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县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导学案 物理教研组制
1.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能够推导出这个关系式,会用该关系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2.知道电场强度另一个单位“伏特每米”的物理意义。
3.理解电势高低与场强大小无直接的关系。
【课前预习】
电场强度和电势差分别从 和 的角度描述了电场,它们分别与电荷在电场中受的电场力和电荷在电场中的能相联系。
1.推导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关系
(1)沿场强方向移动电荷:如图:表示某一匀强电场的等势面和电场线。沿场强方向把正电荷q由A点移动到B点 ,设A、B两点间的距离为d,电势差为U,场强为E。则电场力所做的功:
从力的角度: W= = ①
从能的角度: W= ②
由 ① ② 两式得: U =
结论: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 。
(2)若不是沿场强方向移动电荷?
如图,在匀强电场E中,有相距为L的A、B两点,两点连线与场强方向成α角。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 EL,对不对?
解析:(试着推导)
结论: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 。
2.对公式E = U/d的认识
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也可写做 。它的意义是: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 。也就是说,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 。单位关系:1 =1N/C 。
思考:1.在匀强电场中,两条平行线段上相等距离的两点间的电势差 。
2..单位长度内,沿AB、 ABˊ 两个方向,哪个电势降落的快?
场强E的方向是 降落最快的方向。
3.非匀强电场中,等差等势面之间的距离相等吗?
以点电荷电场中的等势面为例分析等差等势面密处场强 ,等势面疏处场强 。
小结: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的3种说法
(1)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 。
(2)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 。
(3)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沿电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降低的电势.
注意:U = Ed和E = U/d的适用条件是:
【新课内容】
一、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电场力的性质:力和能是贯穿物理学的两条主线,空间只要有电荷的存在,在它的周围就存在 (E是客观存在而又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场有最基本的特性: 。可以通过电荷的受力去研究电场。
2.电场能的性质:电场力移动电荷对电荷做功。会导致电势能发生转化(因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多少决定了能量转化的数量。
3.推导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关系
问题一:若沿场强方向移动电荷
如图:表示某一匀强电场的等势面和电场线。沿场强方向把正电荷q由A点移动到B点 ,设A、B两点间的距离为d,电势差为U,场强为E。则电场力所做的功:
从力的角度:W= = ①
从能的角度:W= ②
由①②两式得: U =
结论: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 。
4.表达式:U = 或:E = (d为 )在匀强电场中,场强在数值上等于 。
5.注意:U = Ed和E = U/d的适用条件是: 。
6.单位关系:1V/m =1N/C
问题二:若不是沿场强方向移动电荷?
如图,在匀强电场E中,有相距为L的A、B两点,两点连线与场强方向成α角。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 EL,对不对?
解析:(试着推导)
7.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的3种说法
(1)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 。UAB = Ed
(2)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 。 E = UAB/d
(3)电场强度在数值上=沿电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降低的电势。
看图讨论:得出一些结论 (互动、探讨)
二、电场强度的另一种表述
问题三:电场中A、B两点的电势差UAB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有关吗?
[说明]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
类同于重力场中两点间的高度差:
高度差Δh 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只与A、B的位置有关
电势差UAB 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只与A、B的位置有关。
8.(1)文字描述: 。
(2)数学描述式: 。
(3)数值: 。
问题四: 单位长度内,沿AB、 ABˊ 两个方向,哪个电势降落的快?
9.场强E的方向是 降落最快的方向。
应用:在匀强电场中,两条平行线段上相等距离的两点间的电势差 。
问题五:非匀强电场中,等差等势面之间的距离相等吗?
