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头备课教案 总第 节
小组: 处室: 学校:
教学内容 物质的性质
课时 1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备课日期
备课组成员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实验、对比等过程,让学生掌握区分物质的性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生活中所用物质的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对比、举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辨别。 难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间的区别和联系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 教案 PPT 实验药品 实验仪器
共性教案 个性教案
六、教学设计 【展示】酒精实物。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并描述酒精的性质,比如颜色、气味 、状态、密度、溶解性、挥发性、能否燃烧等。 【提问】这些性质有什么异同点? 【提问】根据它们的异同点,我们是否可以将这些性质进行分类? 【总结】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提问】刚我们在描述的酒精的性质中,哪一些是物理性质?哪一些是化学性质? 【提问】我们在判断它是属于哪种性质的时候,判断依据是什么? 【总结】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一般物理性质可以直接(眼看、鼻闻、耳听、手掂量等)或由仪器间接观察得到,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而化学性质一定需要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提问】你还能举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例子吗? 【举例】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等这些都是常见的化学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这些是物理性质。 【讲述】现在我们进行两个实验,通过这两个实验来初步认识一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老师演示,请同学从旁协助。 【实验】实验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实验2: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注意】我们在问气体气味的时候,鼻子不能直接凑近闻。要采用扇闻法,用手在瓶口扇动,将气味扇进鼻孔闻气味。 【演示】教师演示扇闻法,学生仿照,并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 【提问】通过观察和闻气味,有同学能说一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气味分别是怎样的吗? 【总结】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提问】那这些都属于什么性质? 【提问】在实验2中,我们能够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 【总结】木条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木条在二氧化碳中熄灭。 【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说明了什么 【总结】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些都属于化学性质。 【提问】请两位同学分别总结一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化学性质。 【思考】请大家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思考,如果有两瓶气体,如何鉴别它是氧气还是二氧化碳? 【讨论】学生自行讨论。 【总结】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为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得更旺,则为氧气。 【提问】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一性质来鉴别它和氧气。利用二氧化碳这些性质,说说二氧化碳还有什么用途? 【回答】做灭火器 【提问】这个例子说明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讨论】学生讨论总结 【总结】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练习】分析下列语句,指出其表现出的是物质的性质、变化还是用途? (1)汽油可燃烧 (2)汽油在燃烧 (3)汽油易挥发 (4)汽油挥发了 (5)汽油可作汽车燃料 【思考】我们如何辨别这句话是属于描述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 【总结】物质的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物质的性质语句中一般带有可、能、易等字眼。若要将汽油在燃烧这一化学变化语句变成化学性质,只需在其中加能字,变成汽油能燃烧,就变成了化学性质。
七、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本质区别: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二、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九、教学反思 成功: 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