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学案(含时空坐标+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7.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学案(含时空坐标+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18 16:2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学案(时空坐标+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学 生 版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选官制度 1.魏晋南北朝: 。 (1)含义: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 (2)选拔标准:曹魏时,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从西晋开始,主要看重家世。 (3)作用: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4)衰落: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2.隋唐:科举制(1)形成: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 ,科举制度形成。(2)发展①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 和明经两科为主。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 。 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3)影响: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比较】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比较二、三省六部制 1.历程⑴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⑵隋唐时期: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 、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3)唐太宗时期: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宰相议事的地方叫 ,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行政效率。2.职责: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3.意义: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三、 赋税制度1.魏晋时期: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北魏时期 (1)土地制度: 。【释义】 均田制是指政府在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封建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 (2)赋税制度: 。 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3.唐初: 制 (1)内容: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2)作用: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4.唐中后期:两税法 (1)原因: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政府推行两税法。 (2)内容 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②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3)影响 ①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 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图解】古代选官制度【图解】九品中正制【解读】九品中正制初行时,将评品人物之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图解】唐代科举制图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出身士族的占很大比例,出身寒族以及小姓的占比较小,说明唐代科举制虽兼顾多个阶层但并不完善。【图解】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有三省分权制衡的但从主观动机到客观效果都在于削弱相权强化君权,因而与近代分权思想不可相并。【辨析】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度1.区别:均田制是土地分配制度,租庸调则是赋税政策,二者定义不同,适用范围不同,沿革历史时期不同。2.联系:租庸调以均田制为基础和存在的依据,同时也正是由于均田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租庸调制在中唐之后为两税法所取代。【图解】唐代税制
【重难突破】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与趋势
2.比较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典例1[四川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2二联]唐初至中期,朝廷重臣多国子监、太学毕业,并以进士及第而入仕为荣。唐后期,“国家之仕进者,必举于州县,然后升于礼部吏部”,再也没有“或太学高第,或诸州进士”的排序了。这反映了
A.官员文化素质降低 B.人才选拔方式调整
C.考试舞弊行为杜绝 D.科考选才范围扩大
【答案】D
【解析】唐中期以前,皇室和高级官员子弟为主体的国子监、太学学生更容易进士及第;唐后期,地方考试后推荐到中央的考生更容易进士及第。这一变化说明世家大族的影响削弱,官员选拔的范围扩大,D项正确;唐后期地方考生间竞争更激烈,这对人才的文化素质要求更高,排除A项;仍是实行科举取士,排除B项;虽削弱了世家大族对科考的影响,但这一调整杜绝不了考试舞弊行为,排除C项。
二、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
