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怀念母亲》课件及同步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6《怀念母亲》课件及同步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10:35:31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国学大师——季羡林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200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名著,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1966年,工作中的季羡林先生。
1997年10月10日,季羡林在北大校园散步。
2001年8月6日,季羡林回到家乡山东临清康庄镇官村,到祖父母、父母坟前进行了祭奠。
2006年1月26日,95岁的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在就医的解放军总医院借助高倍放大镜读书。
 
2008年 8月2日,温家宝 总理来到解放军总医院看望季羡林老人。
字词正音
zhì
真挚
qǐn
寝不安席
pín
频来入梦
méng lóng
朦 胧

凄凉
bān
可见一斑
piān
篇目




真挚:
弃养:
寝不安席:
终天之恨:
薄暗:
沮丧:
思潮起伏:
心潮腾涌:
(感情)真诚恳切。
婉辞,指父母死亡。
无法安然入睡。
终身的遗恨。
昏暗。
灰心失望。
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
心情跳跃、涌动。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
3、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
有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找出句子。
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在六岁时就离开了生母,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这给作者留下了终天之恨。后来作者到德国留学,祖国母亲又成了他梦中的牵挂,这种感情异常强烈,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他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时光。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体会对“生身母亲” 的感情
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这就是我永久的悔。
——节选《永久的悔》
1、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这里写出了“我”失去母亲之后的伤心、痛苦和悔恨,文章通过这些描写,写出了“我”对母亲的深情。
  这里写出了“我”失去母亲之后的伤心、痛苦和悔恨,文章通过这些描写写出了“我”对母亲的深情。
1、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为什么作者对母亲的离世“抱终天之恨”?
(1)、作者六岁就离开了母亲,而且平时也很少回家,母亲去世后,作者感到没有很好地帮助母亲分担生活压力,感到很内疚。
(2)、母亲清苦一生,操劳一生,如今儿子长大成人之后,却没能享受到儿子的一点回报,这是终生都难以补救的。
2、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怅望灰天”,指惆怅地望着天空。由于作者长期在外求学,留在母亲身边的时候不多,必然对母亲的音容笑貌记忆不深,对母亲的怀念更多的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因此尽管作者想努力回想母亲的样子和容颜,但无奈模糊不清,只能尽力地怀念,不断地回想。
“怅望灰天”是什么意思?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在我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慈祥的,她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眼睛里写满了对儿子的爱。
我在母亲身边只待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待的时间也很短。现在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模模糊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他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
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 ’”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 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 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3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
4、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
作者从房东太太盼儿子归来的语言和神态中,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那份牵挂,那份真爱,由衷发出的慨叹。作者的母亲也曾这样盼他归来。你能想象母子的期盼的心情吗?走进母子心灵,自由分两组写以下情景画面:
一组的孩子:写一写季老先生的母亲焦急等待儿子回家的画面。
一组的孩子:写一写季老此时心中的想法。
分组练习,动手写写
1. 儿子仿佛看到了母亲___________的身影。
2. 儿子仿佛看到了母亲那一双_________的双眼。
体会对“祖国母亲” 的感情
“频来入梦” 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身居异国他乡,心中无限思念祖国,心中不断涌现祖国的身影,不断回想起故国的生活、故国的亲人。句子中一个“也”字很巧妙地将祖国与母亲联系起来,可见在作者心目中两者的确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1、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十分忧愁;但是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对母亲最好的爱,是珍惜跟她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对祖国最好的爱,是做个对祖国有用的人。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6、怀念母亲
基础练习21*cnjy*co
一、读拼音,写汉字
rěn nài zhēn zhì bì miǎn ménɡ lónɡ
qī liáng qiáng liè zēng tiān bēn sāng
二、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21*cnjy*co
1、因为他刚刚奔丧(sānɡ sànɡ)归来,所以神情很是沮丧(sānɡ sànɡ)。
2、身体单薄(báo bó)的他,只穿了一件薄(báo bó)棉袄,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21*cnjy*co
3、这个老人性格倔强(jiànɡ qiánɡ),经过大家耐心的劝说,他才勉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qiánɡ qiǎnɡ)同意。
三、把句子中划线的部分换成恰当的成语。
1、我痛苦了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稳觉。( )21*cnjy*co
2、躺在床上,各种念头此起彼伏,不断涌现在脑海中。( )
3、我当时的想法,从这几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出一点。( )
四、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1、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 )
2、天上的星星在不停地向我眨眼睛。( )
3、难道古今中外的母亲不是一样的吗?( )
课文回放
五、按要求填空
1.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对两位母亲——一位是 ,一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同样___________和同样____________ ” ,充分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文中说“我的愿望没有实现”,“我”的愿望是什么呢? 。
阅读理解
六、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2。1*cnjy*co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zēng céng)回故乡两次,都是奔(bēn bèn)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1、 花去文中错误的音节。
2、 文中“弃养”的意思是
A、断绝母子关系   B、婉辞,指父母死亡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划线句子中的“终天之恨”的意思是 。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4、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母亲的离开给作者带来巨大的伤痛?请用“ ”标出来。
写作训练 21*cnjy*co
七、读了《怀念母亲》,我们不能不为季老对母亲的一腔炽热之情所感动。请想象一下,季老的母亲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把她描述出来。
参考答案
1、 忍耐 真挚 避免 朦胧 凄凉 强烈 增添 奔丧 ( http: / / 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版权
2、 1 sānɡ sànɡ 2、bó báo 3、jiànɡ qiǎnɡ21世纪教育网版权
3、 1、寝不安席2、思潮起伏3、可见一斑21世纪教育网版权
4、 1、排比2、拟人3、反问21世纪教育网版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