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明天要远足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生字卡片、秋游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运用字理识字、做动作等方法认识“睡、那、海、真、老、师、吗、同、什、才、亮”11个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会写“明”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轻声和句子的停顿,读好问句和感叹词“唉”。
3.通过展开想象和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受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之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话题交流:同学们,进入小学生活以来,你们参加了不少的活动,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
2.课件出示相关的活动图片:六一儿童节手工制作贺卡的活动图片,爱鸟行动的活动图片,清理白色污染的活动图片,拔河比赛的活动图片,秋游的活动图片。
3.激趣交流:这么多活动中,你最喜欢、玩得最开心的活动是什么?(秋游。)如果明天你又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4.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童诗歌《明天要远足》。(课件出示秋游图片和课题。)
5.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6.理解“远足”:“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操作指导: 激趣谈话时,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润物无声,可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唤起他们类似的感受,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解课题,要抓住“远足”一词,通过交流使学生自然地理解“远足”的含义,从而恰当地理解课文题目。
板块二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活动1 播放视频,激起共鸣
1.观看视频:走!我们现在去看看明天要远足的同学们在干什么。(放视频)
预设:借助动作演示,“翻过来……”“翻过去……”加深体会因为兴奋、睡不着在床上滚来滚去的样子。
2.引导交流:看完动画你知道了什么?(指名答)(小女孩要去哪儿?她去干什么?)
3.过渡:多有趣的小诗啊!大家赶快悄悄打开课本,自己大声读一读吧!
4.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5.学生自由练习读文。
6.指名读文,其他同学留心课文:这首儿歌有几个小节?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诗歌的主要内容。
预设: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活动2 小组合作,完成活动卡
1.课件出示下面的活动卡内容。
活动内容 “我”睡不着的时候都想到了什么?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我”想到了什么 有什么特点
2.学习提示:
(1)朗读课文,找到相关句子,读一读,选出重点词语填写表格。
(2)同桌交流自己填写的内容,根据同学的意见补充自己填写的内容。
(3)集体交流的时候要大声说出自己填写的内容。
3.汇报学习成果,集体评议。
(1)诗中的小朋友想到了多种颜色的海。
(2)诗中的小朋友想到了柔软的云。
(3)这些句子都是问句,朗读时,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操作指导: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循序渐进地感知课文内容——先通过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感知;再通过自己试读,划分小节;最后通过学习卡的交流,了解诗的内容,完成对课文的初读。
活动3 学习生字,认识偏旁。
1.再次读课文,圈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11个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课件展示
睡 那 海 真 老 师 吗 同 什 才 亮
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认识生字,教师重点强调:
睡:偏旁是目字旁。根据偏旁猜一猜“睡”是什么意思。
那:和“那”相对的词语是“这”。
海:结合课件中的图片,认识大海。猜一猜“海”字的意思。
吗:语气词,读轻声。
亮:偏旁是京字头。与“亮”相对的词语是“黑”。
操作指导:识字是一年级学习的主要任务,逐步培养学习的识字能力是关键。这一环节的识字,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识字方法,如根据偏旁猜字义,借助图片理解、反义词理解等,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板块三 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活动1 学习第1小节,随文识字
1.课件出示第1小节内容及教材中小女孩图片,指名读第1小节。
2.远足的前一夜,小女孩怎么了?(睡不着)
(1)课件出示“睡”字,相机学习目字旁。说一说带目字旁的字。带目字旁的字大多和眼睛有关。
(2)出示图片,再给“睡”组词。(睡衣、睡醒、睡眠)
2.小女孩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1)引导学生根据偏旁的特点认识“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哪里可以看到这个“海”字?
(2)鼓励学生说出还认识哪些和水有关的带“氵”的字。(游、泳、汁、滩)
3.在小女孩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相机板书:海——颜色多。
(1)激趣: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
(2)播放大海的视频。教师边播放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4.小女孩也想去看这么美丽的大海,她晚上怎么了?(睡不着)
活动2 朗读句子,巧记生字
1.教师引问:小女孩为什么睡不着?
课件展示
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2.引导学生想出好办法记住画横线的生字。
(1)语境识字“那”(出示卡片):“那是什么?”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2)借助老师、字典等创设情境理解词语“老师”,用“老师”说一句话。
课件展示
______________是我的老师,他(她)让我______________。
(3)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真”字。
(4)用“加一加”的方法学习“吗”字,懂得它表示疑问。
活动3 指导朗读,巩固生字
1.指导朗读句子:
“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真的”重读,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2.学生练习读句子。
3.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生字:睡、那、海、真、老、师、吗。
(2)课件出示下面的词语做摘苹果游戏。
睡觉、那里、大海、真好、老师。
说出苹果上的词语,苹果就会落下来。
4.导读:同学们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1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1小节。
操作指导: 识字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必须每堂课扎扎实实地指导。本环节教学要引导学生抓住偏旁,运用联想、创设情境等方法识字,同时通过游戏巩固识字。然后朗读第1小节,顺势引出本课生字,集中识记,并相机进行朗读训练。让识字教学和朗读感悟相结合,这样会增强教学效果。
板块四 指导写字,培养习惯
活动1 观察动漫,教师范写
1.播放“明”的书写动漫。
2.教师指导“明”的书写要点。
“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书写时要紧凑。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是左低右高。右侧“月”竖撇起笔在竖中线,向左下穿插。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活动2 学生临写,反馈交流
1.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内互相评价,并根据同伴的建议,把没写好的字再写两遍。
3.班内展示书写成果,师生交流评价。
操作指导: 要指导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要重视书写评价,通过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让学生在欣赏评价的同时,比较自己在书写上的优缺点,然后再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会写“才、同、学”3个字。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读出诗歌的语气变化。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3.通过想象,联系生活,借助句式,想象仿说。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字词,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
2.学生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认读。
3.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小女孩明天要去干什么吗?