如点电荷的电场中的等势面
10.结论:等差等势面密处场强 ,等势面疏处场强 。
请定性地画出电势差相等的二个等势面。哪两个等势面是否在相邻等势面的中间
提出疑惑:
【典例精讲】
【例1】图1-6-6所示是匀强电场中的一组等势面,若A、B、C、D相邻两点间距离都是2 cm,则该电场的场强为________ V/m,到A点距离为1.5 cm的P点电势为________ V。
答案: -2.5
【解析】因为电场是匀强电场,所以可用E=求解,但必须明确d是指A、B两点在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且各单位必须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所以E=== V/m= V/m,UBP=Esin 60°=×0.005× V=2.5 V;φP=-2.5 V
【例2】 (1)如图是一非匀强电场,某一电场线上A、B、C三点=,比较UAB和UBC的大小。
(2)如图所示,在同一幅等差等势面图中,为什么等势面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
答案: (1)UAB>UBC (2)见解析
【解析】 (1)由电场线分布可知,AB段的任一点的场强都大于BC段任一点的场强,故AB段场强的平均值E1大于BC段场强的平均值E2,又UAB=E1·;UBC=E2·,故UAB>UBC.
(2)在同一幅等差等势面图中,我们往往把每个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取一个定值,如果相邻等势面的间距越小(等势面越密),那么场强E=U/d就越大。
【例3】如图13-7-3所示,在场强为E=4.0×103 N/C的匀强电场中有相距5.0 cm的A、B两点,两点连线与场强成30°角.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
【解析】A、B连线不沿场强方向,不能直接用公式U=Ed计算A、B两点间的电势差.根据匀强电场的等势面是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平面这一性质,可过B点作一等势面,在等势面上找一点B′,使A、B′的连线沿场强方向,求UAB′即可.
过B点作一垂直于电场线的平面即等势面,过A点作电场线的平行线,二者交于B′点,如图,显然UB=UB′,UAB=UAB′.
UAB=E·=E·cos30°=4.0×103×0.05× N/C=1.7×102 N/C.
答案:UAB=1.7×102 N/C
说明:用本节的两个公式解题一定要注意适用条件,还要注意必须使用国际单位.通过此题可以看出场强方向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即是通过相同距离电势降落最大的方向.这个结论对非匀强电场也成立.
【例4】 图13-7-4中,A、B、C三点都在匀强电场中,已知AC⊥BC,∠ABC=60°,BC=20 cm.把一个电量q=10-5 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零: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为-1.73×10-3 J,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 D )
A.865 V/m,垂直AC向左 B.865 V/m,垂直AC向右
C.1000 V/m,垂直AB斜向上 D.1000 V/m,垂直AB斜向下
【解析】把电荷q从A移到B电场力不做功,说明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因该电场为匀强电场,等势面应为平面,故图中直线AB即为等势线,场强方向应垂直于等势面,可见,选项A、B不正确.
UBC=V=-173 V,B点电势比C点低173 V,因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所以场强方向必垂直于AB斜向下.场强大小E=V/m=1000 V/m.选项D正确。
说明:本题涉及到较多的知识点,如电场线、等势面、电场力的功、电势差、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等等.解题时要把握准特点,如等势面的特点: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不做功、匀强电场的等势面是一簇平面、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等;搞清楚关系,如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场力的功与电势差的关系等.对这些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的学习和理解,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
【课后作业】
1.对公式E=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此公式适用于计算任何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 B.a点和b点距离越大,则这两点的电势差越大
C.公式中d是指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 D.公式中的d是a、b两个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
2.下列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场的是( AC )
A.W=qU B.U=Ed C.E= D.E=k
3.如图所示是一个匀强电场的等势面,每两个相邻等势面相距2 cm,由此可以确定电场强度的方向和数值是( B )
A.竖直向下,E=100 V/m B.水平向左,E=100 V/m
C.水平向左,E=200 V/m D.水平向右,E=200 V/m
【解析】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关系是相互垂直的,所以电场线是水平方向的,又因为电势随着电场线方向逐渐降低,所以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左.根据E===100 V/m.