(2)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中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演变。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典例2[辽宁葫芦岛2022二模]22.如表是唐中后期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及参与机构变化的统计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宰相总人数 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 机构变化
唐肃宗 16 14 翰林学士开始参政
唐代宗 12 10 置内枢密使
唐德宗 35 33
唐宪宗 29 27 翰林学士草诏权
A.中枢权力结构的重构 B.三省内部制衡机制强化
C.相权扩大威胁了皇权 D.中央行政效率不断加强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唐中后期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及参与机构变化的统计表”中的信息,可知,唐中后期多数宰相都不是出身于三省长官。结合所学可知,唐初实行三省制,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唐中后期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不断增多,反映了当时中枢权力结构的重构,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三省内部制衡机制强化”,排除B项;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多是分散相权的体现,这有利于加强皇权,排除C项;仅凭材料不能得出“中央行政效率不断加强”,排除D项。
三、全面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1.演变的特点
(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
(2)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租庸调制中的“庸”为标志)
(3)赋税由以实物为主向以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5)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2.调整的原因
(1)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而减轻赋税。
(2)在国家控制大量无主土地而推行均田制时实行租调制。
(3)为了解决经济困难,增加财政收入,调整赋税制度。
(4)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产生的影响
(1)王朝之初,统治者减轻赋税,迅速改变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状况,缓和了阶级矛盾后,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国家经济出现困难时,统治者通过税制改革,扩大了国家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3)临时加深的苛捐杂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成为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
4.对赋税制度演变的认识
(1)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
(2)用银两收税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
(3)赋税制度的沿革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实质体现了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4)封建国家赋税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倒退,是评价历史人物和封建统治的依据之一。
典例3[山东潍坊2022三模]如表为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变反映出当时
制度 征收方式
租庸调制 租:政府授田的男丁,每年须交纳粟二石庸:每丁每年须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调:每丁按照当地的出产,每年输纳绢二匹、绫二丈、绵三两
两税法 全国各地的人民,一律以现有男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分夏、秋两季交纳,其税额概以钱计,再折合绫绢缴纳
封建剥削减轻 B.货币经济发展
C.人身控制加强 D.实物地租消失
【解析】根据材料“租庸调制”“一律以现有男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分夏、秋两季交纳,其税额概以钱计,再折合绫绢缴纳”等信息可知,租庸调的赋税制度主要收取实物为主,并且课税名目繁杂,而两税法将人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税额概以钱计,即收取货币为主,因此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下由收取实物税到货币税的转变,体现了货币经济的发展现象,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没有体现封建剥削程度,无法得出封建剥削减轻的结论,排除A项;唐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的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体现了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排除C项;两税法规定税额以钱计算,但不代表实物地租消失,排除D项。
【模拟测试】
1.[湖南衡阳2022全真模拟]魏晋南北时期,世家豪族势力膨胀,察举大权已被地方名士控制,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导致人才匮乏。群臣建议征召贤士,皇帝允准并要求“访于本州评议”,同时官员在向上荐举人才的书折中大多有“谨条(列举)资品,乞蒙简察”字样。这说明该时期
A.官员考核趋于严谨 B.品评风气影响选官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世官制度遭到冲击
2.[湖北宜昌2022四模]东汉顺帝阳嘉年间(132年-135年)下诏:每年从地方各郡推荐的孝廉,要集中到京城洛阳考试,“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即来自儒生者要考各派的儒家经典解释,来自文职吏员者要考各类公文写作。这是以国家名义集中进行的每年分科考试的萌芽,这一历史现象较适用于研究
A.皇帝征召制的产生 B.科举制产生的渊源
C.九品中正制的没落 D.八股取士制的僵化
