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部编版四上 1.观潮 第2课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部编版四上 1.观潮 第2课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9 22:4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部编版 四年级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2.
语言运用:带领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3.
思维能力: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4.
审美创造:体会观潮人的情绪随着大潮声和色的变化越发高涨,读了使人如临其境。
复习导入
开火车读词语
观潮 据说 大堤 宽阔 盼望 滚动 顿时
逐渐 一堵 犹如 震惊 霎时 余波 依旧
奇观 农历 山崩地裂 人山人海 齐头并进
课文结构
新知讲解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交流探讨:钱塘江大潮被称为什么?
新知讲解
天下奇观——观:景物,即天下罕见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观潮——观:观看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个“观”和“观潮”的“观”有什么区别?
新知讲解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作者登上海塘大堤,看到了哪些景物?请你圈画出这些景物,想象含有这些景物的画面吧!
新知讲解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横卧”形象的写出了钱塘江的姿态和气势。
抓住这个重点词语,我们更好地体会到了钱塘江的形态美,感受到了钱塘江的宽阔。
新知讲解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平静”写出了潮来之前,钱塘江风平浪静的样子。
新知讲解
抓住这几个重点词语,我们更好地体会到了人们等待大潮时的心情。
新知讲解
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根据下面的“学习提示”,谈一谈你印象深刻的画面吧!
新知讲解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暗示潮水来势凶猛。
声音
读了这句话,
我仿佛看到了 ,我来为大家读一读:……
潮水正凶猛地奔涌而来
新知讲解
声音、形态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大潮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新知讲解
形态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大潮气势越来越大!
新知讲解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形状
一丈约3.33米,两丈相当于两层楼房那么高呢!
大潮的气势排山倒海!
新知讲解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形态
气势壮观
好像;仿佛
比喻
新知讲解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声音
声音宏大
当海潮奔腾涌来时,有如山崩地裂似的壮观气势叫人惊叹不已。
生活中,你听到过什么声音,可以用“山崩地裂”来描述?试着写一写吧!
新知讲解
作者描写的大潮的画面是不是很壮观?下面我一起读一读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再一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新知讲解
浪淘沙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农历八月的钱塘江潮水涌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数丈高的浪头拍向岸边的山石,又反弹回来。
片刻之间,潮水便向大海退去。
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就像雪堆一样洁白无瑕。
声音:气势
形态:壮观
新知讲解
课文中有哪些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你能找出来吗?
八月涛声吼地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新知讲解
学完这两个自然段后,你知道如何背诵第三、四自然段吗?
新知讲解
第三自然段:隆隆的响声 潮来了 踮起脚尖 风平浪静 一条白线。
第四自然段:很快地 水墙 白色战马 山崩地裂
关键词背诵法
新知讲解
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大潮退去了,江面上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新知讲解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这句话写潮头过后的余波。从余波“漫天卷地”和“风号浪吼”可以想象出潮头到来时大潮的气势是何等的巨大。
新知讲解
满天飞舞连地上的灰尘都被卷起。形容来势很猛,到处都是。
形容风浪很大,比喻未来会遇到很多严峻的考验。
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个词语呈现的画面吧!
资料拓展
学完这篇课文,我们再来看一遍钱塘江大潮的视频,然后回顾一下课文内容,用一句话谈一谈自己的观潮感受吧!表达时要用上一两个原文中的词语哦!
提示:
⑴第一自然段:自古以来 天下奇观
⑵第二自然段:人山人海
⑶第三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闷雷滚动 拉长 变粗 横贯 水墙 千万匹白色的战马
⑷第五自然段:漫天卷地
新知讲解
你们知道吗?海宁市一直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申请,要求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列为世界遗产。为了帮助钱塘江大潮提升知名度,我们来给钱塘江大潮写写广告语吧!
八月十八钱江潮,壮观天下谁不晓。
此潮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看。
你若不观钱江潮,枉在人间走一遭。
写法借鉴
本文是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由远到近抓住“潮”的特点进行叙述,先闻其声,再观其形,“听”和“看”在写法上是交错的,写得有声有色,十分形象,使人身临其境。
知识梳理


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
潮来之前
江面的景色
平静 笼罩着薄雾
声音大
气势壮观
潮来之时
潮头过后
观潮的人群
人山人海 昂首 盼
声音
景象
闷雷滚动 山崩地裂
白线 水墙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拓展阅读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
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拓展阅读
1、短文按( )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
2、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
春天:生机勃勃 夏天:热闹非凡
秋天:丰硕诱人 冬天:纯洁安静
时间
课文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一、将搭配恰当的词语来起来。
山崩地裂的 江面 横贯 涌来
若隐若现的 响声 人声 翻滚
风平浪静的 堤岸 余波 江面
人山人海的 景物 白浪 鼎沸
课堂练习
二、排列下列句子顺序,用序号表示。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出了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潮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  
4
2
1
5
3
板书设计
1、观潮
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
潮来之前 江面的景色 平静 笼罩着薄雾
观潮的人群 人山人海 昂首 盼
潮来之时 声音 闷雷滚动 山崩地裂
景象 白线 水墙
潮头过后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声音大、气势壮观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2、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