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学案(含时空坐标+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学案(含时空坐标+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18 16:2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学案(时空坐标+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学 生 版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一、三国与西晋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帝,国号吴。2.西晋的建立与灭亡(1)建立: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统一:280年,西晋灭昊,完成统一。(3)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原因:①自东汉以来,西、北边睡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 ②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逐渐主导了局势。二、东晋与南朝1.东晋建立:317年, 建立东晋,都城建康。2.南朝政权演变(1)宋建立:420年, 夺取皇位,改国号宋。(2)政权演变:南方先后建立 四个王朝,都城均在建康。3.江南地区经济发展(1)原因: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2)表现:①农业: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②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3)意义: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三、十六国与北朝1.十六国并立(1)东晋统治南方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 ” 。 (2)十六国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2.前秦短暂的统一及瓦解(1)前秦的统一:4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2)政权瓦解:前秦统一北方后,大举进攻东晋,在 战败,政权迅速崩溃。3.北魏的统治(1)统一黄河流域: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439年统一北方。(2)北魏 改革①内容:迁都 ;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语:仿照汉族社会 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②影响:这些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拓展】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间很深。经济上,平城气候恶劣,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军事上,平城时常受到北方柔然的袭扰。地理位置上,平城位置偏僻,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图解】三国→西晋【释义】士族:又称世族、门阀等,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士族的特点是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图表】南朝政权 【辨析】“十六国”因北魏末年史官崔鸿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当时,北方并非仅十六国,崔鸿自北方所有大大小小的政权中选出国祚较长、影响力较大、较具代表性的十六国。【图解】北魏的分裂与演变【图解】北魏迁都洛阳
【重难突破】
一、 关于士族制度
(1)形成时间:魏晋时期。
(2)形成原因:
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②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经营庄园,渐成割据。
③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3)衰落:至隋唐两代,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4)衰落原因
①士族自身的腐朽,与生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
②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
③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
④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⑤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
典例1[辽宁渤海大学附属高中2022考前模拟]东晋时期,皇权受制于士族门阀,朝廷中重要官职均为门阀士族把持,庶人不能染指。至于左右朝政的六品以上的宰辅,更是完全由士族垄断。这反映出当时
A.庶族地主不满生存现状 B.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
C.门阀之间争夺核心权力 D.社会阶层流动受到阻碍
【答案】D
【解析】东晋时期,士族门阀把持朝廷的重要官职,将庶族地主排除在外,六品以上的宰辅完全由士族垄断等,反映出当时社会阶层流动受到阻碍,D项正确;庶族地主不满生存现状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排除B项;门阀之间争夺核心权力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1、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南方相对稳定,使得江南得到迅速开发;而北方大规模的战乱持续时间较长,导致中原发展相对缓慢。这样一来,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士族制的发展和一些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
由于战乱,北方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也刚得到开发,商品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联系密切,并逐渐融为一体。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为隋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典例2[湖南衡阳(百校联考)2022二模]下面的县城数量变化表(单位:座)从侧面反映了
时间区域 东汉后期 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 765 669
长江流域 342 611
A.北方的经济已被破坏 B.南方人口数接近北方
C.南方的经济得到发展 D.统一之下的割据趋势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县城数量变化表(单位:座)”中的信息,可知,从东汉后期到唐朝前期,黄河流域的县城数量呈下降趋势,长江流域的县城数量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南方的经济得到发展。长江流域县城数量增多,从侧面反映了南方经济得到发展,C项正确;仅凭黄河流域县城数量有所减少,不能断定北方的经济已被破坏,排除A项;材料只强调县城数量变化,无法说明南方人口数接近北方,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割据趋势,排除D项。