3.[辽宁2022一模]史载“武德,贞观世重资荫”,据统计,“从武德五年至显庆六年(622~661)的40年间,进士及第共290人,其中贞观年间年均录取9人;永徽、显庆年间年均录取14人,只及显庆时期每年人流(官阶从九品外登人九品内)总数1400人的百分之一”。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唐初社会秩序动荡 B.九品中正制的崩溃
C.科举制度存在弊病 D.门阀世族势力强大
4.[河北省级联测2022八联]唐代科举中第的考生称主考官为“座主”,自称“门生”,相互称“同年”。唐武宗会昌三年,中书上奏称:“今日已后,进士及第,任一度参见有司(座主),向后不得聚集参谒,及于有司宅置宴。不得聚集同年进士,广为宴会。”武宗准奏。此规定
A.避免了朝政大权旁落 B.加强了朝廷对官僚集团的掌控
C.完善了科举选官程序 D.改变世家大族把持政权的局面
5.[湖南永州2022三模]魏晋以来,强宗大族雄踞乡间,武断乡曲,朝廷依靠他们才能贯彻对地方的统治。但隋唐之际,很多名门望族乃至一般士族的成员纷纷离开其籍贯族源地,迁居“长安——洛阳”京畿之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选官用人制度的重大变化 B.京畿之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吸引
C.国家政治统一与社会稳定 D.朝廷加强中央集权的强制迁移
6.[河南新乡2022三模]唐代择官考试的主要内容是试书、判,其中“判”又称“判牍”“判状”“判词”,是司法人员对案件是非曲直之判断与评价结果的文字体现,即法律判断的文书。《通典》对唐代选拔官吏的标准有言:“不习经书史无以立身,不习法理无以效职。”唐代这一择官标准旨在
A.提高封建统治效能 B.深化依法治国观念
C.完善考试选官制度 D.培养法律专业人才
7.[广东广州2022三模]唐朝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基础上,设立了政事堂议政制度,主要由皇帝亲信主持集体商议;参与政事堂议政的除了三省长官,还有皇帝直接指派的亲信官员参与议政。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改设到中书省,唐朝中期将政事堂议政处设在中书门下省,两省合署办公之所。唐朝政事堂的演变
A.加强了皇帝独裁权力 B.提高了尚书省的地盘
C.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 D.取消了宰相的决策权
8.[湖南2022模拟]“(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
A.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C.有效的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
9.[重庆2022三模]从政事堂制度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封建统治者为了使他们“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消灭,就需要有一个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于是,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政事堂,便从控制矛盾和冲突的需要中产生了。这说明设立政事堂是为了( )
A.分割宰相权力 B.缓解君相矛盾
C.强化皇权专制 D.维护政治稳定
10.[江苏2022考前押题密卷]唐代,因三省长官品位崇高,不轻易授人,中书令、侍中也不再常设。唐太宗特置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号,高宗以后这些名号逐渐统一,固定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凡以本官加带此类头衔的官员,即为宰相。宰相人数的增加
A.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B.规范了朝廷的决策程序
C.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 D.削弱了门阀士族的势力
11.[山西临汾2022考前适应考]输籍法是隋代制定的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即由中央政府制定户等划分的标准,发到州县,各县依样确定户籍,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登记,旨在拆散大户,析出若干小户。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加强中央集权
C.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 D.维护社会安定
12.[福建三明2022三模]下图为唐朝岭南道怀集百姓在缴纳庸调时,由地方官折纳成银饼上交朝廷。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 B.赋税征收方式灵活
C.政府减轻百姓赋税负担 D.白银进入流通领域
13.[广东2022考前冲刺]《唐会要》记载:(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六月敕“如闻河东、河北官人职田(政府按官职品级授给官吏作为俸禄的田地),既纳地租,仍收桑课,田树兼税,民何以堪”。据此可推知唐朝时期( )
A.国有土地下佃农的负担沉重 B.均田制推行官吏获得了土地
C.两税法实施加重了人民负担 D.封建剥削使自耕农经济解体
14.[安徽广德2022七联]关于唐代的两税制,宰相陆贽说:“定税之初,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往者纳绢一匹,当钱三千二三百文;今者纳绢一匹,当钱一千五六百文。往输其一,今过于二。”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是对租庸调制的完善 B.加重了农民负担
C.使纳银条件完全具备 D.抑制了土地兼并
15.[海南海口2022诊断]唐代的两税法“将租庸调以及户税、地税、青苗钱等合并,统一开征两税,纳税项目减少,缴纳时间集中,省去了原来的‘旬输月送’的麻烦和税吏催缴的痛苦”。这说明,两税法的实行
A.大大减轻百姓税额负担 B.降低了赋税征纳的成本
C.放松了对农民人身控制 D.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16.[湖北十一校2022二联]下表是天宝十四载与乾元三年的户数变化。据此可知( )
表:天宝十四载与乾元三年户数比较表
户口 天宝十四载(755 年) 百分比 乾元三年(760年) 百分比
户数 总户数 8914709 100% 1933174 100%
不课户 3565501 40% 1174519 61%
课户 5349280 60% 758582 39%
A.战争致使户口数量下滑 B.百姓赋税负担明显加重
C.土地买卖趋向于合法化 D.政府财政收入大量减少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魏晋时期,察举制被地方豪强掌控,弊端逐渐显现,群臣建议将选拔官员的权力下放至地方,或者拣选官员时候也多侧重资品,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品评风气影响了选官,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官员选拔而非考核,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世官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逐渐破坏了,排除D项。
