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0、11章 阶段复习总结(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0、11章 阶段复习总结(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8 13:3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习提升
[范围:第5单元 第10、11章]
一、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植物种类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特征 输导组织 生殖方式
藻类植物 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处 无根、茎、叶分化 无 孢子 生殖
苔藓植物 大多生活在陆地上阴湿的环境中 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只有细丝状的假根 无
蕨类植物 森林和山野的阴湿环境中 有根、茎、叶的分化 有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陆地 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有 种子 生殖
被子植物 陆地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有
二、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主要特征
形态结构 生殖 呼吸 生活环境
鱼类 纺锤形,体表被覆鳞片 体外受精,卵生 鳃 水中
两栖类 皮肤裸露 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 幼体:鳃 成体:肺 和皮肤 水中或潮湿的陆地
爬行类 体表被覆鳞片或甲 体内受精,卵生,有卵壳 肺 水中或陆地
哺乳类 一般有体毛,大脑发达 体内受精,胎生,哺乳 肺 空中、陆地或水中
实验梳理 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实验要点】
1.提出问题
鲫鱼具有哪些适应水中生活的外部形态特征呢
2.作出假设
鱼的尾鳍在鱼游泳时起控制鱼体前进方向的作用等。
3.制订并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1)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
观察内容 观察结论 与水中生活的关系
体形 纺锤形 减少运动时的阻力,适于在水中游泳
体色 背面深灰色,腹面银白色 有利于捕食,且在水里不易被敌害发现
体表特点 有鳞片,有黏液 起保护作用,并减少运动时的阻力
(2)探究鱼鳍的作用
① 选择一条活鱼,用纱布、木板和细线捆扎尾鳍。
② 将该鱼小心放入鱼缸或水池,同时再放入另外一条没有进行捆扎的活鱼,观察记录两者的游泳状态,比较有无“尾鳍”摆动时的运动状态。
③用同样的方法捆扎其他鱼鳍,进一步观察其他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4.表达交流
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其他特征
(1)鲫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胸鳍和腹鳍维持身体的平衡,靠尾鳍控制运动的方向。
(2)用鳃呼吸。
(3)侧线感知水流的变化,使鱼准确改变游泳方向。
1.草鱼、鲢鱼、鲍鱼、鱿鱼都属于鱼类。 (  )
2.妈妈去菜市场买鱼,在许多已死的鱼中,她可迅速根据鳃丝的颜色判断鱼是否新鲜。(  )
3.四大家鱼指的是青鱼、草鱼、鲢鱼和鲤鱼。 (  )
4.鲫鱼在水中游泳的动力来自尾部的摆动。 (  )
5.河蚌、水母、蜗牛等动物都有柔软的身体,都是软体动物。 (  )
6.所有的软体动物都用鳃呼吸。 (  )
7.所有的软体动物都有贝壳。 (  )
8.藻类植物都是没有根、茎、叶分化的多细胞植物。 (  )
9.某兴趣小组同学发现了一种单细胞绿色植物,其在分类上一定属于藻类植物。 (  )
10.苔藓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因此,苔藓植物比藻类植物高等。 (  )
11.苔藓植物作为空气污染监测植物是因为苔藓植物叶很薄,对有害气体敏感。 (  )
12.海带的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  )
13.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是靠孢子繁殖后代的。 (  )
14.煤主要是由古代裸子植物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年代形成的。 (  )
15.松的球果不是果实。 (  )
16.被子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特别强,是分布最广的植物类群。 (  )
                
1.(2021抚顺)鲤鱼所具有的特征是 (  )
A.体温恒定 B.胎生、哺乳
C.前肢变成翼 D.用鳃呼吸
2.(2021广安)鱼类家族要举行趣味运动会。一大早,鲸鱼、鲫鱼、鳄鱼、章鱼、娃娃鱼、小丑鱼、鲨鱼、鲤鱼、甲鱼、鲈鱼便纷纷赶来。运动会组委会在赛前对报名选手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查。都不具备参赛资格的一组是(  )
A.鲸鱼、鳄鱼、章鱼、娃娃鱼、甲鱼
B.鲸鱼、鳄鱼、娃娃鱼、鲨鱼
C.鲸鱼、鳄鱼、章鱼、小丑鱼、甲鱼
D.鳄鱼、鲫鱼、章鱼、甲鱼
3.(2020巴中)下列各项中,属于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  )
①卵生 ②用鳃呼吸 ③用鳍游泳 ④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2020自贡)下面生物的特征中,不属于软体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
A.身体柔软
B.大多具有贝壳
C.身体表面有外骨骼
D.运动器官是足
5.(2021德州)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
A.不能开花结果
B.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C.体内无输导组织
D.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6.(2020青海)下列对藻类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有专门吸收和运输养料的器官
B.能吸收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元素净化水体
C.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能从中提取碘、琼脂等供工业和医药上使用
7.(2020岳阳)既要靠叶进行光合作用,又依赖叶吸收水和无机盐的植物是 (  )
8.(2020连云港)某同学在校园内发现一种不认识的植物,观察后记录如下:①植株高大;②叶针形;③有球花和球果,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该植物与所示哪种植物同属一类 (  )
