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10.1 水中的动物 2课时 (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10.1 水中的动物 2课时 (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8 13:42:45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一、多姿多彩的水中动物 (教材P43)
水中生活的动物多种多样,除了鱼类,常见的还有    动物,如海葵、水螅;扁形动物,如涡虫;软体动物,如河蚌、螺蛳;    动物,如沼虾、梭子蟹、龙虱;    动物,如青蛙、蟾蜍;有些    动物,如鲸,也生活在水中。
二、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教材P44~P45)
1.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1)体形:身体分为头、    和尾三部分。身体呈    形,躯干和尾部覆盖着    ,其表面有滑滑的    ,可以减小游泳时水的    。
(2)体色:背面深灰色,腹面银白色,有利于    ,且在水里不易被敌害发现。
(3)感觉:靠    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等,使鱼准确改变游泳的方向。
(4)运动:通过    和     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5)呼吸:用   呼吸,其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      。
2.鱼类主要特征
鱼类终生生活在   里,用   呼吸,   是主要的运动器官。
1.下列动物不在水中生活的是 (  )
A.三角帆蚌 B.野马 C.珊瑚虫 D.梭子蟹
2.下列带“鱼”字的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
A.章鱼 B.鲸鱼 C.鲤鱼 D.鳄鱼
3.(2020南通)在观察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时,吸取适量稀释的红墨水,滴在鲫鱼口的前方,会看到红墨水从鳃盖后缘流出,说明鲫鱼的呼吸器官是 (  )
A.口 B.鳃 C.鳞片 D.侧线
4.“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鲈鱼游泳时,控制游泳方向的主要是 (  )
A.胸鳍 B.背鳍 C.尾鳍 D.臀鳍
5.某同学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选取了甲、乙两条体形、大小、活力相同的鲫鱼,放在同一鱼缸中,操作步骤之一是用纱布捆扎乙鱼的尾鳍,其他鳍呈自然状态,请问:
(1)该实验是探究鱼的    鳍的作用。
(2)该实验中,对照组是    鱼。
(3)该同学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了结论:鱼在游泳时,该种鳍的作用是 。
(4)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该同学应该设置    。
6.(2021连云港)下列关于“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鲫鱼的运动器官是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
B.鱼类的呼吸器官是肺,鳃辅助呼吸
C.鲫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的感觉器官
D.鱼类的身体呈纺锤形,都具有鳔和鳞片
7.某同学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将鲫鱼的胸鳍和腹鳍捆绑好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只能上浮,不能下沉
B.游动时,鱼体常常侧翻,不能保持平衡
C.只能向前游动,不能转弯
D.不能保持前进的方向,而且游动速度减慢
8.鲫鱼的侧线的主要作用是 (  )
A.维持身体平衡 B.协助运动
C.防御 D.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9.青蛙是田园卫士,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下列有关青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 B.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
C.雌雄异体,受精作用在体内进行 D.幼体与成体差异很大
10.两栖动物的特点是 (  )
A.用鳃呼吸
B.能生活在陆地,也能生活在水中
C.用肺呼吸
D.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
11.(2021东海县期中)如图是鲫鱼外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手抓活的鲫鱼,易被它们挣脱,原因是鱼的体表有黏液,其作用是              。
(2)鱼在水中时,口和②    总是不停地一开一闭,这是鱼在呼吸。
(3)鲫鱼在水中游泳时靠⑤    和⑥    维持身体的平衡,靠③    控制前进的方向。鱼在水中通过     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进行运动。
(4)有资料显示鱼类是高度“近视眼”,但它从不与礁石、船只、岛屿相撞,这是因为它身体表面两侧各有一行⑦    ,能感知水流和测定方位。
12.(2021台州)台州沿海滩涂上有一种有趣的鱼——弹涂鱼,如图。因为其能在滩涂上跳跃,所以又叫“跳跳鱼”。它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甚至在陆地上生活的时间比水中还长。
(1)分类学上把弹涂鱼归为鱼类,主要是因为它用   呼吸,用鳍运动。
(2)大部分鱼类如果离开了水很快就会缺氧窒息而死,而弹涂鱼却能较长时间在滩涂上生活。弹涂鱼的下列结构特征能支持其在滩涂上生活的是      (填字母)。
A.胸鳍发达,能支撑起身体,帮助爬行和跳跃
B.鳃所在的鳃腔空间很大,能够储存水分和空气
C.皮肤极薄且布满血管,能直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
【知识要点简练】
一、腔肠 节肢 两栖 哺乳
二、1.(1)躯干 纺锤 鳞片 黏液 阻力 (2)捕食 (3)侧线
(4)尾部 躯干部 鳍 (5)鳃 毛细血管
2.水 鳃 鳍
【基础过关巧练】
1.B
2.C  章鱼属于软体动物;鲸鱼属于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鲤鱼生活在水中,有鳍,用鳃呼吸,属于鱼类;鳄鱼属于爬行动物。