2.【答案】B
【解析】材料“这是以国家名义集中进行的每年分科考试的萌芽,”与后来的科举制有相似的地方,因此,可用来研究科举制产生的渊源,B项正确;征召制是由皇帝直接下诏,指名直接聘请那些有一定才能又不肯出仕的社会贤者、隐居高士、学者名流做官,与材料分科考试无关,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的没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八股取士制的僵化主要指八股文成为考试文体的定制后,非八股文章一概不录,更有甚者,连文字笔画错误的好的文章也不能录取。由于这种文体在后来日益固定和僵化,强化士子们对文体形式上和谐、完美的要求,其内容的真善美为次之.故一篇标准的八股文,形式上工整、对仗,但内容空疏、乏味。八股文外在形式的僵硬与内在思想空洞的畸形结构,导致了士人思想的僵化、枯竭,乃至整个社会系统的凝固、停滞。因此,材料无法用来研究八股取士制的僵化,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材料所述现象是唐代早期通过科举途径为官的人数不多,“重资荫”说明多数官员是通过门荫的方式为官的。题干问的是此现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是世族势力强大造成的,D项正确;这种情况与社会秩序动荡无关,排除A项;也不是因为九品中正制的崩溃而造成,排除B项;此时期科举制不够完善,但这不是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后不得聚集参谒……不得聚集同年进士”可知,这一规定减少了“门生”“座主”和“同年”考生之间的私人联系,有利于加强朝廷对官员的掌控,B项正确;“避免了”过于绝对,排除A项;这一规定是科举之后对官员的管理措施,不属于科举选官程序,排除C项;科举制的实施改变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权的局面,排除D项。
5.【答案】A
【解析】隋唐科举制度成为选官用人的主要途径,考试合格后取得做官的资格,通过吏部的面试考核才能正式授官,A项正确;B、C两项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
6.【答案】A
【解析】根据“唐代择官考试的主要内容是试书、判”“不习经书史无以立身,不习法理无以效职。”可得出,唐朝的择官标准,更加注重官员的实际治理能力以及文化素养,为的是提高封建统治的效能,A项;唐朝没有依法治国,排除B项;C项是客观影响,排除;D项不是其主旨,排除。
7.【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设立了政事堂议政制度”、“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改设到中书省,唐朝中期将政事堂议政处设在中书门下省,两省合署办公之所”,可知政事堂议政制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决策的科学性,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加强君权,排除A项;“提高了”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相劝,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得出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B项正确;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的是明清时期,排除A项;根据材料“三省六部制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不利于限制君权,排除C项;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下的中央官制,而不是民主制度下的三权分立,排除D项。
9.【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封建统治者为了使他们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消灭,就需要有一个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可以看出政事堂的设置实质是为了维护皇权的专制,C项正确;分割相权仍然是为了加强皇权,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强化皇权,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化,排除D项。
10.【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三省六部制之下,增加宰相人数,是为了进一步分散相权,加强皇权,C项正确;人数增加不利于提高效率,排除A项;人数增加与决策规范没有关联,排除B项;材料没有针对门阀,排除D项。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对输籍法的表述可知,这种确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可以把隐匿户口强制登记,从而拆析出若干小户,这样就导致了户数的增加,从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A项正确;材料同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项;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维护社会安定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
12.【答案】B
【解析】通过观察图片及文字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22年”即唐朝初期,地方政府专门安排官员,负责将均田制下农民缴纳的庸调,“折纳”成银饼上交朝廷,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赋税征收方式灵活,B项正确;地方官把庸调折纳成银饼,不能说明农民交纳的是货币地租,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政府“减轻”了百姓赋税负担,排除C项;白银进入流通领域与“银饼上交朝廷”不符,排除D项。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河东、河北官人职田……既纳地租,仍收桑课,田树兼税,民何以堪”可知,耕种职田(国有土地的一类)的佃农,在交租之外还要另交别立名目的桑课等,说明佃农负担沉重,A项正确;官人职田不属于均田制内容,排除B项;两税法是在唐德宗时期(780年)开始实行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与自耕农经济无关,排除D项。