乳石
B.蘑菇、珊瑚虫、松树
C.珊瑚、菊花、水草
D.枯枝、鱼、树
6.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和发育的是 (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7.某研究小组要进行“包头市市民红绿色盲发病率的调查”,采取的措施不恰当的是 (  )
A.可以选择患红绿色盲的家庭作为调查对象
B.可以随机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
C.可以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最后进行汇总
D.可以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8.小麦和水稻是粮食作物,菊花和牡丹是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这是根据生物的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  )
A.用途 B.形态结构
C.生理功能 D.生活环境
9.在调查校园生物的过程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了下来
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感觉太恶心了,没有记录下来
10.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 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 (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记录
D.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毫升 22 ℃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 30个 9只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
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水量过多
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
12.广东温暖潮湿,生物种类和数量比新疆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
A.阳光 B.温度和水
C.植物 D.土壤和空气
13.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一组是 (  )
A.青草与山羊 B.青草与青蛙
C.工蜂与蜂王 D.水稻与稗草
14.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望梅止渴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沙漠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
15.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总结出许多谚语。“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特指谷物)历来一半收。”这句谚语说明的道理是 (  )
A.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
B.立秋后谷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
C.谷物不同的生长时期需水量相同
D.土质不同谷物的灌溉量不同
16.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17.既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又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的生物是 (  )
A.人类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18.下列各选项中,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梵净山上所有的树木
B.赤水河中所有的鱼儿
C.一个沙滩上的阳光、沙子、空气等无机环境
D.一块农田里所有的生物及无机环境
19.爱护花草树木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树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
A.非生物部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20.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水、空气等
21.某淡水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毒素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请写出正确的食物链 (  )
生物种类 甲 乙 丙 丁
毒素含量 0.03 0.12 1.26 26.7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丙→甲→乙→丁 D.乙→甲→丙→丁
2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直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 (  )
A.能量流动 B.物质循环 C.食物链 D.食物网
23.a→b→c→d是一条食物链,下面有关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c与b之间是捕食关系
B.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
C.b、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
D.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这条食物链,d体内含量最多
24.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下面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 (  )
①淡水中的衣藻 ②高山上的油松 ③土壤中的细菌 ④朽木上的蘑菇 ⑤树上的麻雀 ⑥河边的青蛙 ⑦土壤中的蚯蚓 ⑧树叶上的毛毛虫 ⑨蜣螂 ⑩鲜艳的大丽花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⑥⑨ D.③④⑦⑨
25.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根据图示判断正确的是 (  )
A.此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海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在此生态系统中,获得能量最多的是蓝鲸
26.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 (  )
A.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
B.有很多彼此交错、互有联系的食物链
C.每一种生物可以吃多种植物
D.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27.“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据此可写出的一条食物链是 (  )
A.虾→小鱼→大鱼
B.水→虾→小鱼→大鱼
C.微小水生植物→虾→小鱼→大鱼
D.泥巴→虾→小鱼→大鱼
28.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  )
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C.物质循环能持续进行
D.能量流动能持续进行
29.下列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  )
A.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
B.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
C.湿地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D.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30.我国有广袤的陆地、辽阔的海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从而形成了 (  )
A.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 B.湖泊和海洋生态系统
C.城市和农田生态系统 D.以上三项都有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总分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大题,共40分)
31.(10分)请运用你所学过的生物学名词或生物学原理填空:
(1)“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       的现象。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描写了影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4)樟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樟树通过蒸腾作用又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气候。这一事例说明             。
(5)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很难恢复原样。这一事例说明                。
32.(8分)兴趣小组为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某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并绘出如图所示的食物网简图。请分析:
(1)生态系统中,草、鼠、兔、蛇、狐、鹰展现出勃勃生机,它们的生活质量受到    、            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2)青草在阳光沐浴下,将自然界中的无机物转化成自身的     而茁壮成长,并通过      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延续着草原上其他生物的生命。通过计数,图中的食物链共有    条。
(3)温暖的阳光给草原带来无尽的能量,能量在各生物之间沿着    传递,具有            的特点,所以该生态系统中总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
(4)土壤中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能将失去生命的生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对生态系统的       功不可没,被称为    者。
33.(10分)图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太阳光、空气属于生态系统的    部分。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的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请正确写出在本图中这句谚语包含的食物链:                。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蛇、黄雀、螳螂等动物属于    ,细菌和真菌属于    ,生产者是      。
(4)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
(5)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在此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6)在此生态系统中,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蛇,直接导致    的数量大量增加,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比例又会处于       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但这种能力又是有一定限度的。
34.(12分)春暖花开的季节,小明和小清两名同学对经常路过的池塘一天天变绿产生了兴趣,经过观察,他们发现池水的表层有许多浮游生物,他们想池水变绿肯定与这些浮游生物有关。
(1)根据上面的材料,他们可能提出的问题是:
                    (提出一个问题即可)
(2)假如他们想探究池水中浮游生物的生存是否与阳光有关。
①请帮他们完成探究方案。
器具材料:大烧杯、普通池水(河水)、富含浮游生物的池水、大纸盒等。
方法步骤:
A.在两只大烧杯A、B中分别倒入半杯普通池水(河水)。
B.在A、B两烧杯中各加入三分之一            。
C.分别将A、B两烧杯放置在    和   进行培养,温度均控制在25 ℃左右。
D.每天观察并记录两烧杯中浮游生物的生存情况。
②请帮他们设计一个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
③实验现象:照光的池水逐渐变绿;遮光的池水每观察一次颜色变黄一些,几天后水中的浮游生物全部死亡、下沉。
④实验结论:                               。
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卷
1.D 2.A 3.A 4.B 5.B 6.B 7.A 8.A 9.B 10.A 11.A 12.B 13.D 14.C 
15.B 16.D 17.B 18.D 19.B 20.B 21.A 22.B 23.C 24.D 25.C 26.B 27.C 
28.A 29.C 30.D 
31.(1)遗传和变异 
(2)温度 
(3)捕食关系
(4)生物既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
(5)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2.(1)空气 水分(或土壤、温度和阳光等)
(2)有机物 吃与被吃 5
(3)食物链 逐级递减(单向流动) 草
(4)物质循环 分解
33.(1)非生物 
(2)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
(3)消费者 分解者 绿色植物
(4)1
(5)蛇
(6)黄雀 相对稳定 自动调节能力
34.(1)阳光对浮游生物的生存有影响吗(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2)富含浮游生物的池水 阳光充足的地方 大纸盒内(遮光处) 
培养环境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照光培养
遮光培养
如果没有阳光,浮游生物难以生存(或阳光对浮游生物的生存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