3.B  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水从口进入,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里的毛细血管中,使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而血液中由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从毛细血管渗出排入水中,然后水从鳃盖后缘流出,完成一次气体交换。
4.C  尾鳍能够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控制运动的方向。鱼在游泳时,前进的动力来自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
5.(1)尾 (2)甲 (3)产生前进的动力,控制前进的方向 (4)重复组
(1)用纱布捆扎乙鱼的尾鳍,其他鳍呈自然状态,可见变量是尾鳍,所以该实验是探究鱼的尾鳍的作用。(2)实验中用纱布捆扎乙鱼的尾鳍,而甲鱼不作任何处理,所以甲为对照组,乙为实验组。(3)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能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臀鳍协调其他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的作用。所以能够保持鲫鱼身体平衡的是胸鳍、臀鳍和腹鳍,能够控制鱼游泳方向和产生动力的主要是尾鳍。(4)要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提高可信度。
【能力达标必练】
6.C  鱼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鱼类的呼吸器官是鳃,鳃能呼吸水中的氧气,鱼类没有肺;鲫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的感觉器官,能感知水流、测定方向;鱼类的身体呈纺锤形,大多具有鳔和鳞片,有的鱼类没有鳔,如鲨鱼,有的没有鳞片,如鲅鱼。
7.B  鱼的运动器官是鳍,其中背鳍能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作用,所以如果将鲫鱼的胸鳍和腹鳍捆绑,游动时,鱼体常常侧翻,不能保持身体平衡。
8.D
9.C  青蛙在水中产卵、受精,卵孵化后变成蝌蚪,在水中生活,然后变成幼蛙登陆活动。
10.D
11.(1)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2)鳃盖 (3)胸鳍 腹鳍 尾鳍 躯干部 (4)侧线
(1)鱼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黏液,可以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2)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水从口进出,水中的溶解氧进入血液中,使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3)鱼的各种鳍的作用:①背鳍能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⑥腹鳍起平衡作用;③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 ④臀鳍协调其他各鳍,起平衡作用;⑤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所以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但是靠尾鳍来保持前进的方向。(4)鲫鱼在黑暗的环境中游泳也不会迷失方向,起主要作用的器官是⑦侧线。
【素养拔高选练】
12.(1)鳃 (2)ABC
(1)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分类学上把弹涂鱼归为鱼类,主要是因为它具有鱼类的特征,如用鳃呼吸,用鳍运动等。(2)弹涂鱼能够较长时间离开水与其形态结构密切相关:它的鳃腔空间很大,能够存储水分和空气,维持鳃的呼吸;同时,弹涂鱼皮肤薄而且布满血管,用泥浆保持身体湿润,使富含毛细血管的皮肤能够辅助呼吸;另外,它们控制胸鳍的肌肉特别发达,能够支撑身体在滩涂上爬行。第2课时 软体动物和水生动物资源
一、河蚌的结构和功能 (教材P45~P46)
结构 功能
贝壳    
外套膜 分泌物能形成内面光亮的    
斧足     器官
鳃     器官
二、软体动物 (教材P47)
1.主要特征:软体动物都有    的身体,大多用    进行呼吸。
2.种类: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    、乌贼。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如    。
三、水生动物资源 (教材P47~P48)
1.我国经济价值比较高的海洋鱼类有200多种,如    、鲳鱼等。
2.四大家鱼:    、草鱼、鳙鱼和    ,把它们混合养殖在一个池塘里,可以充分利用水域的    和各种天然饵料,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3.许多种类的软体动物富含营养,可以食用,如    、    等;有的软体动物有药用价值,如      (海螵蛸)。    既是高级饰品,又是名贵的中药材。
1.(2021郴州)很多软体动物是人工养殖的对象。以下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
A.乌贼 B.蚯蚓 C.海蜇 D.水蛭
2.鲍鱼是营养丰富的海鲜,它的贝壳可以做中药。你推测它应该属于 (  )
A.甲壳动物 B.鱼类 C.软体动物 D.腔肠动物
3.河蚌的贝壳是由下列哪一结构分泌形成的 (  )
A.外套膜 B.斧足 C.鳃 D.唾液腺
4.河蚌一旦受到惊扰,两片贝壳就会紧紧关闭,这是由于 (  )
A.贝壳肌的收缩
B.外套膜的包裹
C.斧足肌的收缩
D.口和触唇紧闭
5.海螵蛸在中医药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草纲目》中记载海螵蛸“诸血病皆治之”,海螵蛸来自下列哪种生物 (  )
A.河蚌 B.乌贼 C.蜗牛 D.鲍鱼
6.图是河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河蚌一般生活在    。
(2)河蚌的运动器官是[ ]    。
(3)贝壳是图中的[ ],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的最内层是由图中[ ]    的分泌物形成。
(4)河蚌的呼吸器官是图中[ ]    ,它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突出特点是 
      。
7.(2020仪征期中)图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
8.河蚌与鱼的呼吸器官都是 (  )
A.皮肤 B.鳃 C.肺 D.气管
9.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的是 (  )
