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主题二 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主题二 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2019)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8-18 18:2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感知与判断
---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感知与判断
——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今天的文盲不多了,但是美盲很多。
——吴冠中
你怎么看?
你是否在某一件美术作品前驻足停留过?分享印象深刻的一件作品。
本课知识点梳理:
一、鉴赏美术作品的一般过程——四步法
二、鉴赏的常见方法——品鉴式批评、形
式主义批评、社会学式批评
三、为什么要多看原作
一、美术鉴赏的基本过程
四步法:
描述--分析--解释--判断
四步法
描述:陈述在作品中看到的东西:画面的内容\色彩\材质\肌理\尺寸等.
分析:探讨形式关系,包括形状间的相互关系\色调的处理\空间的营造等.
解释:推测作品的意义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要建立在对作品的分析之上.
评价:在一定范围内比较,判断这一作品的优劣,包括与作者其他作品\与同时代作品\与同类型作品的比较.
《雄视》潘天寿
构图别具匠心,画面中有一近似不等边三角形的巨石倒立在画幅中间偏右处,占据了相当大的面积,其余的物象或空白所占的面积,都无法与它相比。因此,这一巨石就给人以惊险、强大、威力无比的感觉;加上巨石上巍然屹立两只秃鹫,皆向不同方向虎视眈眈,“雄视”这一主题就被极为有力地揭示出来了。
画坛巨匠 潘天寿
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号寿者,又号雷婆头峰寿者。浙江宁海人。1945年任国立艺专校长。1959年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形成一整套中国画教学的体系.
博采众长,尤于石涛、八大、吴昌硕诸家中用宏取精,形成个人独特风格。不仅笔墨苍古、凝炼老辣,而且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
1998年北京荣宝秋季拍卖第397号拍品《雄视》,为南京十竹斋旧藏,成交价为人民币79.2万元,为当时潘氏作品第二高价。但以行情来看,此作价格可达数百万元。
2018年,《松鹰图》成交价达880万元人民币.潘氏作品有望和陆俨少作品一样,成为艺术市场新的“龙头股”。正如画家所言:“荒山乱石,幽草闲花,……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
在2004年由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上海古玩古玩央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潘天寿的《松鹰图》,尺寸:127*325 mm,其拍卖价格一举突破880万元人民币,轰动了书画界,这在当时就是一个极高的价格。
作者 潘天寿
尺寸 133.5×44.7cm
创作年代 1965年作
估价 RMB  200-300万
成交价 RMB  436.8万
专场 艺苑珍粹
拍卖时间 2011-07-10
拍卖公司 上海瑞星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龙城雅集 上海瑞星2011春季常州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阿寿(朱)、潘天寿(白)
钤印:戈父、萧平、爱莲居
钤印:萧平之
收藏印:萧平审定
指墨是中国绘画的一种特殊形式,几乎占到他晚年作品的四分之一,而且大尺幅者不少,颇具代表性,因此学界公认指墨画由“其佩(清高其佩)开其端,天寿登高峰”。他在这种特殊技法中,找到适宜表达自我的艺术语言,即“利用它不很听指挥的特点,使作品得到似生非生,似拙非拙,似能非能,以及意到指不到,神到形不到的妙处.”
指墨画是潘天寿绘画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伴随着潘天寿走过了辉煌的艺术人生。关于为甚么他要画指头画的问题,他有许多精辟论述。他曾说:“余作毛笔画外,间作指头画。何哉?为求指笔间运用技法之不同,笔情指趣之相异,互为参证耳。运笔,常也;运指,变也。常中求变以悟常,亦系钝根人之钝法欤?”
他用指头作画,是为了在平常用的毛笔上发生变化,并通过这种变化,找到毛笔与指头之间的不同技法和情趣,从而打破毛笔作画的常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使自己的艺术得以开拓和创新。
《午睡》,尺寸:92*77.5 mm,仔细地看,我们可以看到一只猫咪在一块大石头上睡觉,其实这幅画初看起来并没有太大的新意,但是这幅画却被非常有眼光的马云给看中了。在今年也就是6月份的时候,由中国嘉德举办的大型拍卖会上,《午睡》这幅画拍得了近3000万元。这不能不说这又是一个天价,一般人是绝对买不起的,而成交者就是超级电商平台的阿里巴巴马云,理由是这幅画跟马云的电商平台《天猫》可能有点关系。难怪马云会不惜血本买下这幅画。
二、 何为形式鉴赏法
形式美的构成要素:
1.语言元素(点 线 面 色)及其所构成的形态变化;
2.语言手段(明暗 空间 透视 构图 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
3.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
<雄视>
三、社会学式鉴赏
美术作品的内容表现、风格形成、观
念与意义表达总是与特定社会历史文
化等诸多因素有着紧密的关联性.
<格尔尼卡>毕加索
用了6个星期的时间,于6月5日创作完成了长776.6厘米,高349.3厘米的巨幅壁画“格尔尼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