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戊戌变法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戊戌变法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18 18:3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https://haokan./v vid=10176032249940804645&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戊戌六君子
第6课 戊戌变法(1989年)
学习目标
1.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
2.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3.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4.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公车上书
(1)时间:
(2)背景:
(3)领导人:
(4)核心内容:
1895年
康有为
梁启超
《马关条约》签订
公车上书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康有为、梁启超
请求拒和、迁都、变法(目的)
人物扫描
康有为
梁启超
广东南海人,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后来了解到俄国和日本都靠变法迅速强盛起来,开始宣传维新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典型代表。
广东新会人,青年时期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
我们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拯救中国就必须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变法图强
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5)在位皇帝:
(6)根本原因:
(7)结果:
(8)影响:
光绪帝。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失败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导火索)
禀奏陛下,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不好好考试,带领其他举人跑到公交车上联名上书!要搞事情啊!
淡定!这“公车”不是“公交车”!公车上书即举子上书,汉朝时,政府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故称为“公车上书”。以后要多读书!
—组建政治团队
2、组织学会
国闻报
强学会
中外纪闻
南学会
时务报
强学会
兴儒会
农学会
蜀学堂
励学斋
国闻报
强学会
中外纪闻
南学会
时务报
强学会
兴儒会
农学会
蜀学堂
励学斋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多所。
号外号外,康南海变法图强!
—宣传维新思想
3、创办报刊
“近开报馆,名曰新闻,政俗备存,文学兼述……新报,尤足以开拓心思,发越聪明……。”—康有为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
——严复《国闻报》
变法图强
宣传维新思想
作用: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促进思想解放,促进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上海的《时务报》—梁启超
《时务报》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主笔。1898年8月8日停刊,共出69期。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梁启超《变法通议》
天津的《国闻报》—严复
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国闻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刊登国内各省要闻,同时译载重要政论及名著,如连载严复译的赫胥黎《天演论》等。在维新运动中影响很大,成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与上海《时务报》分掌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戊戌变法后遭清政府查办,1898年12月被迫停刊。
二、百日维新
1.原因
(2)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根本原因
经济基础
(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
直接原因
不愿做亡国之君的光绪和支持他的珍妃
2.开始标志:
3.时间:
4.目的:
5.阶级:
6.性质: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明定国是”诏书
“明定国是”诏书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性质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
项目 内容 影响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文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军事 裁剪绿营, 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具有资产阶级参与政治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有利于军事的强大
7.内容:
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伤害守旧的封建文人
触犯守旧贵族的利益
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



四岁即位,
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5岁亲政,由慈禧太后“训政”。




咸丰帝的妃嫔,
同治帝的生母。
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光绪帝被囚禁的中南海瀛台涵远楼
“戊戌六君子”被杀
谭嗣同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康广仁
林旭
杨深秀
刘光第
杨锐
7.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情况。
①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②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袁世凯的出卖
③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④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⑤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还不高,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7.意义
《时务报》
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②促进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思想启蒙)
①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
启示: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辛亥
革命
(学?)
洋务
运动
(学器物)
戊戌
变法
(学制度)
8.启示与教训: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
发生
发展
高潮
结局
公车上书揭开序幕
创办报刊建强学会
百日维新实行变法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课堂小结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思考: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政治主张有何区别?
洋务派
维新派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工业。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了更为严重的民族危机。
超等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继续探索救国道路。
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在当时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的失败也证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行不通!必须割掉封建专制这个毒瘤,武力推翻清政府!
换 我 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