【模拟测试】
1.[河南南阳2022考前适应考]三国时期,扬州由东汉时的3个郡分为8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40个增至近80个;赣江流域原东汉豫章郡则被分为7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21个增至58个。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统治疆域的进一步拓展 B.江南市镇经济兴起
C.经济发展影响行政区划 D.经济重心南移加速
2.[河北省级联测2022八联]公元4世纪下半期,河西走廊分布着许多民族。如图所示氐人《耕地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民族差异逐渐缩小 B.汉族王朝鼓励西北开发
C.区域经济趋向多样 D.氐人普遍重视精耕细作
3.[广东六校联盟2022六联]遥领制度,是指对不入版图之地,设刺史、郡守以辖之,主要集中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政府对于沦陷区域的诸多州郡县,仍然任命官员以遥领,并不在意有无固定人口。这说明
A.制度创新加强中央集权 B.冗官泛滥削弱统治力量
C.分裂时期暗含统一因素 D.郡县制度符合时代潮流
4.[重庆八中2022全真模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人编发为辫,状似绳索),北谓南为岛夷(海滨南蛮土著)。”这反映了
A.南宋和金的政权对峙 B.南北方政权更迭频繁
C.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 D.社会经济的严重倒退
5.[吉林吉林2022三调]公元6世纪初期,地处今天河北、山西北部及内蒙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到今天的河南、陕西关中的农耕富饶之地。推动这次北方人口较大规模迁移的因素是
A.封建生产方式的扩展 B.黄河流域的长期持续分裂
C.中国政治中心的东移 D.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改革
6.[安徽滁州2022冲刺(五)]如图是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该图信息反映了
A.士族势力膨胀直接导致西晋灭亡
B.西北边陲少数民族开始向内地迁徙
C.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趋势增强
D.拉开了边疆少数民族武装割据的序幕
7.[辽宁辽南协作校2022三模]根据《魏书李宝附承子韶传》记载:“高祖将创迁都之计,诏引侍臣访以古事。韶对:‘洛阳九鼎旧所,七百攸基,地则士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高祖称善。”据此可知北魏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A.削弱鲜卑贵族势力 B.顺应洛阳士族要求
C.洛阳地区经济发达 D.追求政权的正统性
8.[河北2022新高考八模]北魏孝文帝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并且为了不违“天子七庙”的礼制,孝文帝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这一做法
A.利于加强北魏的中央集权 B.顺应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
C.旨在进一步神化封建皇权 D.旨在争取鲜卑贵族的支持
9.[福建宁德2022三模]北魏孝文帝时,下令按职官高低授予地方官吏公田,如刺史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各8顷,县令、郡丞各6顷,离职时移交给下任官吏,不得转卖。该政令有助于
A.阻止公田的性质变化 B.规范官员的俸禄制度
C.打压地方的豪强势力 D.加速北魏的汉化进程
10.[湖北十堰2022调研]下图所示为北魏孝子石棺图,上面刻着中国传统著名孝子的故事。据此可知,北魏( )
A.受到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 B.民间风俗画的技法高超
C.政府重视基层民众的教化 D.极其推崇汉代文化艺术
11.[广东汕头2022三模]西汉以来州举秀才、郡察孝廉,照例为本州郡人,无须标明其地。这种情况在东汉后期开始出现例外,而且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异地(户籍不在本州郡)察举、异地求举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门阀士族垄断政治权力 B.监察体制强化回避本籍
C.人口出现大规模的流动 D.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弱化
12.[四川射洪2022模拟]西晋时期,“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后,大批人口从中原地区外迁,公元296年,齐万年之乱后,一股经汉中抵蜀地,另一股经汉水至淮河一带,后为石勒所收。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呈现由政府组织的特点 B.呈现由北向南的趋势
C.造成中原人口大量锐减 D.开启了经济重心转移
13.[福建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曹魏时期,名士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但其子嵇绍依然为司马氏集团建立的晋朝尽忠而死。有人骂嵇绍为仇人卖命“不孝之罪通于天”,西晋王朝却一直将他奉为忠义楷模,并再三褒奖。这说明,西晋时期
A.正统思想受到玄学冲击 B.门阀制度渐趋衰落
C.士族与王朝利益的结合 D.社会处于分裂状态
14.[河南部分重点高中2022模拟]兰陵萧氏家族子弟先后建立了南齐和南梁两个朝代,发展为南迁侨姓士族代表。但是至南梁末,独霸政局的侨姓士族完全崩溃,由南方土著取代。这一现象( )
A.有利于田庄经济普及 B.推动了科举制的建立
C.阻碍了庶族地主崛起 D.反映出门阀世族衰落
15.[湖南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2022二联]北魏史书中“熙平(516—518年)初……河北州镇。既无新造五铁,设有旧者,而复禁断,并不得行……河北诸州。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而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430年)铸四铢钱,轮廓形制与五铢同,用费损无利,故百姓不盗铸。故南方四铢钱流行”。该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A.南方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B.南北经济交流频繁
C.北方完全以实物交易 D.经济重心已在南方
16.[天津2022新高考模拟冲刺]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时期是
A.春秋战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宋金元时期