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赋役制度。由题干材料信息“定税之初,皆计缗钱”可知赋税征收不收米谷而改收货币;由题干材料信息“纳税之时,多配绫绢”可知两税法在实施中被迫改货币计征为折纳实物;再由题干材料信息“往输其一,今过于二”可知农民要贱卖绢帛、谷物交纳税钱,据此可推知农民的负担增加了,B项正确;两税法是在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的背景下实施的,排除A项;由题干材料信息“定税之初,皆计缗钱”可知两税法改实物计征为货币计征;由题干材料信息“纳税之时,多配绫绢”可知当时尚不具备完全用钱来征税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晚期因美洲白银的大量输入才实现了赋役征银,排除C项;两税法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根据土地和资产的多少来征税,两税法下土地可以合法买卖,不存在抑制土地兼并问题,排除D项。
1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税法的实行不仅便利了百姓纳税,也便利了税吏征收,这说明两税法提高了税款的征纳效率,降低了税款征纳的成本,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大大减轻了百姓税额负担,排除A项;虽然两税法“以资产为宗”既放松了对农民人身控制,也稳定了国家财政收入,但材料并没有涉及,排除C、D两项。
16.【答案】B
【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与755年相比,760年的总户数锐减,课户数量减少,结合所学可知,户数和课户数量减少,必然会影响政府的赋税收入,政府会加大赋税征收,使得百姓赋税负担加重,B项正确;“战争致使户口数量下滑”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材料与“土地买卖趋向于合法化”无关,排除C项;户数和课户数量减少会影响财政收入,但是“大量减少”表述错误,排除D项。
(二)教 师 版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选官制度 1.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含义: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 (2)选拔标准:曹魏时,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从西晋开始,主要看重家世。 (3)作用: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4)衰落: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2.隋唐:科举制(1)形成: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2)发展①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3)影响: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比较】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比较二、三省六部制 1.历程⑴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⑵隋唐时期: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3)唐太宗时期: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行政效率。2.职责: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3.意义: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三、 赋税制度1.魏晋时期: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北魏时期 (1)土地制度:均田制。【释义】 均田制是指政府在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封建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 (2)赋税制度:租调制。 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3.唐初:租庸调制 (1)内容: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2)作用: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4.唐中后期:两税法 (1)原因: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政府推行两税法。 (2)内容 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②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3)影响 ①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图解】古代选官制度演变【图解】九品中正制【解读】九品中正制初行时,将评品人物之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图解】唐代科举制图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出身士族的占很大比例,出身寒族以及小姓的占比较小,说明唐代科举制虽兼顾多个阶层但并不完善。【图解】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有三省分权制衡的但从主观动机到客观效果都在于削弱相权强化君权,因而与近代分权思想不可相并。【辨析】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度1.区别:均田制是土地分配制度,租庸调则是赋税政策,二者定义不同,适用范围不同,沿革历史时期不同。2.联系:租庸调以均田制为基础和存在的依据,同时也正是由于均田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租庸调制在中唐之后为两税法所取代。【图解】唐代税制
【重难突破】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与趋势
2.比较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典例1[四川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2二联]唐初至中期,朝廷重臣多国子监、太学毕业,并以进士及第而入仕为荣。唐后期,“国家之仕进者,必举于州县,然后升于礼部吏部”,再也没有“或太学高第,或诸州进士”的排序了。这反映了
A.官员文化素质降低 B.人才选拔方式调整
C.考试舞弊行为杜绝 D.科考选才范围扩大
【答案】D
