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5.15.1 动物运动的方式-2022-2023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同步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5.15.1 动物运动的方式-2022-2023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同步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9 11:5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5.15.1动物运动的方式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知道动物运动的意义;
3、掌握各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4、理解动物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的适应。
新知导入
通过同学们收集的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大家来讨论一下:
1、举例说出哪些动物的活动范围比较广发。
2、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如水、陆地、空中)有什么关系?
昆虫、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水中以游泳为主;
陆地上以行走、爬行、奔跑、跳跃为主;
空中以飞行为主。
新知讲解
游泳是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
1、倒退运动,如水母、乌贼等。
新知讲解
游泳是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
2、依靠纤毛或附肢划水在水中运动,如草履虫、海龟等。
新知讲解
游泳是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
3、依靠后肢的摆动和蹼的张缩在水中运动,如蛙、一些鸟类等。
新知讲解
游泳是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
4、游泳是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如大多数的鱼身体呈纺锤形,有成对的胸鳍和腹鳍,还有发达的尾部和尾鳍。
课堂练习
下列哪些结构适于在水中游泳( )
①鳍 ②趾间有发达的蹼的足 ③翼 ④趾间无发达的蹼的足 ⑤鳍状的附肢 ⑥翼膜 ⑦翅 ⑧步行足
A.①②⑤ B. ①③④ C.①⑥⑦ D.④⑦⑧
A
【解析】鱼有鳍,能在水中游泳。鸭、鹅等动物,后肢的趾间有发达的蹼,这些动物依靠后肢的运动和蹼的张缩在水中运动。海龟具有鳍状的附肢,依靠附肢划水在水中运动。翼、翼膜、 翅都是飞行的器官,步行足适于在陆地运动。
新知讲解
爬行、行走、跳跃等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
观察几种动物的运动,讨论:
1、蜗牛是怎样运动的?
2、为什么龟鳖等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速度较慢?
蜗牛以足部肌肉伸长的部分固定在物体表面,足的其余部分伸展而前进。
四肢不发达,不能完全将身体抬离地面。
新知讲解
爬行、行走、跳跃等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
3.当猫、狗、鹿、马等哺乳动物漫步行走时,四肢是如何变化的?当缓慢跑动时,四肢是如何变化的?当快速奔跑时,四肢变化又有什么特点?
一条腿举起而离开地面时,它就不再承担体重,身体重心落在其余三条腿组成的三角形内。
漫步行走时,前后肢交替前伸和后推;缓慢跑动时,这种交替加快;快速奔跑时,交替更为加快,甚至跨步时脚不着地而身体腾起。
新知讲解
爬行、行走、跳跃等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
4、想一想,青蛙、袋鼠等善于跳跃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与这种运动方式相适应?
青蛙的后腿较长,能跳到自身长度的12倍处;袋鼠的后肢很发达,能够连续跳跃,最多能跳到自身长度的5倍远处。
新知讲解
爬行、行走、跳跃等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
1、爬行:依靠肌肉收缩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如蛇、蜗牛
新知讲解
爬行、行走、跳跃等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
2、行走: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运动,如牛、羊等。
新知讲解
爬行、行走、跳跃等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
3、奔跑:当行走速度加快时,在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开地面,身体腾空,如鸵鸟、猎豹等。
新知讲解
爬行、行走、跳跃等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
4、跳跃:依靠后肢的弹跳,使身体腾空运动,如蝗虫、青蛙等。
课堂练习
【解析】家兔前肢短,后肢长,这种特点与跳跃相适应。
家兔前肢短,后肢长,这与它的哪种运动方式相适应( )
A.行走
B.跳跃
C.爬行
D.奔跑
B
新知讲解
飞行是适应更广阔空间生活的运动方式
1、鸟类的飞行
(1)省力的飞行方式—滑翔,适合大型鸟类(如鹰)。
新知讲解
飞行是适应更广阔空间生活的运动方式
1、鸟类的飞行
(2)基本的飞行方式—鼓翼飞行,依靠双翼快速、有力地上下扇动空气而获得上升和前进的动力,如绝大多数鸟类。
新知讲解
飞行是适应更广阔空间生活的运动方式
注:一般情况下,鸟类在飞行时交替使用鼓翼飞行、滑翔等方式。
新知讲解
飞行是适应更广阔空间生活的运动方式
2、许多昆虫的飞行:依靠两对翅的上下运动来飞行。
新知讲解
飞行是适应更广阔空间生活的运动方式
3、蝙蝠的飞行:依靠翼手、借助翼膜实现飞行。
课堂练习
【解析】不是只有鸟类会飞,如哺乳动物中的蝙蝠和大多数昆虫都会飞;鸟类和昆虫依靠翅行,蝙蝠依靠翼膜飞行;滑翔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飞行动物除了使用鼓翼飞行方式外,还有滑翔等方式。
下列关于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会飞行的都是鸟类
B.能飞行的动物都是依靠翅
C.滑翔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D.飞行动物都是鼓翼飞行
C
新知讲解
动物运动的意义
1.动物的运动方式的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2.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具体表现为:
(1)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获取食物。
(2)可以逃避敌害和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
(3)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
课堂总结
动物的运动方式
水中:游泳为主
空中:飞行为主
动物运动的意义
有利于个体生存
有利于个体繁衍
陆地:
动物的运动方式
爬行
行走
奔跑
跳跃
课堂练习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述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
A. 跳跃、爬行
B. 奔跑、蠕动
C. 飞行、游泳
D. 行走、跳跃
2.金鱼、蛇、蜜蜂的运动方式分别是( )
A.行走、漂浮、爬行
B.爬行、漂浮、奔跑
C.行走、游泳、跳跃
D.游泳、爬行、飞行
D
C
课堂练习
3.蜻蜓的主要运动形式是( )
A.跳跃
B.行走
C.飞行
D.奔跑
4.蜗牛、蜈蚣、蛇共同的运动方式为( )
A.爬行
B.行走
C.奔跑
D.跳跃
A
C
课堂练习
5.下列动物与它们的主要运动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
A.鲤鱼——爬行
B.青蛙——行走
C.蜥蜴——跳跃
D.麻雀——飞行
6.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的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都是游泳
B.蝗虫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跳跃和飞行等
C.行走是人特有的运动方式
D.所有的动物都能够主动运动
B
D
课堂练习
7.下列对动物器官(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鱼类的运动器官是翼
B.鸟类的运动器官是鳍
C.变形虫的运动结构是伪足
D.草履虫的运动结构是刚毛
8.能够在空中飞行的哺乳动物是( )
A.天鹅
B.蝗虫
C.蝙蝠
D.野鸭
C
C
课堂练习
9.动物在水中、陆地上和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 )
A.行走 奔跑 飞行 B.游泳 行走 飞行
C.游泳 爬行 滑翔 D.爬行 跳跃 飞行
10.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蜗牛足部分泌的黏液对运动没有影响
②龟、鳖等动物四肢短小,因此运动速度较快
③马、鹿等善于奔跑的动物四肢发达,运动时协调配合
④善于跳跃的动物,后肢发达
⑤青蛙只有跳跃一种运动方式
⑥许多动物都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A.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⑤⑥
A
B
作业布置
思考与练习:
1.题
2.题
3.题
课外读:
深海火山口竟然也有生命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