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2~14章 阶段复习总结(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2~14章 阶段复习总结(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8 13:3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习总结
[范围:第5单元 第12~14章]
一、不同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动物
主要特征 代表动物
环节 动物 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 蚯蚓、蚂蟥、沙蚕等
昆虫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1对触角、3对足,一般有2对翅 蝴蝶、蝗虫等
鸟类 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家鸽、野鸭等
二、比较细菌、放线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菌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叶绿体
放线菌 丝状体,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叶绿体
动物细胞 无细胞壁、无叶绿体
植物细胞 有细胞壁、叶绿体
三、生物分类的依据和等级单位
依据 生物学家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 将生物分为不同等级
分类单位 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原则 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就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分类工具 生物分类检索表
实验梳理1 探究家鸽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实验要点】
1.观察和分析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2.得出结论
结构 适应飞行的特征
体形 家鸽身体呈流线型,减小飞行时的阻力
翼 前肢演化为宽大的翼,羽毛主要有正羽和绒羽两种,正羽适于飞翔,绒羽有保温作用
骨骼 骨骼很薄,有的愈合,有的中空,使身体轻盈
肌肉 胸肌发达,用以牵动两翼飞翔
呼吸 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其他 小肠很长,利于消化食物,没有大肠,不能存储粪便,减轻体重。心脏有四腔,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强
实验梳理2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
【实验要点】
1. 实验过程和现象
(1)将蚯蚓放在硬纸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当蚯蚓运动时,它的身体形状发生什么变化 用手摸一摸蚯蚓的身体表面,有什么感觉 用放大镜观察蚯蚓身体的每一节,会发现有什么结构
(2)将同一条蚯蚓放在不同的表面上,如光滑玻璃板和毛糙玻璃板(注意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观察哪种表面更适合蚯蚓的运动。
2. 实验结论
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蚯蚓比较适合在毛糙的玻璃板上运动。
1.蝙蝠之所以不是鸟类,是因为它体温恒定。 (  )
2.家鸽的呼吸器官是气囊,家鸽利用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  )
3.不是所有的鸟都能飞行;但能飞行的脊椎动物都是鸟。 (  )
4.蝗虫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  )
5.蝗虫的运动中心是胸部,呼吸部位在头部。 (  )
6.蚊子属于昆虫,昆虫身体由头、颈、胸、腹四个部分构成。 (  )
7.蚯蚓的运动是依靠体壁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的。 (  )
8.有的细菌相互连接成团,如葡萄球菌,有的连成长链,如链球菌,这些细菌是多细胞生物。(  )
9.真菌的生殖方式都是孢子生殖。 (  )
10.青霉的菌落虽然是青绿色的,但其菌丝一般是无色的。 (  )
11.并不是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可以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  )
1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物。 (  )
13.大雨后,蘑菇可以萌发出来,是因为雨后水分充足有利于蘑菇进行光合作用。 (  )
14.一个生物便是一个物种。 (  )
15.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品种。 (  )
16.同一分类单位中的生物,其特征完全相同。 (  )
17.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都是同一个“种”。 (  )
18.生物分类单位越小,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其共同特征就越少。 (  )
1.(2021聊城)下面有关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
B.食量大,为飞行生活提供大量能量
C.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D.胸肌发达
2.(2021晋中)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除了家喻户晓的明星物种大熊猫外,还有小熊猫(一种哺乳动物),红腹角雉(一种鸟)等珍稀动物。小熊猫和红腹角雉的共同特征是 (  )
A.体温恒定
B.有牙齿,且牙齿有分化
C.体表被毛
D.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3.(2020南通)乳酸杆菌是一种细菌,可用来制作酸奶和泡菜。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乳酸杆菌不具备的结构是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成形的细胞核
4. (2020河南)香菇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用真菌。下列描述不符合其特征的是 (  )
A.无成形的细胞核 B.自身不能制造有机物
C.可利用孢子繁殖 D.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5.(2021湖北)如图为三种微生物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和②都是原核生物
B.①和③都进行分裂生殖
C.艾滋病病毒与③都没有细胞结构
D.三种生物都能独立生活