9.(2020青岛)某生物调查小组对如图所示植物的特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绵的叶能进行光合作用
B.肾蕨用孢子繁殖,孢子是生殖器官
C.玉米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
D.葫芦藓有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10.(2021阳泉)在2020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一天,中科院科研人员在四川凉山州发现已被评估为“野外灭绝”的枯鲁杜鹃(如)。该植物6~8朵花聚集在一起,花瓣呈淡粉色,果实较小。根据其形态特征判断,枯鲁杜鹃应属于 (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1.(2021广安)被子植物是生物圈中适应性最强的植物类群。下列不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  )
A.马尾松
B.水稻
C.辣椒
D.牡丹
12.(2021云南)种子植物是植物界等级最高的类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种子植物包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个类群
B.种子植物都能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C.种子植物的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
D.被子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裸子植物强
13.(2021呼和浩特)多种多样的生物是我们在这颗美丽而孤独的星球上的伙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藻类植物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B.蕨类植物体内具有输导组织,可为植株向高处生长提供物质运输
C.银杏所结“白果”由子房发育而来,内部没有胚珠发育成的种子
D.桃树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具有双受精特征,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
14.(2021连云港)多姿多彩的植物形态结构各异。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贯众具有根、茎、叶和种子
B.苔藓植物具有根、茎、叶等营养器官
C.大部分藻类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是花、果实和种子
15.(2021北京)2021年2月,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颁布,下列四种都是此次新增或提升保护级别的动物,其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  )
16.(2021岳阳)下列属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特征的是 (  )
A.都是恒温动物
B.都是陆生脊椎动物
C.发育过程都为变态发育
D.生殖方式都为卵生
17.(2021宜昌)2021年4月宜昌市渔政部门拍摄到一只江豚,关于江豚的说法:①江豚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在水中运动的阻力,②江豚依靠鳃呼吸,③江豚的生殖方式为胎生,④近几年江豚频繁出现是长江大保护的成果,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2021陕西模拟)兴庆中学一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如何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①星辰同学说:“直接观察,只要仔细看各种鳍的动作,保证能看出鳍的作用。”
②卫华同学说:“用手帮忙,比如要看尾鳍的作用,把尾鳍使劲捏住就可以了。”
③青峰同学说:“最简单、最明显的做法是多准备几条鱼,分别剪掉不同的鳍来观察。”
④振兴同学说:“可以制作鱼的模型,拿模型来做实验。”
(1)你认为谁的探究思路最科学     (填序号)。为什么     。
(2)通过观察,鱼类终生生活在水里,用
   呼吸,鳍是主要的    器官。
答案
【易错易混判断】
1.×  草鱼、鲢鱼都属于鱼类;而鲍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和贝壳,属于软体动物;鱿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
2.√  鱼用鳃呼吸,在鱼死后,鳃丝里面的血红蛋白和氧分离,使鳃丝出现暗红色,根据鳃丝的颜色可判断鱼是否新鲜。
3.×  “四大家鱼”是指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鲤鱼不属于“四大家鱼”。
4.×  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5.×  水母属于腔肠动物;河蚌和蜗牛属于软体动物。
6.×  鳃是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呼吸器官。软体动物既有在水中生活的,也有在陆地生活的,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陆生种类用其他器官呼吸。
7.×  并不是所有的软体动物都有贝壳,有的软体动物的贝壳已退化,如章鱼、乌贼。
8.×  多细胞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除此之外,藻类植物中还有单细胞的种类,例如:衣藻。
9.√  只有藻类植物有单细胞和多细胞之分,其他种类的植物如苔藓、蕨类、种子植物都属于多细胞生物。
10.×  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根,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所以,苔藓植物比藻类植物高等。
11.√  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人们利用苔藓植物对有毒气体非常敏感的这个特点,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12.×  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13.√ 
14.×  在距今2亿多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地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15.√  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是裸露的。松的球果是由种子和鳞片构成的,鳞片是构成雌、雄球花的部分,所以松的球果是种子,而不是果实。
16.√  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
【中考真题展示】