答案与解析(第5课)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郡级行政区和属县的数量明显增加,主要是因为南方开发,经济发展影响行政区划,C项正确;材料是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不是统治疆域扩大,排除A项;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经济兴起,排除B项;安史之乱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速,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所示氐人以牛耕地的图像,可知材料反映的史实为魏晋时期河西走廊的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耕经济,生产方式与汉族差异缩小,A项正确;河西走廊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归属东晋汉人政权管辖,故不能得出汉族王朝的边疆政策,排除B项;区域经济一直就具有多样性的特征,C项与材料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当时氐人以游牧经济为主,故“普遍重视”说法不准确,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东晋的遥领制度体现了东晋政府意图恢复对这些地区统治的意图,说明在当时南北对峙的分裂局面下,东晋还想着统一全国,即分裂时期暗含统一因素,C项正确;遥领的这些地区并不在东晋政府的统治之下,因此并不能说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遥领制度,没有体现冗官和郡县制度,排除B、D两项。
4.【答案】C
【解析】根据“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双方建立了对峙政权,材料体现的是南北方对于王朝正统的激烈争夺,说明南北之间的民族融合,有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意识,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A项;B、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5.【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公元6世纪中国处于南北朝时期,此时黄河流域处于北魏的统治之下。公元5世纪末,北魏推行封建化政治改革并迁都洛阳,引发了人口关中地区的转移,D项正确;河北、山西一带的封建生产方式已经确立,排除A项;此时黄河流域已经实现局部统一,排除B项;由山西平城到河南洛阳,是政治中心的西移,排除C项。
6.【答案】C
【解析】到西晋,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还有活动在长城边缘的鲜卑,各民族之间交往、交融的趋势增强,C项正确;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排除A项;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排除B项;材料无法看出这是少数民族武装割据的开始,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洛阳九鼎旧所,七百攸基,地则士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可得出迁都洛阳是因为洛阳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统治中心,迁都于此,能够证明其政权的合法性,D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也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士族的需求,排除B项。
8.【答案】B
【解析】材料中所述的“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仿照的是中原传统礼制,这一改革有利于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汉化),顺应了中国北方各民族间的交往和交融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央集权,排除A项;C项不是主旨,是客观影响,排除C项;D项不是主旨,排除D项。
9.【答案】B
【解析】根据“下令按职官高低授予地方官吏公田,如刺史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各8顷,县令、郡丞各6顷,离职时移交给下任官吏,不得转卖”可得出这样规定即相当于给予官员一定的财产俸禄,减少其腐败的现象,因此有利于规范官员的俸禄制度,B项正确;阻止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目的不在于打压豪强,排除C项;D项是客观影响,排除D项。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化程度不断提高,北魏孝子石棺图体现的是受到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不是民间风俗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基层治理的信息,得不出政府重视基层民众的教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态度,得不出极其推崇汉代文化艺术,排除D项。
1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两晋时期出现北民南迁,北方人口大规模向南方迁移,许多读书人离开了原籍,因此异地(户籍不在本州郡)察举、异地求举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C项正确;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大规模流动,而非门阀士族垄断政治权力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弱化,排除AD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社会动荡,国家的监察体制并没有得到强化,排除B项。
12.【答案】B
【解析】根据“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后,大批人口从中原地区外迁,公元296年,齐万年之乱后,一股经汉中抵蜀地,另一股经汉水至淮河一带,后为石勒所收。”可得出,北方战乱,而言相对稳定,因此大量北展南迁,呈现出由北向南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组织,排除A项;中原人口大量增加,排除C项;“开启”错误,在这之前已经开始,排除D项。
1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说明西晋是士族支撑起来的政权;名士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但其子嵇绍依然为司马氏集团建立的晋朝尽忠而死,说明士族利益与政权紧密结合,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家思想受到冲击,排除A项;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排除B项;西晋实现了短暂统一,排除D项。
14.【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至南梁末,独霸政局的侨姓士族完全崩溃,由南方土著取代”反映出南朝后期政权更迭,门阀世族衰落,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田庄经济,是否普及无法推断出来,排除A项;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有利于庶族地主的崛起,排除C项。
15.【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知,南方统治者重视铸钱,百姓不盗铸,四铢钱流行,而北方还存在实物交易,对比得出南方商品经济相对发达,A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南北经济交流频繁,排除B项;C项错在说法太绝对,排除;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排除D项。
16.【答案】B
