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4.1真菌和细菌的分布教学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4.1真菌和细菌的分布教学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8 18:2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学习目标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 观察比较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
3.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进行“检测
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广泛分布在我们平时生活中。
新课导入
如何才能一睹细菌的“庐山真面目”
(1)电子显微镜或高倍显微镜观察;
(2)通过观察菌落来研究细菌和真菌。
1.菌落的概念:
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新课讲解
一、观察菌落
酵母菌(光学显微镜 40X)
光学显微镜
新课讲解
大肠杆菌
电子显微镜
新课讲解
霉菌
2.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比较
新课讲解
不同形态的菌落
细菌菌落
霉菌菌落
大小
形态
颜色
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有什么不同?
新课讲解
细菌菌落
真菌(霉菌)菌落
新课讲解
肺炎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菌落
新课讲解
真菌(霉菌)菌落
新课讲解
红曲霉
黄曲霉
毛霉
青霉
葡萄球霉
真菌(霉菌)菌落
新课讲解
3.菌落特征可以作为鉴别细菌和真菌的重要证据
各种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具有一定的特征,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因此,菌落特征可以作为鉴别细菌和真菌的重要依据。
新课讲解
4.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1)培养基
培养基是指根据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营养需求而配制 的含丰富营养物质的基质。琼脂是一种煮沸冷却后能胶化成为固态的物质,是制作固体培养基常用的材料之一。
新课讲解
(2)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作接种。
(3)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过程
①配制培养基:将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等)与琼脂混合在一起,可以制成培养基。
②高温灭菌:杀灭培养基和培养皿上原有的细菌和真菌及芽孢和孢子等。
③冷却接种:待高温灭菌的培养基冷却后,在无菌的条件下,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接种到培养基上。
④恒温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恒温箱或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
新课讲解
培养皿
配制好的培养基
冷却
胶化
琼 脂
牛肉汁
恒温箱
观察菌落
接种
高温灭菌
恒温培养
高温高压灭菌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步骤正确的是( )
A.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冰箱中培养
B.配制培养基→接种→高温灭菌→冰箱中培养
C.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30 ℃恒温箱中培养、D.配制培养基→接种→30 ℃恒温箱中培养→观察
C
抹布和砧板上的细菌
新课讲解
二、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针头上的细菌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土壤
水体
空气
工农业产品
人体及动物
极端环境
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
新课讲解
生存基
本条件
1.水分
2.适宜的温度
3.有机物质
4.有的还需要特殊条件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哪些基本条件
新课讲解
1.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不正确的操作是( )
A.培养基要经过高温灭菌处理
B.在接种后,迅速盖好培养皿防止杂菌进入
C.若探究手上微生物类型要将培养皿放入37 ℃下恒温培养
D.这个实验不需要设对照组
D
解析:科学探究有严格的程序,这些是保证探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有效手段,只有设置对照组才能说明实验结论的客观性,说明实验结果的不同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不设置对照组则不能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2.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新课讲解
无论是在土壤中、水里、空气中,还是在人体皮肤表面和
身体的内部,都有细菌和真菌存在,甚至在5米多深的土壤中、
1 000米以下的深海中、盐分很高的盐湖中,也都有细菌和真菌生活着。深海底部火山口周围的热泉附近,水温高达300 ℃,也有细菌和真菌存在。可以说,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3.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
新课讲解
(1)基本条件: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
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都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才能生存。
(2)特定条件:有些细菌和真菌的生存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用于制作酸奶的乳酸菌生活在无氧环境中,在有氧条件下其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它们生存的基本条件有( )
①阳光 ②氧气 ③水分 ④适宜的温度 ⑤有机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D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 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为什么受潮的玻璃、石头、水泥墙不易发霉 ?
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能为霉菌生长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和有机物,而受潮的玻璃、石头、水泥墙它们不能为霉菌提供现成的有机物,所以不易生霉。
这个实验结果表明A、B两种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区别:A细菌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而B细菌不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这说明不同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
2. 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A、B两种细菌进行培养, 同时,他还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了一天后,盐纸片周围只有A细菌生长。你对这个实验结果怎样解释?
当堂小练
教材习题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高温灭菌的培养皿中一般没有细菌和真菌存在。 ( )
(2)由于细菌和真菌都能够形成菌落,所以无法从菌落上区分细菌和真菌。 ( )
教材习题
答案:(1)√ 解析: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高温灭菌的培养皿中没有细菌和真菌的存在。
(2)× 解析:细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不同的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形态、大小和颜色有差异,根据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教材习题
2.在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 )
A.干燥的皮鞋
B.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
C.潮湿的粮食堆
D.潮湿的沙土地
答案: C
解析: 霉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潮湿的粮食堆满足了霉菌生活所需的条件,容易生长霉菌。
教材习题
3.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A、B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还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天后,盐纸片周围只有A细菌生长。你对这个实验结果怎样解释
答案:这个实验结果表明A、B两种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区别:A细菌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而B细菌不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说明不同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是不同的。
教材习题
4.你见过泡菜坛吗 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利用泡菜坛制作泡菜时,既要给泡菜坛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你能推测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答案:泡菜坛加盖后用水封口,目的是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坛内,创造坛内的缺氧环境,泡菜发酵所需的乳酸菌能够在缺氧环境下生存,把蔬菜中的有机物转变为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