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光现象-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光现象-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18 14:1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光现象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
A. 红、绿、蓝 B. 红、黄、蓝 C. 红、黄、紫 D. 黄、绿、紫
公元前世纪,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也第一次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如图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B. 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C. 无论怎样移动蜡烛,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都是放大的
D. 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这时反射角是若把水槽左端稍垫高一点,等水面重新平静后,反射角是,则 ( )
A. B.
C. D. 与大小无法确定
年月日,在我国部分地区观察到了日环食现象如图日环食现象是由于( )
A. 月球表面反射太阳光形成的 B. 月球挡住太阳光形成的
C. 太阳光经过小孔后形成的 D. 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反射后形成的
如图所示,用三棱镜对太阳光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太阳光由多种色光组成
B. 如果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可以适当增大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
C. 最早通过图示方法进行光的色散研究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D. 彩色光带外侧有人眼看不见的光,其中处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自行车尾灯能将照射过来的光原方向反射回去,下列光路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假如光在同一均匀透明物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 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 B. 做操时更容易排直队伍
C. 阳光下的人影更清晰 D. 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
如图甲所示,蜡烛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所成像为,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在平面镜中 ( )
A. 不成像
B. 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 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 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多选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B. 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C. 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D. 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直线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白屏上,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是 现象,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则光屏上能观察到 光.
在原有器材基础上,再添加测量工具 ,还可以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
生活中电视机遥控器通过 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而炎炎夏日涂防晒霜则是为了防止 过量照射对人体造成伤害.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的三位发明者,在此之前,红色、 色发光二极管已经面世,但直到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后,利用发光二极管才能产生白色光源如图甲鹦鹉的嘴成红色,翅膀成绿色,若在暗室中,用 填某一单色光光照射时,嘴仍成红色,此时翅膀成 色.
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射下.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请在示意图中作图以证明此判断.
如图所示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点.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司机眼睛看到点的光路图.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一组光的直线传播的综合实践活动.
如图甲所示是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乙所示是用易拉罐做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_______填“膜”或“孔”进行观察,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
如图丙所示是在树荫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圆形的光斑实质是_______的像,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形成的原理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镜面上.
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________填字母.
A.光沿直线传播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________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的像与图丙中相符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实验过程中若让光线逆着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序号
到玻璃板的距离
到玻璃板的距离
现有浅茶色透明玻璃板和无色透明玻璃板,实验时应选择_______透明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利用透明玻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将完全相同的棋子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与的像完全重合.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
改变的位置,重复中步骤并分别测出和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上表中.表中“到玻璃板的距离”应是到玻璃板______________填“靠近的一侧”或“靠近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如果观察到棋子的虚像太暗,可以用手电筒照射_______填“棋子”或“玻璃板前表面”的方法改善效果.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如图所示,、两地相距,是与连线平行的一条小河的河岸,到河岸的垂直距离为,小军要从处走到河岸取水然后送到处,他先沿着垂直于河岸的方向到点取水,再沿直线到处.若小军的速度大小恒为,不考虑取水停留的时间.
求小军完成这次取水和送水任务所需的时间.
为了找到一条最短的路线即从到河岸和从河岸到的总路程最短,可以将看成一个平面镜,从点作出一条光线经反射后恰能通过点,请你证明入射点即为最短路线的取水点.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如图所示,小明想用一块平面镜使与水平面成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__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度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小孔成像原理,要掌握物体通过小孔成倒立实像。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所成的像与物体本身形状相同,和孔的形状无关;通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和物距以及像距都有关系。
【解答】
A、小孔成像的小孔形状没有要求,什么形状都可以,故A错误;
B、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B错误;
C、当像距大于物距时,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放大的;当像距等于物距时,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等大的;当像距小于物距时,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缩小的,故C错误;
D、小孔成像是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3.【答案】
【解析】解:当把水槽左端垫高一点时,水面仍然是水平的,即法线方向仍然是竖直方向,故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角也不变化,即故选B.
4.【答案】
【解析】解: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个星球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一部分太阳光,形成了日环食,这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B正确.
5.【答案】
【解析】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由多种色光组成,故A正确.如果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可以适当增大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故B正确.最早通过实验方法进行光的色散研究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故C正确.彩色光带外侧有人眼看不见的光,其中处为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故D错误.
6.【答案】
【解析】解:过反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然后过二次反射点作法线,仍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的方向,二次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即将射来的光逆向射回.故A正确,、、D错误.
7.【答案】
【解析】假如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不沿直线传播,那么阳光无法照射的地方也会变亮,所以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阳光下也没有人影了,做操时也不容易排直队伍了,也不可能形成日食和月食了.
8.【答案】
【解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它们相对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上下移动,物和像均不动,故D正确.
9.【答案】
【解析】略
10.【答案】光的色散

温度计
红外线
紫外线

【解析】太阳光照在三棱镜上就会发生色散,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光谱.红纸只能反射红光,吸收其他各种色光,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则我们看到白屏上红光照射的地方是红色的.在原有器材的基础上再增加测量工具温度计,可以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可以遥控电视机;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有害的,炎炎夏日涂防晒霜则是为了防止紫外线过量照射对人体造成伤害.
11.【答案】绿
红色


【解析】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的区域会出现白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所以当红光照在鹦鹉身上时,红色的嘴仍然是红色,绿色的翅膀不反射红光呈现黑色.
12.【答案】 或
【解析】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平面镜中钟表指针的实际情况,如图所示,可以看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或.
13.【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解: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太阳光被小球挡住,所以在地面上的影子是从点向地面作垂线,和地面的交点,即为影子小球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都是从点向地面作垂线,故影子的轨迹在地面上是一条线段.
14.【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略
15.【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作点的对称虚像,连接交平面镜于一点,该点即为入射光线的入射点,连接点到入射点,即为入射光线。
16.【答案】烛焰、眼睛和三个孔在同一直线上;膜;倒立;缩小; 实; 太阳;相同
【解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知,当三个小孔与烛焰、眼睛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我们就能看到后面的烛焰.
易拉罐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实际是利用了小孔成像,人的眼睛对着膜进行观察,可以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所以圆形的光斑实质是太阳的实像.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圆形的光斑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所以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形成的原理相同.
17.【答案】;显示光的传播路径;不在; ;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解析】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多次改变光的入射角度,测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并比较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因此该实验探究了反射规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但不在纸板这一平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若此时通过平面镜观察纸板,因为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则看到的图像应为图丙中的.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18.【答案】浅茶色;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或可以观察到玻璃板另一侧的棋子;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靠近的一侧;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棋子
【解析】实验室选择浅茶色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因为玻璃板透明,可以观察到玻璃板另一侧的棋子,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棋子与棋子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靠近的一侧的镜面为反射面,所以表中“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到靠近的一侧的镜面的距离.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如果像太暗,可用手电筒照射棋子,这样像会变得清楚.
19.【答案】解:
如图所示,小军通过的路程是,此时,,根据勾股定理可知,
故小军通过的路程, 据所得需要的时间

作出发光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像点,连接、交平面镜于点,沿画出反射光线,连接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图中点就是入射点.
由图可知,的连线是线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此时之间的距离最短;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此时,且与有一条公共边,可知≌,即,故,即此时点是最短路线的取水点.

【解析】见答案
20.【答案】 如图所示.

【解析】解: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中,反射光线与水平面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作图时先画出反射光线,再画出法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然后画出平面镜过反射点且与法线垂直.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