【解析】根据地图信息可知,黄河流域主要以绢、帛作为货币,这说明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争频繁,人们对国家的货币不信任,于是使用实物货币;长江流域主要使用铜币即国家发行的货币,这说明人们对国家比较信任,反映了当时该地区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二)教 师 版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一、三国与西晋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帝,国号吴。2.西晋的建立与灭亡(1)建立: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统一:280年,西晋灭昊,完成统一。(3)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原因:①自东汉以来,西、北边睡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 ②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逐渐主导了局势。二、东晋与南朝1.东晋建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城建康。2.南朝政权演变(1)宋建立:420年,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2)政权演变:南方先后建立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城均在建康。3.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1)原因: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2)表现:①农业: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②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3)意义: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三、十六国与北朝1.十六国并立(1)东晋统治南方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2)十六国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2.前秦短暂的统一及瓦解(1)前秦的统一:4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2)政权瓦解:前秦统一北方后,大举进攻东晋,在淝水战败,政权迅速崩溃。3.北魏的统治(1)统一黄河流域: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439年统一北方。(2)北魏孝文帝改革①内容:迁都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语:仿照汉族社会 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门士族通婚 。②影响:这些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拓展】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间很深。经济上,平城气候恶劣,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军事上,平城时常受到北方柔然的袭扰。地理位置上,平城位置偏僻,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图解】三国→西晋【释义】士族:又称世族、门阀等,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士族的特点是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图表】南朝政权 【辨析】“十六国”因北魏末年史官崔鸿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当时,北方并非仅十六国,崔鸿自北方所有大大小小的政权中选出国祚较长、影响力较大、较具代表性的十六国。【图解】北魏的分裂与演变 【图解】北魏迁都洛阳
【重难突破】
一、 关于士族制度
(1)形成时间:魏晋时期。
(2)形成原因:
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②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经营庄园,渐成割据。
③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3)衰落:至隋唐两代,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4)衰落原因
①士族自身的腐朽,与生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
②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
③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
④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⑤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
典例1[辽宁渤海大学附属高中2022考前模拟]东晋时期,皇权受制于士族门阀,朝廷中重要官职均为门阀士族把持,庶人不能染指。至于左右朝政的六品以上的宰辅,更是完全由士族垄断。这反映出当时
A.庶族地主不满生存现状 B.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
C.门阀之间争夺核心权力 D.社会阶层流动受到阻碍
【答案】D
【解析】东晋时期,士族门阀把持朝廷的重要官职,将庶族地主排除在外,六品以上的宰辅完全由士族垄断等,反映出当时社会阶层流动受到阻碍,D项正确;庶族地主不满生存现状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排除B项;门阀之间争夺核心权力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1、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南方相对稳定,使得江南得到迅速开发;而北方大规模的战乱持续时间较长,导致中原发展相对缓慢。这样一来,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士族制的发展和一些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
由于战乱,北方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也刚得到开发,商品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联系密切,并逐渐融为一体。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为隋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典例2[湖南衡阳(百校联考)2022二模]下面的县城数量变化表(单位:座)从侧面反映了
时间区域 东汉后期 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 765 669
长江流域 342 611
A.北方的经济已被破坏 B.南方人口数接近北方
C.南方的经济得到发展 D.统一之下的割据趋势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县城数量变化表(单位:座)”中的信息,可知,从东汉后期到唐朝前期,黄河流域的县城数量呈下降趋势,长江流域的县城数量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南方的经济得到发展。长江流域县城数量增多,从侧面反映了南方经济得到发展,C项正确;仅凭黄河流域县城数量有所减少,不能断定北方的经济已被破坏,排除A项;材料只强调县城数量变化,无法说明南方人口数接近北方,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割据趋势,排除D项。
