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灯笼》课件(共27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灯笼》课件(共27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9 11:00:1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7张PPT)
4 灯笼
提起灯笼,你会想到什么?
新课导入
张灯结彩的喜庆
宫廷点缀的灯火
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1.朗读课文,掌握字词,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2.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赏析本文写作特色。
3.热爱传统文化,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学习目标
作者介绍
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散文家、教育家。1906年3月13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1938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文学家。
文体知识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能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略有改动。吴伯箫是一位进步作家,以天下为己任。五四运动期间参加罢课、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后来赴延安参加革命。
20世纪30年代起,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发动侵华战争,吴伯箫当时创作了许多散文,《灯笼》是其中之一。
字词积累
[争讼] 因争论而诉讼。
[斡旋] 调停,调解。
[静穆] 安静庄严。
[思慕] 思念(自己敬仰的人)。
[怅惘] 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熙熙然] 温和欢乐的样子。
[马前卒] 旧时指在马前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
[人情世故] 为人处世的道理。
[金吾不禁] 金吾:古代掌管京城戒备保卫的官。禁:禁止。指元宵节开放夜禁,允许人们终夜观灯。
[垂珠联珑] 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的灯笼的事件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整体感知
与灯笼相关的记忆
想象宫灯,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
文化上: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
细节感知
情感上:
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
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
情感上:
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
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是对岁月沧桑的感慨。
1.文中回忆了哪些与“灯笼”有关的事件 “灯笼”蕴含着什么意义
与“灯笼”有关的事件大致有四类:①乡村日常生活类(如大人阻止小孩“玩火”,自己却偷偷在神龛点烛;“我”挑灯笼迎祖父;“我”挑灯笼上下学);②乡村乡俗活动类(如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挂红灯);③乡村年节欢庆类(如元宵节“我”跟着龙灯跑;族姊远嫁满街灯火);④历史文化类(如汉献帝灯下伤感)。
“灯笼”的意义有:①历史文化意义(灯笼成为乡村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反映乡风民俗,成为文化符号;灯笼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情感意义(长幼情笃、母子情深、岁月沧桑)
思考
2.课文是怎样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
课文将描写、叙述、议论、抒情融于一体,自然而然地交错进行,创造了散文的艺术境界。
第1段“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是议论,接下来的“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是叙述,叙议结合,十分自然。
第2段先描写了作者联想到的与“灯笼”有关的情景,段末“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是议论,既总结了这一段的内容,又表明相关记忆之丰富,表达了一种怀念之情。
第11段作者叙述了“塞外点兵”“吹角连营”“挑灯看剑”后,顺势发出誓言“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直接抒发情感,也是议论,表明心愿。
最后一段既是议论,又顺承前一段进一步抒情明志,强化了课文的主题,提升了思想境界。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作者喜欢灯笼的原因。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与思念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灯笼记录着家族历史、岁月的沧桑,颇具历史况味。
⑤灯笼使作者联想到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现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但第九、十自然段却跳出回忆,而去写了想象虚构的事件,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哎,壮……”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文本最后一段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
思考探究
材料链接: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萧。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的“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 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
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
下的业绩,是为后面的直抒
胸臆做铺垫,作者借灯笼表
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自回忆中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表现出自己要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
课文结构
特色总结
1结构严谨。
这篇文章由小孩子喜欢火、亮光自然过渡到灯笼,又由灯笼联想到亲人的关爱等内容,然后通过对宫灯的想象,体会到了深长的历史况味,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由个人情感的抒发,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
2引用典故。
此文写于抗战时期,故作者在文章最后说“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挑灯看剑”的典故源自辛弃疾,表达的是杀敌卫国、抵御外侮的主题。作者说“ 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鲜明地表达了他渴望抗敌卫国的感情。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功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他的爱国热情。
3以小见大。
‘灯笼”是作者早年乡村生活中的一个微小事物,作者正是借助这样一个微小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的。本文以小见大,体现为由一家一村延及天下,由一时一事延及历史,由个人延及社会,最后所述国家之事,所抒壮烈之情,才是作者真正的写作主旨。
4叙议结合。
课文不论是从叙到议,还是从议到叙,都是自然融洽地过渡转换的,丝毫不见生硬的拼凑。本又以叙为主,以议为辅,给了读者更多的形象感。
5语言典雅。
本文以书面语表达为主,而且语言运用非常娴熟,如“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非常文难,有韵味,有意境。
《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文章以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清新练达,既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娓娓而谈,侃侃而论,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学写散文的典范。
课堂小结
课文主旨
本篇文章的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经历过和了解到的有关灯笼的人和事,表达了他对灯笼的喜爱,对家人的感激,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激发了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
名家名言
关于“灯”的诗句
①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孟浩然《同张将蓟门观灯》
②灯笼一样薄腊纸,莹如云母含清光。
——陆游《灯笼》
③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