1.D  鲤鱼属于鱼类,其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覆盖着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鲤鱼的体温不恒定,卵生,没有翼。
2.A  鲸鱼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鲫鱼、小丑鱼、鲨鱼、鲤鱼、鲈鱼都生活在水中,体表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鳄鱼、甲鱼属于爬行动物;章鱼属于软体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
3.C  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鱼用鳃呼吸;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可减少运动时的阻力,这些特征都与水中生活相适应;但卵生不是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4.C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柔软,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多数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等。而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的特征。
5.B  蕨类和苔藓植物靠孢子繁殖,受精必须借助于水,因此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A  藻类植物没有专门吸收和运输养料的器官,它们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藻类植物能吸收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元素从而净化水体。藻类植物具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和琼脂等,可供工业和医药上使用。
7.D  苔藓植物的叶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因此既要靠叶进行光合作用,又依赖叶吸收水和无机盐的植物是葫芦藓。
8.D  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贯众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一般长得比较高大,但是依靠孢子繁殖后代;马尾松属于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植株高大,叶针形,有球花和球果,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依靠种子繁殖后代。
9.C  水绵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孢子属于生殖细胞,不是生殖器官。玉米属于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无输导组织。
10.D  枯鲁杜鹃6~8朵花聚集在一起,花瓣呈淡粉色,果实较小,有真正的花和果实,是被子植物的特征,属于被子植物。
11.A  水稻、辣椒、牡丹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马尾松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
12.C  种子植物根据外面有无果皮的保护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种子植物都能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裸子植物强。
13.C  藻类植物的数量庞大,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藻类植物释放的氧气达到地球大气含氧量的70%左右;蕨类植物体内具有输导组织,可为植株向高处生长提供物质运输,所以蕨类植物长得高大;银杏所结“白果”是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银杏没有果实,属于裸子植物;桃树属于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具有双受精特征,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
14.D  贯众具有根、茎、叶,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因此属于蕨类植物;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是花、果实和种子,营养器官是根、茎、叶。
15.B  怒江金丝猴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棱皮龟体表覆盖着坚韧的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属于爬行动物。猎隼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能为猎隼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属于鸟类。君主绢蝶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属于节肢动物。
16.D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体温都不恒定,都属于变温动物;爬行动物生殖不需有水的环境,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有水的环境中进行,因此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爬行动物没有变态发育过程;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都能够产卵,是卵生的动物。
17.C  江豚生活在水中,①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在水中运动的阻力;③江豚属于哺乳动物,具有用肺呼吸,胎生、哺乳等特点;④近几年由于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江豚生活环境的保护,江豚频繁出现。
18.(1)④ 用模型来做实验既不用伤害鱼,又可以节约资金
(2)鳃 运动
(1)星辰同学直接观察的方法不科学,因为好几个鳍同时摆动,无法看清每个鳍的作用。卫华同学用手帮忙的方法也不好,因为手握住鳍的力度,很难控制只对握住的鳍起作用。青峰同学剪掉鱼鳍的方法还可以,但是不利于保护动物。振兴同学提出的方法叫作模拟实验法,采取模拟实验对象制作模型的方法,用模型来做实验比较好,因为既不用伤害鱼,又可以节约资金,或者用捆扎鱼鳍的方法做实验也可以。(2)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呼吸器官是鳃;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向前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