【模拟测试】
1.[河南南阳2022考前适应考]三国时期,扬州由东汉时的3个郡分为8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40个增至近80个;赣江流域原东汉豫章郡则被分为7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21个增至58个。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统治疆域的进一步拓展 B.江南市镇经济兴起
C.经济发展影响行政区划 D.经济重心南移加速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郡级行政区和属县的数量明显增加,主要是因为南方开发,经济发展影响行政区划,C项正确;材料是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不是统治疆域扩大,排除A项;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经济兴起,排除B项;安史之乱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速,排除D项。
2.[河北省级联测2022八联]公元4世纪下半期,河西走廊分布着许多民族。如图所示氐人《耕地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民族差异逐渐缩小 B.汉族王朝鼓励西北开发
C.区域经济趋向多样 D.氐人普遍重视精耕细作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所示氐人以牛耕地的图像,可知材料反映的史实为魏晋时期河西走廊的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耕经济,生产方式与汉族差异缩小,A项正确;河西走廊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归属东晋汉人政权管辖,故不能得出汉族王朝的边疆政策,排除B项;区域经济一直就具有多样性的特征,C项与材料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当时氐人以游牧经济为主,故“普遍重视”说法不准确,排除D项。
3.[广东六校联盟2022六联]遥领制度,是指对不入版图之地,设刺史、郡守以辖之,主要集中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政府对于沦陷区域的诸多州郡县,仍然任命官员以遥领,并不在意有无固定人口。这说明
A.制度创新加强中央集权 B.冗官泛滥削弱统治力量
C.分裂时期暗含统一因素 D.郡县制度符合时代潮流
【答案】C
【解析】东晋的遥领制度体现了东晋政府意图恢复对这些地区统治的意图,说明在当时南北对峙的分裂局面下,东晋还想着统一全国,即分裂时期暗含统一因素,C项正确;遥领的这些地区并不在东晋政府的统治之下,因此并不能说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遥领制度,没有体现冗官和郡县制度,排除B、D两项。
4.[重庆第八中学2022全真模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人编发为辫,状似绳索),北谓南为岛夷(海滨南蛮土著)。”这反映了
A.南宋和金的政权对峙 B.南北方政权更迭频繁
C.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 D.社会经济的严重倒退
【答案】C
【解析】根据“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双方建立了对峙政权,材料体现的是南北方对于王朝正统的激烈争夺,说明南北之间的民族融合,有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意识,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A项;B、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5.[吉林吉林2022三调]公元6世纪初期,地处今天河北、山西北部及内蒙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到今天的河南、陕西关中的农耕富饶之地。推动这次北方人口较大规模迁移的因素是
A.封建生产方式的扩展 B.黄河流域的长期持续分裂
C.中国政治中心的东移 D.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改革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公元6世纪中国处于南北朝时期,此时黄河流域处于北魏的统治之下。公元5世纪末,北魏推行封建化政治改革并迁都洛阳,引发了人口关中地区的转移,D项正确;河北、山西一带的封建生产方式已经确立,排除A项;此时黄河流域已经实现局部统一,排除B项;由山西平城到河南洛阳,是政治中心的西移,排除C项。
6.[安徽滁州2022冲刺(五)]如图是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该图信息反映了
A.士族势力膨胀直接导致西晋灭亡
B.西北边陲少数民族开始向内地迁徙
C.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趋势增强
D.拉开了边疆少数民族武装割据的序幕
【答案】C
【解析】到西晋,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还有活动在长城边缘的鲜卑,各民族之间交往、交融的趋势增强,C项正确;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排除A项;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排除B项;材料无法看出这是少数民族武装割据的开始,排除D项。
7.[辽宁辽南协作校2022三模]根据《魏书李宝附承子韶传》记载:“高祖将创迁都之计,诏引侍臣访以古事。韶对:‘洛阳九鼎旧所,七百攸基,地则士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高祖称善。”据此可知北魏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A.削弱鲜卑贵族势力 B.顺应洛阳士族要求
C.洛阳地区经济发达 D.追求政权的正统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洛阳九鼎旧所,七百攸基,地则士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可得出迁都洛阳是因为洛阳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统治中心,迁都于此,能够证明其政权的合法性,D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也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士族的需求,排除B项。
8.[河北2022新高考八模]北魏孝文帝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并且为了不违“天子七庙”的礼制,孝文帝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这一做法
A.利于加强北魏的中央集权 B.顺应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
C.旨在进一步神化封建皇权 D.旨在争取鲜卑贵族的支持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所述的“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仿照的是中原传统礼制,这一改革有利于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汉化),顺应了中国北方各民族间的交往和交融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央集权,排除A项;C项不是主旨,是客观影响,排除C项;D项不是主旨,排除D项。