【解析】唐中期以前,皇室和高级官员子弟为主体的国子监、太学学生更容易进士及第;唐后期,地方考试后推荐到中央的考生更容易进士及第。这一变化说明世家大族的影响削弱,官员选拔的范围扩大,D项正确;唐后期地方考生间竞争更激烈,这对人才的文化素质要求更高,排除A项;仍是实行科举取士,排除B项;虽削弱了世家大族对科考的影响,但这一调整杜绝不了考试舞弊行为,排除C项。
二、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
(2)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中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演变。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典例2[辽宁葫芦岛2022二模]22.如表是唐中后期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及参与机构变化的统计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宰相总人数 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 机构变化
唐肃宗 16 14 翰林学士开始参政
唐代宗 12 10 置内枢密使
唐德宗 35 33
唐宪宗 29 27 翰林学士草诏权
A.中枢权力结构的重构 B.三省内部制衡机制强化
C.相权扩大威胁了皇权 D.中央行政效率不断加强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唐中后期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及参与机构变化的统计表”中的信息,可知,唐中后期多数宰相都不是出身于三省长官。结合所学可知,唐初实行三省制,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唐中后期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不断增多,反映了当时中枢权力结构的重构,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三省内部制衡机制强化”,排除B项;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多是分散相权的体现,这有利于加强皇权,排除C项;仅凭材料不能得出“中央行政效率不断加强”,排除D项。
三、全面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1.演变的特点
(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
(2)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租庸调制中的“庸”为标志)
(3)赋税由以实物为主向以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5)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2.调整的原因
(1)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而减轻赋税。
(2)在国家控制大量无主土地而推行均田制时实行租调制。
(3)为了解决经济困难,增加财政收入,调整赋税制度。
(4)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产生的影响
(1)王朝之初,统治者减轻赋税,迅速改变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状况,缓和了阶级矛盾后,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国家经济出现困难时,统治者通过税制改革,扩大了国家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3)临时加深的苛捐杂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成为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
4.对赋税制度演变的认识
(1)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
(2)用银两收税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
(3)赋税制度的沿革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实质体现了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4)封建国家赋税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倒退,是评价历史人物和封建统治的依据之一。
典例3[山东潍坊2022三模]如表为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变反映出当时
制度 征收方式
租庸调制 租:政府授田的男丁,每年须交纳粟二石庸:每丁每年须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调:每丁按照当地的出产,每年输纳绢二匹、绫二丈、绵三两
两税法 全国各地的人民,一律以现有男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分夏、秋两季交纳,其税额概以钱计,再折合绫绢缴纳
封建剥削减轻 B.货币经济发展
C.人身控制加强 D.实物地租消失
【解析】根据材料“租庸调制”“一律以现有男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分夏、秋两季交纳,其税额概以钱计,再折合绫绢缴纳”等信息可知,租庸调的赋税制度主要收取实物为主,并且课税名目繁杂,而两税法将人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税额概以钱计,即收取货币为主,因此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下由收取实物税到货币税的转变,体现了货币经济的发展现象,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没有体现封建剥削程度,无法得出封建剥削减轻的结论,排除A项;唐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的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体现了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排除C项;两税法规定税额以钱计算,但不代表实物地租消失,排除D项。
【模拟测试】
1.[湖南衡阳2022全真模拟]魏晋南北时期,世家豪族势力膨胀,察举大权已被地方名士控制,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导致人才匮乏。群臣建议征召贤士,皇帝允准并要求“访于本州评议”,同时官员在向上荐举人才的书折中大多有“谨条(列举)资品,乞蒙简察”字样。这说明该时期