①身体柔软 ②体表有外骨骼 ③运动器官是足 ④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⑤身体由许多环形的体节构成 ⑥多数具有贝壳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0.据报道:某年秋季后,河流中福寿螺(如图所示)过度繁殖,由于它们食性广泛,各种植物都能被其取食,尤其对水稻危害极大。下列有关福寿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具有螺旋形的贝壳
B.有外套膜
C.它的运动器官是足
D.身体呈两侧对称
11.下列关于河蚌体内珍珠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图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珍珠质包被异物形成的
B.如图是由河蚌的分泌物形成的
C.如图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D.如图是由贝壳外层细胞分裂形成的
12.农民养鱼时,总是在池塘中同时放养几种鱼苗(通常是四大家鱼)。下列关于放养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单独放养不利于充分利用水域资源
B.在投入饲料不变的情况下,混合放养获得的鱼的总产量会高于单独放养获得的
C.混合放养利用的是不同鱼生活习性不同
D.混合放养时,每种鱼的活动习性与单独放养有差异
13.如图是几种常见动物,请回答:
这五种动物都属于      ,其体表都有     ,大多数具有    ;用   缓慢运动,大多数利用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4.一群青少年正聚在花园里庆祝生日。他们忽然注意到一只蛞蝓(又名鼻涕虫,身体长梭形,柔软光滑,体内有退化的贝壳)从草地上爬过。这群少年立马兴奋了起来,有人大声问:“谁敢吃掉它 ”山姆第一个回应:“我来!”19岁的“勇敢”少年山姆二话不说拿起虫子把它吞了下去,引来同伴们的阵阵惊呼和佩服的目光。可当时没人知道,这一吞,让山姆和他的家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吃下蛞蝓没多久,山姆就觉得身体不舒服,到医院进行了全面检查后,发现他已经被一种叫作鼠肺线虫的寄生虫感染了!为什么会感染鼠肺线虫呢 原来山姆吞下的那种蛞蝓看似无害,却含有大量病菌和寄生虫。因为它们会吃掉老鼠粪便,而老鼠粪便中经常含有寄生虫。山姆的病情迅速恶化:寄生虫直接感染了他的脑部……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蛞蝓所属的动物类群是    (填字母)。
A.环节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软体动物
(2)与蛞蝓属于同一类群的生物还有       ,它们的体表有    ,既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又可以分泌物质形成贝壳。
(3)以上这个事例给你的启示是
 。
答案
【知识要点简练】
一、保护 珍珠层 运动 呼吸
二、1.柔软 鳃
2.河蚌 蜗牛
三、1.带鱼(比目鱼、黄姑鱼等)
2.青鱼 鲢鱼 立体空间
3.河蚌 乌贼 乌贼的内壳 珍珠
【基础过关巧练】
1.A  乌贼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蚯蚓、水蛭属于环节动物;海蜇属于腔肠动物。
2.C 3.A
4.A  河蚌的身体柔软,体外有外套膜,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河蚌一旦受到惊扰,两片贝壳就会紧紧关闭,这是由于贝壳肌的收缩。
5.B  乌贼退化的内壳可以入药,临床用名有海螵蛸、乌贼骨。
6.(1)河水中 (2)① 斧足
(3)④ ③ 外套膜
(4)② 鳃 鳃里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1)河蚌一般生活在河水中。(2)河蚌属于软体动物,用斧足运动。(3)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河蚌的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珍珠质形成的。(4)河蚌是水生软体动物,用鳃呼吸,鳃里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鳃是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
【能力达标必练】
7.A  章鱼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螃蟹属于节肢动物。海蜇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
8.B  河蚌属于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是鱼类的重要呼吸器官,鱼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主要由鳃来完成,因此,河蚌和鱼的呼吸器官都是鳃。
9.B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柔软,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多数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10.D  福寿螺生活在淡水中,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有外套膜,因此福寿螺属于软体动物,运动器官是足。两侧对称是扁形动物的特征。
11.A  河蚌体内的珍珠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珍珠质包被沙粒等异物形成的。
12.D  进行混合放养,不但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的立体空间,全面而又合理地利用各种天然饵料,提高人工饲料的利用率,还可以发挥不同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混合放养时,每种鱼的活动习性不变。
13.软体动物 外套膜 贝壳 足 鳃
五种动物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都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如乌贼),运动器官是足,利用鳃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素养拔高选练】
14.(1)D
(2)河蚌、蜗牛等 外套膜
(3)不随便触碰和取食陌生生物,注意卫生,防止病从口入等(合理即可)
(1)蛞蝓身体长梭形,柔软光滑,体外有外套膜,体内有退化的贝壳,属于软体动物。
(2)蛞蝓属于软体动物,与蛞蝓属于同一类群的生物还有河蚌、蜗牛等。它们的体表有外套膜,既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又可以分泌物质形成贝壳。(3)这个事例的启示是不随便触碰和取食陌生生物,注意卫生,防止病从口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