4.图中a、b、c是一条电场线上三个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c,a、b间的距离等于b、c间的距离,用φa、φb、φc和Ea、Eb、Ec分别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可以断定( A )
A.φa>φb>φc B.Ea>Eb>Ec C.φa-φb=φb-φc D.Ea=Eb=Ec
【解析】一条电场线可以判断电势的高低,但是不能判断场强的大小.因为一条电场线无法确定疏密程度.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匀强电场中各处场强相等、电势也相等 B.等势体内各点电势相等、场强为零
C.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 D.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电场线的方向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匀强电场中各处场强相等,电势也相等 B.等势体各点电势相等,场强也相等
C.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 D.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电场线的方向
7.下列关于匀强电场中场强和电势差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C )
A.在相同距离上的两点,电势差大的其场强也必定大 B.场强在数值上等于每单位距离上的电势降落
C.沿着电场线方向,任何相同距离上的电势降落必定相等 D.电势降低的方向必定是电场强度的方向
8.如图13-7-5所示,在电场中任意取一条电场线,电场线上的a、b两点相距为d,则( BD )
A.a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点的场强
B.a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的电势
C.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一定等于Ed(E为a点场强)
D.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单位正电荷由a点沿任意路径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
9.如图13-7-6所示的电场中,AB=BC,则UAB______UBC.(填“>”“=”或“<”)答案:<
10.如图13-7-7所示,是匀强电场中的一组等势面.若A、B、C、D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都是2 cm,则电场的场强为________V/m.到A点距离为1.5 cm的P点电势为______V。
【解析】E==×103 V/m.UBP=E· sin60°=×103×0.5×10-2×V=2.5 V.则φP=-2.5 V.
11.如图13-7-8所示,两平行金属板相距10 cm,两板间加电压40 V,两板间有A、B、C三点,A距上板2 cm,B距下板2 cm,若把一个电量为3×10-4 C的负电荷沿路径ACB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多少 若把它从A点沿AB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是多少 若把它从A点沿ACBA路径又移回到A点,电场力做功是多少
【解析】场强E= V/m=400 V/m,UBC=EdBC=400×6×10-2 V=24 V.在负电荷沿路径ACB移动时,AC为等势面,电场力不做功,故WACB=WCB=qUCB=-3×10-4×(-24) J=7.2×10-3J.
从A沿AB移动至B点,因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WAB=WACB=7.2×10-3 J.
把它从A点沿ACBA路径又回到A点时,电场力做功为零.答案:7.2×10-3J;7.2×10-3J;0
12.如图13-7-9所示,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三个顶点a、b、c处在匀强电场中,且电场线与a、b、c共平面,一个电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运动到b动能减小了ΔE,而一个质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运动到c动能增加了ΔE,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可知b、c两点在同一个等势面上,由动能定理
W=ΔE及W=qU,得,eELsin60°=ΔE.则E=.
13.图13-7-10中A、B、C为平行纸面的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已知B点电势为零.现将一电量q=10-5 C的正点电荷由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W1=8×10-5 J;将该电荷由C移到B电场力做功W2=-2×10-5 J.试求:(1)各点电势;(2)画出电场中电场线及等势面分布情况.
【解析】(1)依W1=qUAC,W2=qUCB,代入数据可得:UAC=8 V,即φA-φC=8 V.UCB=-2 V,即φB-φC=2 V.由于φB=0,则φC=-2 V,φA=6 V.
(2)连接AC,并将AC等分为四份,如图,其中P、Q、K各点电势依次为4 V、2 V、0 V.连接BK,作过BK且垂直纸面的平面M,此即为电场中的零势面.依次过Q、P作平面N、R平行于M,平面N和R即为电势为2 V和4 V的等势面.由于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且由高等势面指向低等势面,故图中有向线段所示即为电场线方向.
答案:(1)φA=6 V φB=0 φC=-2 V;(2)略
14.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5 cm,=12 cm,其中ab沿电场方向,bc和电场方向成60°角.一个电荷量为q=4×10-8 C的正电荷从a移到b,静电力做功为W1=1.2×10-7 J.求:(1)匀强电场的场强.(2)电荷从b移到c,静电力做的功.(3)a、c两点间的电势差.
答案 (1)60 V/m (2)1.44×10-7 J (3)6.6 V
【解析】(1)设a、b间距离为d,由题设条件有W1=qUab=qEd,所以E== V/m=60 V/m.