4.导入:小女孩除了想到大海,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操作指导: 所谓“温故而知新”,知识的巩固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所以开始就要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文做好铺垫。通过对上节课知识的梳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迅速走进课文。
板块二 细读课文,趣味识字
活动1 品读课文,巧识生字
1.课件出示第2小节内容。
(1)指名读,思考: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
(2)小女孩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相机板书:云——洁白柔软。
①课件出示蓝天白云的图片,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或者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②请学生到台前摸一摸石头和棉花,说一说:哪种物体摸起来柔软?“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软和;不坚硬。)
③学生自由交流:看一看图片,再闭上眼睛想一想,那个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美丽、洁白……)
(3)引读:小女孩和你们有着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心情。这么美丽可爱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读出那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美丽吗?
(4)学习“同、学”。
①同:半包围结构。组词:同学。
②学:上下结构,下面是“子”。组词:学习。
2.课件出示课文第3小节内容。
(1)指名读,思考:小女孩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着急)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2)学习“什、才、亮”,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记住这三个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
②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
③学习“亮”字,及偏旁——京字头。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对比)。用找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亮”的意思(“亮”的反义词是“暗”)。
(3)指导朗读并引发思考: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女孩有多着急吗?(特别着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4)再读句子,思考: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字看出来的?(唉)
活动2 指导朗读,引发想象
1.导学: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
2.导读: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这句话。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3.自由交流:小女孩干吗这样急着天亮?(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4.过渡:现在老师给你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你们尽情地发挥想象,那里除了大海、白云,可能还会有哪些景物呢?现在我们也来当小诗人,写诗歌。
5.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想象,仿照课文再说一说。
课件展示
翻过来,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____,
真的像______说的,
那么________________吗?
预设:“那地方的河水,真的像妈妈说的,那么清澈吗?”“那地方的树,真的像爸爸说的,那么高大吗?”“那地方的鸟儿,真的像妹妹说的,唱起歌来悦耳动听吗?”“那地方的花儿,真的像爷爷说的,那么色彩斑斓吗?”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操作指导: 第2、3小节的生字比较少,仅有5个,所以这两个小节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感悟文章内容上。通过引导学生想象“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抓住“唉”“到底”“才”等字词使学生充分感悟小作者的心情,并借助生活体验和自由想象将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引向深处。
板块三 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活动1 观察结构,指导书写
1.播放“才”“同”“学”字的笔顺动漫,学生模仿书写。
才:3个笔画都要舒展,横在横中线上面,略长;竖钩在竖中线上,竖的部分要直,钩要短小有力;撇舒展。
同:里面的“口”要避免重心下沉。
学:书写时要上宽下窄,结构紧凑,上下不分家。“子”的弯钩位于竖中线位置,起笔和收笔基本在同一条线上。
2.教师范写,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活动2 学生临写,评价反馈
1.学生临写。
2.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操作指导: 写字前的观察很重要,低年级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字的书写的习惯,如汉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的占格、笔顺等。在写字指导上要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板块四 总结拓展,亲子互动
活动1 总结全文
1.指名说说自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有哪些收获。
2.小结:小女孩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啊!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女孩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女孩一样幸福、快乐。
活动2 课外拓展
1.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
2.出示另一首儿童诗《好孩子的思想》,赏析朗读。
操作指导:一年级学生比较喜欢表现自己,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可让他们回家给父母读一读课文。另外,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好孩子的思想》,通过师生的赏析朗读,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兴趣,丰富诗歌的积累。
板书设计
明天要远足
睡不着
教学反思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汉字,接受起来是很难的。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些刚上学的学生将这些比较枯燥的字认得清、记得牢,而且能正确运用呢?这就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1.随文识字,识用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随文识字正是语境识字的一种很好的体现,所以本课的识字教学紧紧抓住文本,运用多种方法,在识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使识字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而不是离开语言环境孤零零地识字。例如,认识“睡”字,通过问答“远足的前一夜,小女孩怎么了?睡不着”,引导学生读文中含有“睡”字的句子,然后出示“睡”字,说明偏旁表义的功能,使学生了解带目字旁的字通常和眼睛有关。最后借助直观图片,认识带有“睡”字的词语,巩固认读“睡”字。学生在这样的语境中,真正了解了“睡”字的音、形、义,把识字和用字结合起来了。但本节课的识字在巩固环节做得不够扎实,没有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多次复习生字的机会,学生的识字效率可能会受到影响。
2.规范书写,科学指导。在写字方面重点关注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策略:一是认真“读”帖,交流写法,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关键笔画的位置等。二是教师板演,学生“观”察笔顺,看十遍不如写一遍,教师示范每一笔的写法,直接为学生演示,同时也展示了教学基本功,起到示范作用。三是学生“练”写,教师重点点拨,学生习字时,教师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执笔姿势和书写坐姿,随时进行纠正和指导,并对学生书写时出现的错误及时指出、纠正。四是激励“评”价,激发兴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