6.(2021南充)当你在大自然中畅游时,映入眼帘的生物大多是植物或动物,其实,在你周围还有数不清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关于这些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微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B.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人们常常谈“毒”色变,这说明病毒对人类有害无利
D.真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真菌分裂成两个真菌
7.(2021菏泽)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千差万别。有关下列四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丁是变温动物
B.乙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丙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
D.将甲、丙、丁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
8.(2021张家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蛔虫体表有角质层,可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蚀,起保护作用
B.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C.鲫鱼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D.家鸽的体内有气囊,可以进行气体交换,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
9.(2021常州)某同学在公园里看到了一个植物挂牌,其中“月季”的分类等级是 (  )
月季 拉丁名: Rosa chinensis Jacquem 别称:月月红、花中皇后 科名:蔷薇科 特征:常绿、半常绿低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
A.门 B.纲 C.目 D.种
10.(2021贺州)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校园中的生物,包括人、小鸟、蜘蛛、蚂蚁、蚊子、青蛙、银杏、桃树、桂花树、榕树、苔藓,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可以把以上生物分为两类——动物和植物
B.依据脊柱的有无,可以把人、小鸟、青蛙归为一类——脊椎动物
C.依据种子的有无可以把以上植物分为两类:银杏、苔藓为一类,其他植物为另一类
D.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1.(2021陕西)小秦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生物进行分类时,把②分为一类,把①③④⑤分为另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 (  )
A.如图是否有细胞核 B.如图是否有液泡
C.如图是否有细胞壁 D.如图是否有细胞
12.(2021锦州)虎与兔同纲,与狼同目,与猫同科,与豹同属。与虎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
A.兔 B.猫 C.狼 D.豹
13.(2021聊城)夏季的草地上常见蝗虫在草叶上飞来蹦去,翻开草下湿润的土壤,也常见蚯蚓在土壤中扭转翻腾。请对蚯蚓和蝗虫两位“邻居”进行比较,回答相关问题。
(1)观察蚯蚓,可以发现:蚯蚓的身体由多个      的体节构成,身体前后部区别不大,靠    辅助运动,各部分器官分化不明显。蚯蚓需要保持体表    以保障体内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因此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2)相对于蚯蚓的外形特征,蝗虫也有多个体节,但不同体节形态结构差异较大,且分别组合成了不同的部分,其中    部有专门的感觉器官,可以比蚯蚓更有效地发现敌害;其    部有3对分节的    ,后足善于跳跃,有2对翅,适于飞行,这都使得蝗虫比蚯蚓能更有效逃避敌害及不利的环境;蝗虫体表包被着    ,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比蚯蚓的生活范围更为广阔。
(3)由以上分析可知:蝗虫比蚯蚓适应环境的能力更    。
14.(2020黑龙江节选)如图是细菌模式图,据图回答:
(1)细菌的基因存在于    (填标号)所指的结构中。
(2)图中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的结构是    (填标号)。
(3)细菌与动植物细胞主要的区别在于细菌没有         。
(4)细菌靠    进行生殖。
答案
【易错易混判断】
1.×  蝙蝠体表被毛,不是羽毛;没有翼,依靠前肢和后肢之间的皮膜在空中滑翔;胎生、哺乳。因此蝙蝠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都属于恒温动物。
2.×  家鸽的呼吸器官是肺。气囊可以起到减轻身体的比重、暂存气体、减少肌肉和内脏之间的摩擦的作用,同时可以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气囊不进行气体交换。
3.×  并不是所有的鸟都能飞行,如鸵鸟、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蝙蝠属于脊椎动物,也能飞行,但是蝙蝠属于哺乳动物。
4.√  蝗虫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的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5.×  蝗虫的头部有触角、复眼和口器,是感觉和摄食中心;昆虫的胸部是运动中心,生有3对足,2对翅,适于飞行。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气门,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通过气管进行呼吸。
6.×  蚊子属于昆虫,昆虫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没有“颈”。
7.√  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
8.×  有的细菌虽然连接成团或连成长链,但彼此独立,都是单细胞生物。
9.×  大多数真菌进行孢子生殖,但酵母菌还可以进行出芽生殖。
10.√  青霉菌落的颜色是由孢子的颜色造成的,其孢子呈青绿色,因此其菌落为青绿色。青霉的菌丝一般不含色素,是无色的。
11.√  细菌和真菌有营腐生生活的,也有营寄生或共生生活的,只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才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12.×  病毒虽然不具有细胞结构,但仍属于生物。
13.×  蘑菇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异养,靠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属于腐生。
14.×  一种生物才是一个物种,而不是一个生物。
15.×  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种,即物种。品种≠物种,品种不是分类单位。家畜、家禽及栽培植物中有许多不同的品种,虽然形态上不同,但可以杂交,它们同属于一个物种。
