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2~14章 阶段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2~14章 阶段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8 13:3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阶段综合测试
[范围:第5单元 第12 ~14章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提到的动物属于 (  )
A.哺乳类 B.鸟类 C.爬行类 D.两栖类
2.鸟类的形态特征与其他脊椎动物有明显的不同,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鸟类 (  )
A.体表被覆羽毛 B.趾端有爪 C.颈部明显 D.身体呈流线型
3.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家鸽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
A.① B.② C.②③ D.③
4.(2021青岛)“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下列关于布谷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气囊辅助肺呼吸,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B.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减轻体重
C.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飞行
D.体温恒定,增强了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5.(2021绵阳)鸟类能自由飞翔,而翼装飞行员借助具有双翼的飞行服和降落伞等设备,也只能从高处进行滑翔。同学们对鸟类能飞翔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其中,不具有探究价值的是 (  )
A.鸟类能飞翔,与什么有关 B.鸟类能飞翔,与体型是流线型有关吗
C.鸟类能飞翔,与翼上有几排大型羽毛有关吗 D.鸟类能飞翔,与骨骼的轻、薄、坚固有关吗
6.蝗虫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 (  )
A.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B.扩大活动范围
C.可以控制身体的生长速度 D.利于寻找食物和配偶
7.蝗虫的运动方式是跳跃和飞行,与跳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  )
A.前足发达 B.中足发达 C.足分节,后足发达 D.前、中、后足一样发达
8.当你在南美洲的树林里观察时,有一个长着3对足、2对翅的小动物从你眼前掠过,可以初步判断这个动物是 (  )
A.鸟类 B.昆虫 C.蜂鸟 D.能够爬行
9.(2021益阳)在所有动物类群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最多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
B.身体和附肢分节,运动更加灵活
C.体型较小,对食物和空间的需求较小
D.都有3对足适于跳跃,2对翅适于飞行
10.在下列各种环境中,最容易找到蚯蚓的是 (  )
A.干燥、沙质、贫瘠的土壤中 B.潮湿、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C.潮湿、疏松、不含腐殖质的沙土中 D.干燥、板结、植物稀少的土壤中
11.当你用手抚摸蚯蚓体表时,会感觉到蚯蚓的体表是 (  )
A.光滑的 B.干燥而光滑的 C.粗糙的 D.湿润而粗糙的
12.放线菌中肯定不存在的结构是 (  )
A.气生菌丝 B.营养菌丝 C.鞭毛 D.孢子丝
13.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微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
B.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极快
C.微生物通常有病毒、细菌、放线菌和真菌
D.微生物结构复杂,多数是多细胞生物
14.细菌和真菌的共同特征是 (  )
A.都是单细胞 B.都不含叶绿体 C.都有细胞核 D.都是分裂生殖
15.如图是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探究蚯蚓习性的实验装置图,你认为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  )
A.蚯蚓对光线有怎样的反应
B.湿度对蚯蚓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C.蚯蚓对环境有怎样的影响
D.蚯蚓是怎样运动的
16.夏天冰箱中冷藏的食品与在自然界环境中的食品相比,能保持较长时间不腐败,是因为在冰箱的环境中 (  )
A.细菌不能繁殖 B.细菌繁殖很慢 C.没有细菌 D.细菌都冻死了
17.青霉因其颜色而得名,青霉的青绿色主要来自 (  )
A.直立菌丝 B.营养菌丝 C.青霉素 D.成熟的孢子
18.蘑菇和霉菌都属于真菌,下列有关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真菌的菌体没有根、茎、叶,大多数种类是多细胞个体
B.真菌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野生的真菌颜色鲜美,可以随意食用
D.霉菌会引起食物和衣物发霉长毛,所以霉菌对人类没有任何利用价值
19.下表是某同学对8种动物作出的简单分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  )
类别一 蚯蚓、蝗虫、河蚌、蜘蛛
类别二 朱鹮、海豚、金丝猴、鲤鱼
A.水生还是陆生 B.体内有无脊柱
C.用鳃呼吸还是用肺呼吸 D.胎生还是卵生
20.如果自然界中的细菌和真菌全部被消灭,那么后果将是 (  )
A.动植物遗体堆积如山,物质循环变慢,植物缺少营养
B.动物和人类免于各种疾病,莺歌燕舞
C.草木生长繁盛,不再生病
D.动植物遗体不易腐烂
21.下列食品中,没有应用到真菌或细菌的是 (  )
A.绿茶 B.红酒 C.洋菇酱 D.灵芝罐头
22.蘑菇的整个地上部分叫作 (  )
A.菌柄和菌盖 B.菌盖和菌丝 C.菌柄和菌丝 D.菌褶和菌盖
23.双名法规定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多个
24.创立了生物命名双名法的是 (  )
A.达尔文 B.高尔基 C.林奈 D.施旺
25.双名法规定生物的科学命名由两部分组成,其第一部分为生物的 (  )
A.属名 B.种名 C.学名 D.俗名
26.下列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  )