A.官员考核趋于严谨 B.品评风气影响选官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世官制度遭到冲击
【答案】B
【解析】魏晋时期,察举制被地方豪强掌控,弊端逐渐显现,群臣建议将选拔官员的权力下放至地方,或者拣选官员时候也多侧重资品,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品评风气影响了选官,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官员选拔而非考核,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世官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逐渐破坏了,排除D项。
2.[湖北宜昌2022四模]东汉顺帝阳嘉年间(132年-135年)下诏:每年从地方各郡推荐的孝廉,要集中到京城洛阳考试,“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即来自儒生者要考各派的儒家经典解释,来自文职吏员者要考各类公文写作。这是以国家名义集中进行的每年分科考试的萌芽,这一历史现象较适用于研究
A.皇帝征召制的产生 B.科举制产生的渊源
C.九品中正制的没落 D.八股取士制的僵化
【答案】B
【解析】材料“这是以国家名义集中进行的每年分科考试的萌芽,”与后来的科举制有相似的地方,因此,可用来研究科举制产生的渊源,B项正确;征召制是由皇帝直接下诏,指名直接聘请那些有一定才能又不肯出仕的社会贤者、隐居高士、学者名流做官,与材料分科考试无关,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的没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八股取士制的僵化主要指八股文成为考试文体的定制后,非八股文章一概不录,更有甚者,连文字笔画错误的好的文章也不能录取。由于这种文体在后来日益固定和僵化,强化士子们对文体形式上和谐、完美的要求,其内容的真善美为次之.故一篇标准的八股文,形式上工整、对仗,但内容空疏、乏味。八股文外在形式的僵硬与内在思想空洞的畸形结构,导致了士人思想的僵化、枯竭,乃至整个社会系统的凝固、停滞。因此,材料无法用来研究八股取士制的僵化,排除D项。
3.[辽宁2022一模]史载“武德,贞观世重资荫”,据统计,“从武德五年至显庆六年(622~661)的40年间,进士及第共290人,其中贞观年间年均录取9人;永徽、显庆年间年均录取14人,只及显庆时期每年人流(官阶从九品外登人九品内)总数1400人的百分之一”。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唐初社会秩序动荡 B.九品中正制的崩溃
C.科举制度存在弊病 D.门阀世族势力强大
【答案】D
【解析】材料所述现象是唐代早期通过科举途径为官的人数不多,“重资荫”说明多数官员是通过门荫的方式为官的。题干问的是此现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是世族势力强大造成的,D项正确;这种情况与社会秩序动荡无关,排除A项;也不是因为九品中正制的崩溃而造成,排除B项;此时期科举制不够完善,但这不是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
4.[河北省级联测2022八联]唐代科举中第的考生称主考官为“座主”,自称“门生”,相互称“同年”。唐武宗会昌三年,中书上奏称:“今日已后,进士及第,任一度参见有司(座主),向后不得聚集参谒,及于有司宅置宴。不得聚集同年进士,广为宴会。”武宗准奏。此规定
A.避免了朝政大权旁落 B.加强了朝廷对官僚集团的掌控
C.完善了科举选官程序 D.改变世家大族把持政权的局面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后不得聚集参谒……不得聚集同年进士”可知,这一规定减少了“门生”“座主”和“同年”考生之间的私人联系,有利于加强朝廷对官员的掌控,B项正确;“避免了”过于绝对,排除A项;这一规定是科举之后对官员的管理措施,不属于科举选官程序,排除C项;科举制的实施改变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权的局面,排除D项。
5.[湖南永州2022三模]魏晋以来,强宗大族雄踞乡间,武断乡曲,朝廷依靠他们才能贯彻对地方的统治。但隋唐之际,很多名门望族乃至一般士族的成员纷纷离开其籍贯族源地,迁居“长安——洛阳”京畿之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选官用人制度的重大变化 B.京畿之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吸引
C.国家政治统一与社会稳定 D.朝廷加强中央集权的强制迁移
【答案】A
【解析】隋唐科举制度成为选官用人的主要途径,考试合格后取得做官的资格,通过吏部的面试考核才能正式授官,A项正确;B、C两项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
6.[河南新乡2022三模]唐代择官考试的主要内容是试书、判,其中“判”又称“判牍”“判状”“判词”,是司法人员对案件是非曲直之判断与评价结果的文字体现,即法律判断的文书。《通典》对唐代选拔官吏的标准有言:“不习经书史无以立身,不习法理无以效职。”唐代这一择官标准旨在
A.提高封建统治效能 B.深化依法治国观念
C.完善考试选官制度 D.培养法律专业人才
【答案】A
【解析】根据“唐代择官考试的主要内容是试书、判”“不习经书史无以立身,不习法理无以效职。”可得出,唐朝的择官标准,更加注重官员的实际治理能力以及文化素养,为的是提高封建统治的效能,A项;唐朝没有依法治国,排除B项;C项是客观影响,排除;D项不是其主旨,排除。
7.[广东广州2022三模]唐朝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基础上,设立了政事堂议政制度,主要由皇帝亲信主持集体商议;参与政事堂议政的除了三省长官,还有皇帝直接指派的亲信官员参与议政。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改设到中书省,唐朝中期将政事堂议政处设在中书门下省,两省合署办公之所。唐朝政事堂的演变
A.加强了皇帝独裁权力 B.提高了尚书省的地盘
C.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 D.取消了宰相的决策权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设立了政事堂议政制度”、“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改设到中书省,唐朝中期将政事堂议政处设在中书门下省,两省合署办公之所”,可知政事堂议政制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决策的科学性,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加强君权,排除A项;“提高了”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相劝,排除D项。
8.[湖南2022模拟]“(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