9.[福建宁德2022三模]北魏孝文帝时,下令按职官高低授予地方官吏公田,如刺史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各8顷,县令、郡丞各6顷,离职时移交给下任官吏,不得转卖。该政令有助于
A.阻止公田的性质变化 B.规范官员的俸禄制度
C.打压地方的豪强势力 D.加速北魏的汉化进程
【答案】B
【解析】根据“下令按职官高低授予地方官吏公田,如刺史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各8顷,县令、郡丞各6顷,离职时移交给下任官吏,不得转卖”可得出这样规定即相当于给予官员一定的财产俸禄,减少其腐败的现象,因此有利于规范官员的俸禄制度,B项正确;阻止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目的不在于打压豪强,排除C项;D项是客观影响,排除D项。
10.[湖北十堰2022调研]下图所示为北魏孝子石棺图,上面刻着中国传统著名孝子的故事。据此可知,北魏( )
A.受到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 B.民间风俗画的技法高超
C.政府重视基层民众的教化 D.极其推崇汉代文化艺术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化程度不断提高,北魏孝子石棺图体现的是受到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不是民间风俗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基层治理的信息,得不出政府重视基层民众的教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态度,得不出极其推崇汉代文化艺术,排除D项。
11.[广东汕头2022三模]西汉以来州举秀才、郡察孝廉,照例为本州郡人,无须标明其地。这种情况在东汉后期开始出现例外,而且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异地(户籍不在本州郡)察举、异地求举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门阀士族垄断政治权力 B.监察体制强化回避本籍
C.人口出现大规模的流动 D.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弱化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两晋时期出现北民南迁,北方人口大规模向南方迁移,许多读书人离开了原籍,因此异地(户籍不在本州郡)察举、异地求举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C项正确;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大规模流动,而非门阀士族垄断政治权力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弱化,排除AD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社会动荡,国家的监察体制并没有得到强化,排除B项。
12.[四川射洪2022模拟]西晋时期,“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后,大批人口从中原地区外迁,公元296年,齐万年之乱后,一股经汉中抵蜀地,另一股经汉水至淮河一带,后为石勒所收。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呈现由政府组织的特点 B.呈现由北向南的趋势
C.造成中原人口大量锐减 D.开启了经济重心转移
【【答案】B
【解析】根据“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后,大批人口从中原地区外迁,公元296年,齐万年之乱后,一股经汉中抵蜀地,另一股经汉水至淮河一带,后为石勒所收。”可得出,北方战乱,而言相对稳定,因此大量北展南迁,呈现出由北向南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组织,排除A项;中原人口大量增加,排除C项;“开启”错误,在这之前已经开始,排除D项。
13.[福建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曹魏时期,名士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但其子嵇绍依然为司马氏集团建立的晋朝尽忠而死。有人骂嵇绍为仇人卖命“不孝之罪通于天”,西晋王朝却一直将他奉为忠义楷模,并再三褒奖。这说明,西晋时期
A.正统思想受到玄学冲击 B.门阀制度渐趋衰落
C.士族与王朝利益的结合 D.社会处于分裂状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说明西晋是士族支撑起来的政权;名士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但其子嵇绍依然为司马氏集团建立的晋朝尽忠而死,说明士族利益与政权紧密结合,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家思想受到冲击,排除A项;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排除B项;西晋实现了短暂统一,排除D项。
14.[河南部分重点高中2022模拟]兰陵萧氏家族子弟先后建立了南齐和南梁两个朝代,发展为南迁侨姓士族代表。但是至南梁末,独霸政局的侨姓士族完全崩溃,由南方土著取代。这一现象( )
A.有利于田庄经济普及 B.推动了科举制的建立
C.阻碍了庶族地主崛起 D.反映出门阀世族衰落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至南梁末,独霸政局的侨姓士族完全崩溃,由南方土著取代”反映出南朝后期政权更迭,门阀世族衰落,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田庄经济,是否普及无法推断出来,排除A项;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有利于庶族地主的崛起,排除C项。
15.[湖南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2022二联]北魏史书中“熙平(516—518年)初……河北州镇。既无新造五铁,设有旧者,而复禁断,并不得行……河北诸州。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而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430年)铸四铢钱,轮廓形制与五铢同,用费损无利,故百姓不盗铸。故南方四铢钱流行”。该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A.南方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B.南北经济交流频繁
C.北方完全以实物交易 D.经济重心已在南方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知,南方统治者重视铸钱,百姓不盗铸,四铢钱流行,而北方还存在实物交易,对比得出南方商品经济相对发达,A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南北经济交流频繁,排除B项;C项错在说法太绝对,排除;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排除D项。
16.[天津2022新高考模拟冲刺]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时期是
A.春秋战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宋金元时期
【答案】B
【解析】根据地图信息可知,黄河流域主要以绢、帛作为货币,这说明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争频繁,人们对国家的货币不信任,于是使用实物货币;长江流域主要使用铜币即国家发行的货币,这说明人们对国家比较信任,反映了当时该地区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