A.界 B.纲 C.目 D.科
27.下列选项中生物共同特征较多的是 (  )
A.种子植物门 B.蔷薇目 C.百合科 D.单子叶植物纲
28.不同的物种可能叫同一个名字,这种现象叫作同名异物。下列属于同名异物的是 (  )
A.杜鹃花和映山红 B.芙蓉(锦葵科)和芙蓉(睡莲科)
C.西红柿和番茄 D.蕨和拳头菜
29.中六种动物分成甲、乙两类的分类依据是 (  )
A.水生还是陆生 B.如图是否胎生、哺乳
C.体温是否恒定 D.如图是否具有脊椎骨
30.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无脊椎动物的种数约占动物种数的95%
B.无脊椎动物的种数约占动物种数的5%
C.无脊椎动物身体里面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D.无脊椎动物身体里面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8分)2020年2月,严重的蝗灾在东非蔓延,非洲东部多个国家遭受70年来最严重的蝗虫灾害,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如),回答下列问题。
(1)蝗虫是常见的昆虫,它的身体分为            三部分。
(2)图中[⑨]   是它的飞行器官,有   对。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⑦]    。
(3)将蝗虫胸部、腹部插入水中,过一段时间蝗虫    (填“死亡”或“活着”),这是因为蝗虫呼吸时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⑧]    被淹没。
(4)蝗虫体表包着一层坚韧的外骨骼,具有    内部柔软器官,防止      的作用,能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32.(10分)依据如图所示的几类生物的形态结构图,回答问题。
(1)与植物相比较,生物A、B、C、D都没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它们中的大多数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
(2)可能会导致人体患“扁桃体炎”疾病的生物是[ ]    。
(3)枯枝落叶可被图中一些微小生物分解成水、    和无机盐,它们可以再被植物利用。这些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为    参与物质循环。
(4)生物B、C与生物A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B、C具有          。
(5)题图四种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填字母)生物。
(6)图中    (填字母)在适宜的培养基中会大量繁殖,形成菌落。古代有人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刚划破的手指上,可以起到杀菌作用,与图中生物[ ]    有关,“绿毛”的“毛”指的是构成菌体的      ;其中“绿毛”的绿色是    的颜色;长有“绿毛”的糨糊中具有杀菌作用的物质是青霉素。
33.(8分)(2021丹东)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的部分生物图片,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E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     (填“拟核”或“真核”)。
(2)图中B具有1对触角、3对    、2对翅等昆虫的基本特征。
(3)比较水螅和图中C的主要特征,两者共同的特点是有    无肛门。
(4)图中    (填字母)的体内没有脊柱,是无脊椎动物。
(5)图中    (填字母)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6)图中    (填字母)的体温恒定,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7)图中G与青蛙相比,气体交换能力较强,只靠    的呼吸,就能满足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而图中A与G相比,还有    辅助呼吸,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34.(6分)在植物园或公园里,经常可以看到各种植物的标牌。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蜡菊(菊科)
Helichrysum bracteatum
我国广泛栽培,供观赏
(1)标牌上“蜡菊”是植物的名称,标牌上的外文是     文,Helichrysum是此植物的
    名,bracteatum是    名。Helichrysum bracteatum表示该植物的    名。
(2)强强在池塘边捡到一只受伤的龟鳖类动物,就把它带回家照顾。他想知道这只动物的种类,于是向生物老师借了一本图鉴,里面有如下所示的检索表。请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a.没有坚硬的背甲………………………………………………………………………………鳖
1b.有坚硬的背甲………………………………………………………………………………2
2a.腹甲可向上和背甲闭合…………………………………………………………………食蛇龟2b.腹甲不能动………………………………………………………………………………3
3a.眼后方有红色纵带………………………………………………………………………巴西龟
3b.眼后方有黄色纵带………………………………………………………………………柴棺龟
①按照这个检索表进行检索时,首先应该观察这只动物的特征是 (  )
A.如图是否有坚硬的背甲 B.腹甲能否向上移动
C.眼后方纵带的颜色 D.无论先观察哪一个特征都可以
②强强发现他捡到的动物具有坚硬的背甲,腹甲可向上和背甲闭合,则这只动物应该属于(  )
A.鳖 B.食蛇龟 C.巴西龟 D.柴棺龟
35.(8分)下列是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步骤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一条活蚯蚓,可发现其身体是由许多环形的    构成的,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如图所示    端是蚯蚓身体的前端,理由是肥厚且无节间沟的    靠近身体的该端。
(2)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颜色较淡的腹面处,会感觉有小的突起,这些小突起叫    ,用放大镜观察这些小突起,可发现它们朝向身体的后方,具有辅助    的功能。