16.×  同一分类单位中的生物,其特征不完全相同,即使同种生物,特征也不完全相同。
17.×  一个生态系统中包含多种物种,比如不同种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18.×  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就越近;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亲缘关系就越远。
【中考真题展示】
1.C  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鸟类的食量大,为它的飞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量;气体交换部位是肺,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鸟类的胸肌发达,收缩有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2.A  小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红腹角雉属于鸟类。哺乳动物和鸟类都属于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哺乳动物牙齿有分化,鸟类有喙无齿;哺乳动物体表被毛,鸟类被覆羽毛;哺乳动物用肺呼吸,鸟类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3.D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含有DN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和细胞核。因此细菌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A  香菇是一种多细胞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自身不能制造有机物,是典型异养生物。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香菇营腐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5.C  ①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②是酵母菌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③病毒进行自我复制。艾滋病病毒与③都没有细胞结构。①和②都能独立生活,而③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6.B  病毒属于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区域,属于原核生物;病毒对人类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益的一面。如流感病毒对人类是有害的,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对人类是有益的;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绝大多数真菌靠孢子繁殖后代。
7.C  甲为鱼类,丁为爬行动物,二者都是变温动物;乙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丙家鸽属于鸟类,其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气囊只起到暂存气体的作用;将甲(鱼)、丙(家鸽)、丁(龟)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
8.D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可以防止被人体内的消化液消化,适于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中;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散失,适于陆地生活;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肺是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气囊储存气体,辅助呼吸,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9.D  分类学家将生物划分为7个分类单位,其自高而低的顺序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某同学在公园里看到了一个植物挂牌,其中“月季”的分类等级是种。
10.C  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可以把以上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依据脊柱的有无,可以把人、小鸟、青蛙归为一类,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依据种子的有无可以把以上植物分为两类:银杏、桃树、桂花树、榕树属于种子植物,苔藓为孢子植物。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1.D  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①蘑菇,③细菌,④向日葵,⑤蝴蝶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把②分为一类,把①③④⑤分为另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是否有细胞。
12.D  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虎与兔同纲,与狼同目,与猫同科,与豹同属,纲最大,属最小,所以与虎亲缘关系最远的是兔,与虎亲缘关系最近的是豹。
13.(1)彼此相似 刚毛 湿润
(2)头 胸 足 外骨骼
(3)强
(1)蚯蚓身体细长,由多个相似的体节组成,前端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前后部区别不大,靠刚毛辅助运动,各部分器官分化不明显。蚯蚓需要保持体表湿润以保障体内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因此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2)蝗虫也有多个体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属于节肢动物。其中头部有专门的感觉器官,可以比蚯蚓更有效地发现敌害;其胸部有三对足,后足发达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这都使得蝗虫比蚯蚓能更有效逃避敌害及不利的环境;蝗虫体表包被着外骨骼,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比蚯蚓的生活范围更为广阔。(3)由以上分析可知:蝗虫比蚯蚓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
14.(1)① (2)② (3)成形的细胞核
(4)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