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8 18:4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与其他生物以及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现在观鸟活动在全国各地盛行,吸引了广大市民的参加,其中有很多中小学生。那么,我们为什么喜欢参加这类活动呢?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千里莺啼绿映红”。在唐代诗人杜甫和杜牧的笔下,啁啾的鸟鸣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 1907—1964)做了杀虫剂破坏生态的大量调查,于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
新课讲解
1.生态系统(ecosystem):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2.食物链(food chain):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如:草→鼠→蛇→猫头鹰。
3.食物网(food web):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
一、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新课讲解
1.资料分析:分析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从资料①可以看出,任何动物都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将麻雀列为害鸟是不科学的,尽管它们啄食农作物,但它们在繁殖季节可以大量捕食农业害虫,对农作物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应该保护麻雀。
(2)从资料②可以看出,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呼伦贝尔草原上存在着食物链:草→野兔→狼,如果人们大量地捕杀狼,草场的野兔就会由于失去天敌而数量增多,最终使草场退化,草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新课讲解
(3)从资料③可以看出,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高,长势好。其原因是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易受害虫的影响,蚂蚁以金合欢幼叶上的害虫为食,所以蚂蚁的栖居不但对金合欢没有危害,反而有利。
新课讲解
①不能。因为在生态系统中,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种动物所处的整个生态系统。如“剿灭麻雀”会使一些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农作物受到危害。
②不会。因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数量增多时,以该种动物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多,从而限制了这种动物数量的增长。此外,动物因生存所需的空间和食物有限,其数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
【教材—资料讨论】
新课讲解
③没有害。因为实验数据显示,当有蚂蚁“侵食”时,金合欢幼苗的存活率及幼苗生长的高度都明显高于没有被蚂蚁“侵食”的幼苗。
④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动物资源。
新课讲解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
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作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2)原理: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关键在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其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依赖于生态系统内部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食物链、食物网的复杂程度。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生态平衡示意图
2.生态平衡
新课讲解
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为大量捕杀某种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会引起相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改变、甚至破坏,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状态。认为地破坏和干扰是造成自然界生态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
3.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我国曾开展过一次“剿灭麻雀”运动,这种做法最主要的危害是( )
A.会破坏生态平衡
B.会使农作物减产
C.会影响农作物种子的传播
D.减少了人类的朋友
A
新课讲解
碳循环
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动物作为消费者可从外界摄取食物,并通过呼吸作用将其分解。这种现象反映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种作用(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传播植物种子
B
新课讲解
丸花蜂在取食花蜜时,使柱头落下,花粉沾到它身上。
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1.动物帮助植物传粉
蜜蜂采集的花粉装满足上的花粉筐
新课讲解
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可以钩挂在动物的皮毛上。
2.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榛睡鼠与它储存的果实。
新课讲解
3.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的意义:
1.帮助植物传粉,有利于植物顺利繁殖后代。
2.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新课讲解
飞蝗正在啃食玉米叶片
蚜虫在吸吮植物的汁液
4.动物对植物的危害
新课讲解
1.动物在仿生学上的应用
仿照蝇的复眼制造的蝇眼照相机,模仿蛋壳建造的中国国家大剧院薄壳建筑,等等。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以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
四、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其他作用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例子,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C.蚜虫吮吸植物汁液,能有效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
D.青蛙捕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
C
解析:蚜虫吮吸农作物的汁液,会给农作物造成减产现象,对植物不利,C叙述错误。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 利用椋鸟防治蝗虫,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起的重要作用是 (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A
当堂小练
2. 大量捕杀狼以后,会引起草场退化的速度加快,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项作用 (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A
教材习题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总是不利的。 ( )
(2)没有动物,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
教材习题
答案:(1)× 解析:动物直间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经消化和吸收后,将摄取的有机物转变为自身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等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也能转化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都可以被植物利用,供给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同时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教材习题
(2)× 解析:如果没有动物,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被自己利用,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等,植物的遗体经分解者分解也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又可以被植物利用制造有机物。因此,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仍然能够进行。动物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没有了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教材习题
2. 有人说:如果地球上的蜜蜂消失了,地球上便不再有繁茂的植物,不再有众多的动物,也就可能不再有人的存在。这样的说法是否有一定的道理呢 为什么
答案: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有些植物与蜜蜂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例如,桃、李、苹果等植物就是靠蜜蜂来传粉繁衍后代的。如果没有蜜蜂,这些植物的传粉过程将会受阻,从而影响所在的生态系统以及其他动物,人的生活也必定受到影响。
教材习题
3.虫害给农林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控制害虫,人们想出
了各种办法,如使用农药,或引入害虫的天敌。这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好呢 为什么
答案: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引入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对环境没有污染,但是见效慢,适于在害虫未造成严重危害时使用。使用农药控制害虫,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见效快,若害虫突然暴发时用这种方法比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