(2)W2=qE·cos 60°=4×10-8×60×12×10-2×0.5 J=1.44×10-7 J
(3)电荷从a移到c静电力做功:W=W1+W2,又W=qUac,所以Uac== V=6.6 V
【教材补充】
公式U=Ed的适用范围和电场强度表达式的对比
公式U=Ed虽然是由匀强电场导出来的,但该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尽管该公式一般只适用于匀强电场的计算,但对其他非匀强电场亦可用于定性判断.下表是电场强度的三个公式对比:
公式 区别 物理含义 引入过程 适用
E= 是电场强度大小的定义式 F∝q,E与F、q无关,反映的是电场的性质 任何电场
E=k 是真空中点电荷场强的决定式 由E=和库仑定律导出 点电荷形 成的电场
E= 是匀强电场中场强的决定式 由F=qE和W=qU导出 匀强电场
公式E=U/d的理解和如何把公式应用到非匀强电场中
1.公式E=反映了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之间的关系,由公式可知,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电场中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2.公式中d可理解为电场中两等势面之间的距离,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在匀强电场中,两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的线段的端点间的电势差相等.
3.对于非匀强电场,用公式E=可以定性分析某些问题.例如E越大处,等差等势面距离d越小.因此可以断定,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也越大.
4.E=适用于匀强电场的计算,但对于某些非匀强电场问题,有时也可以进行定性地分析.
电场强度、电势和电势差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描述电场的物理量及意义 电场强度E 电势φ 电势差UAB
电场的力的性质 电场的能的性质 电场中两点间对电荷做功的本领
对电场中的电荷的描述 静电力F 电势能Ep 静电力做功W
相互关系 F=qE Ep=qφ W=qUAB
W=-ΔEp,U=Ed
由表中可以看出,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可以理解为已知电场强度,就可以知道任意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情况;同理,已知φ时,可得任意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已知UAB时,可得到在AB间移动任意电荷时静电力所做的功.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间距离的乘积.在匀强电场中,场强在数值上等于沿场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的电势差.公式:U=Ed或.注意:(1)d必须是沿场强方向的距离,如果a、b两点间距L不沿场强方向,计算电势差时,d的取值应为L在沿场强方向的投影.即为a、b两点所在的等势面的垂直距离.(2)此两式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2.单位:N/C或V/m.1 V/m=1 J/C·m=1 N·m/C·m=1 N/C
3.场强E的物理意义的另一种表述
场强E的大小描述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落的快慢,场强E的方向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注意:场强E和电势φ没有直接关系,场强E大只说明沿电场线方向电势φ变化的快,但电势φ可大可小甚至可以是零;反之,电势φ大时,E也可大可小甚至是零.它们之间的关系与加速度a和速度v的关系相似.
疑难辨析
1.公式U=Ed或E=中,d是沿电场线方向上两点的距离.如图13-7-1若一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AB的距离为l,AB连线与电场线的夹角为θ,则d应是l在电场线方向上的投影,即d=lcosθ;若AB间的电势差为U,则E=.
2.公式U=Ed或E=U/d只适用于匀强电场的计算.但对一些非匀强电场的问题,也可由公式进行定性的判断.例如,如图13-7-2所示,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A、B、C三点,,要求比较UAB与UBC的大小.我们知道,AB段中各点的场强要比BC段中各点的场强大,因此AB段的平均场强要比BC段的平均场强大,由U=·d可知UAB>UBC.同理,我们也可以分析出为什么在同一等势面分布图中,等势面越密处场强就越大.因为同一等势图上相邻等势面的电势差是定值,等势面密对应d小,所以场强必然大.
3.电势为零处场强就为零吗 电势越高场强就越大吗
因场强等于沿场强方向上单位距离上的电势差,它是电势在长度上的变化率.由此可知,电势为零,但电势在长度上的变化不一定为零,就像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一样,因此场强不一定为零.譬如,在等量异种点电荷的连线的中垂线上,电势为零,但其上各点的场强却不为零.
电势高,但电势不一定随长度变化,就像速度大加速度可能为零一样,场强也可能为零.譬如,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电势可能很高,但导体上电势处处相等,不变化,故其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4.场强与电势的比较:
电场强度E 电势φ
1 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 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
2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等于放在该点的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跟点电荷电量q的比值,E=,E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该点跟零电势点间的电势差. φA=,φ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3 矢量 标量
4 单位:N/C;V/m 伏(1V=1 J/C)
5 电势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降落
【学习反思】
我学到了什么: 。
我的困惑: 。
思想是人的翅膀, 1带着人飞向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