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3) 三衢道中
《三衢道中》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衢道中》。接下来,我会按照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环节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三衢道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古诗。本单元一共包含四篇文章,都是以万物生灵为主题展开描写。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引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本诗描绘了在去衢州的道路上的美丽景色,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二、说学情
只有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才能充分发挥文本的魅力。经过了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但是对于古诗文的理解和感受仍有欠缺。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和语言直观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衢"等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与交流,想象描绘的情景,感知诗歌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只有明确了教学重难点,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此,
我的教学重点设计为∶体会诗歌遣词造句的妙处。我的教学难点设计为∶深入体会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说教学方法
在教法上,通过朗读法、对话法、多媒体教学法,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以教法引路,用学法践行。在学法上,让学生用读、思、议、品的方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六、说教学过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接下来,我将从五个环节具体展示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 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上课伊始,我会采用诗歌导入,请学生畅谈自己知道的关于描写春夏的古诗。
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描写春夏的古诗啊 快来分享一下吧!
预设学生找到《绝句》《咏柳》《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相关诗句,顺势引入今天的课题《三衢道中》。这样以熟悉的诗词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下文做铺垫。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古诗讲究韵律美,这一环节从朗读入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走入诗境。首先,引入"春游大闯关",明确以郊游为背景共设2大关,全部成功并获取通行证最多的同学,可赢得真正郊游的机会。接着,播放名家范读,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标记重点的生字词,并注意朗读节奏。
读毕,屏幕呈现第一关卡∶ 字词车轮。学生尝试挑战确读出生字词,并会对学生易读错的字词,难理解的字意进行重点强调。比如∶ 衢的读音。
紧接着,第二关卡∶韵律小路。通过指名读,请学生读出节奏和韵律。
最后,第三关卡∶诗题知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三衢、道的意思。
环节三∶ 析读课文,质疑问难。
屏幕呈现第二关"天才小画家",我会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准备好画笔试着画一。
我预设学生会找到以下内容∶
内容一∶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首先,我抛出问题,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三衢的 学生很自然的通过梅子黄时说出这里描写的是五月份。并出示梅子成熟时的图片,给学生更直观的感知。接着提问此时的天气如何 引导学生说出晴朗的天气给人愉悦的感受。明确"泛"却"的含义,并讨论诗人的行程路线。进而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以此感受作者没观赏到更多景色略有失望的心情。
内容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我会请学生思考"阴"和"不减"的意思,并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沿途都看到了小溪、山、绿荫、黄鹂。接着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当时的场景。并播放江南春色的美景视频,体会作者由失望到愉悦的心情。最后指导朗读。
环节四∶ 重点品读,领悟情感
为了帮助学生与作者产生进一步的共鸣,我会引导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环节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里我会对古诗内容进行总结,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清晰。并布置这样一份作业,那就是∶以自己眼中的春天为主题做一期手抄报,下节课分享。
七、说板书设计
图文结合的板书可以给人美的享受,同时清晰直观,既突出重点又使学生的审美观点受到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