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第2节 密度 教学设计(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第2节 密度 教学设计(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18 23:3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密度
教学目标
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3.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教学重点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很多时候,仅靠气味、颜色、软硬、形状等特性来鉴别物质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那么,还能通过其他特性进行进一步地鉴定吗?
进行新课
(一)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1.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间有什么关系?
【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按下列要求做实验,并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1)取三个体积不同的正方体铝块,用天平分别测出质量。
(2)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三个铝块的边长。
(3)将观察到的数据填入下表。
m/g V/cm3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请各小组按要求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讨论(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验和讨论情况适当引导)。
总结:铝块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即比值是一定的。
2.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吗?
【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按下列要求做实验,并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1)取体积相同的正方体铁块和木块,用天平分别测出质量。
(2)用刻度尺分别测出铁块和木块的边长。
(3)换用不同大小的铁块和木块,重复上述实验,将观察到的数据填入下表。
铁块1 木块1 铁块2 木块2 铁块3 木块3
m/g
V/cm3
请各小组按要求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讨论(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验和讨论情况适当引导)。
总结:同种物质间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
(二)密度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公式为ρ=。
密度ρ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的。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有时候也用克每立方厘米作密度的单位,符号g/cm3。这两个密度单位的关系是1g/cm3=1×103kg/m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