(3)用手触摸蚯蚓,还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    。故实验中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这样做是为了使其体表保持湿润,有利于蚯蚓用      来呼吸。
(4)实验完毕后,应将蚯蚓如何处理  。
答案
1.B  诗句提到的“黄鹂”“白鹭”适于空中飞行生活,都属于鸟类。
2.A  鸟类不同于其他脊椎动物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体表被覆羽毛;猫的趾端也有爪,鱼的身体也呈流线型,猫的颈部也明显,但它们都不属于鸟类。
3.D 4.A 5.A 
6.A  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撑体内柔软器官以及减少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使蝗虫适于陆地生活。
7.C 8.B
9.D  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蛛形纲(蜘蛛)、甲壳纲(如虾、蟹)、多足纲(如蜈蚣)等。其中昆虫有3对足适于跳跃,一般有2对翅适于飞行,而蛛形纲、甲壳纲、多足纲动物没有翅,足也不是3对。
10.B 11.D 12.C 13.D 14.B
15.A  通过手电筒、透光孔和不透明的鞋盒组成明亮与黑暗两种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蚯蚓主要集中在哪种环境中,就可以判断蚯蚓对光线具有怎样的反应。由于鞋盒不透明,不能观察蚯蚓如何运动。
16.B  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细菌、真菌繁殖很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
17.D 18.A 19.B
20.A  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21.A 22.A 23.A 24.C 25.A
26.A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因此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多。
27.C 28.B 29.D 30.C
31.(1)头、胸、腹
(2)翅 2 后足
(3)死亡 气门
(4)保护 水分蒸发
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翅是其飞行器官,靠气管进行呼吸。图中①触角、②单眼、③复眼、④口器、⑤前足、⑥中足、⑦后足、⑧气门、⑨翅、⑩头部、胸部、腹部。(1)由图中可以看出,蝗虫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胸部、腹部。其中头部有触角,胸部有足和翅,胸腹部有气门。(2)蝗虫胸部有两对⑨翅和三对足,为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牵动这些运动器官。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⑦后足发达,(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适于跳跃。(3)在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气门,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而在蝗虫体内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所以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将蝗虫胸部、腹部插入水中,由于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⑧气门被淹没,故过一段时间蝗虫会死亡。(4)由于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蝗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32.(1)叶绿体 (2)A 细菌
(3)二氧化碳 分解者
(4)成形的细胞核 (5)D
(6)ABC B 青霉 菌丝(或直立菌丝) 孢子
33.(1)拟核 (2)足 (3)口
(4)B、C (5)F
(6)A、D (7)肺 气囊
图中A是鸟类,B蝗虫属于昆虫,C涡虫属于扁形动物,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E是细菌,F青霉属于真菌,G蜥蜴属于爬行动物。(1)E细菌,单细胞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含有DNA)。(2)B蝗虫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两对翅、三对足,属于昆虫。(3)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两者的共同特点是有口无肛门。(4)B蝗虫和C涡虫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5)F青霉是多细胞真菌,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6)A鸟类、D哺乳类它们的体温不随外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7)图中G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与青蛙相比,只用肺呼吸就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A鸟类与G蜥蜴相比,鸟类除了有发达的肺,还有与肺相通的气囊辅助呼吸,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满足飞行的需要。
34.(1)拉丁 属 种 学
(2)①A ②B
35.(1)体节 B 环带
(2)刚毛 运动
(3)黏液 湿润的体壁
(4)把蚯蚓放回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
(1)蚯蚓身体细长,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近身体前端有一个肥厚且无节间沟的环带,故题图中B端为身体的前端。(2)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3)用手指轻轻触摸蚯蚓体壁,你会感觉到它的体表有黏液。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其目的是使其体表保持湿润,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4)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实验完毕后应注意把蚯蚓放回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