A.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C.有效的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得出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B项正确;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的是明清时期,排除A项;根据材料“三省六部制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不利于限制君权,排除C项;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下的中央官制,而不是民主制度下的三权分立,排除D项。
9.[重庆2022三模]从政事堂制度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封建统治者为了使他们“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消灭,就需要有一个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于是,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政事堂,便从控制矛盾和冲突的需要中产生了。这说明设立政事堂是为了( )
A.分割宰相权力 B.缓解君相矛盾
C.强化皇权专制 D.维护政治稳定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封建统治者为了使他们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消灭,就需要有一个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可以看出政事堂的设置实质是为了维护皇权的专制,C项正确;分割相权仍然是为了加强皇权,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强化皇权,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化,排除D项。
10.[江苏2022考前押题密卷]唐代,因三省长官品位崇高,不轻易授人,中书令、侍中也不再常设。唐太宗特置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号,高宗以后这些名号逐渐统一,固定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凡以本官加带此类头衔的官员,即为宰相。宰相人数的增加
A.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B.规范了朝廷的决策程序
C.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 D.削弱了门阀士族的势力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三省六部制之下,增加宰相人数,是为了进一步分散相权,加强皇权,C项正确;人数增加不利于提高效率,排除A项;人数增加与决策规范没有关联,排除B项;材料没有针对门阀,排除D项。
11.[山西临汾2022考前适应考]输籍法是隋代制定的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即由中央政府制定户等划分的标准,发到州县,各县依样确定户籍,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登记,旨在拆散大户,析出若干小户。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加强中央集权
C.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 D.维护社会安定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对输籍法的表述可知,这种确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可以把隐匿户口强制登记,从而拆析出若干小户,这样就导致了户数的增加,从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A项正确;材料同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项;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维护社会安定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
12.[福建三明2022三模]下图为唐朝岭南道怀集百姓在缴纳庸调时,由地方官折纳成银饼上交朝廷。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 B.赋税征收方式灵活
C.政府减轻百姓赋税负担 D.白银进入流通领域
【答案】B
【解析】通过观察图片及文字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22年”即唐朝初期,地方政府专门安排官员,负责将均田制下农民缴纳的庸调,“折纳”成银饼上交朝廷,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赋税征收方式灵活,B项正确;地方官把庸调折纳成银饼,不能说明农民交纳的是货币地租,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政府“减轻”了百姓赋税负担,排除C项;白银进入流通领域与“银饼上交朝廷”不符,排除D项。
13.[广东2022考前冲刺]《唐会要》记载:(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六月敕“如闻河东、河北官人职田(政府按官职品级授给官吏作为俸禄的田地),既纳地租,仍收桑课,田树兼税,民何以堪”。据此可推知唐朝时期( )
A.国有土地下佃农的负担沉重 B.均田制推行官吏获得了土地
C.两税法实施加重了人民负担 D.封建剥削使自耕农经济解体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河东、河北官人职田……既纳地租,仍收桑课,田树兼税,民何以堪”可知,耕种职田(国有土地的一类)的佃农,在交租之外还要另交别立名目的桑课等,说明佃农负担沉重,A项正确;官人职田不属于均田制内容,排除B项;两税法是在唐德宗时期(780年)开始实行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与自耕农经济无关,排除D项。
14.[安徽广德2022七联]关于唐代的两税制,宰相陆贽说:“定税之初,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往者纳绢一匹,当钱三千二三百文;今者纳绢一匹,当钱一千五六百文。往输其一,今过于二。”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是对租庸调制的完善 B.加重了农民负担
C.使纳银条件完全具备 D.抑制了土地兼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赋役制度。由题干材料信息“定税之初,皆计缗钱”可知赋税征收不收米谷而改收货币;由题干材料信息“纳税之时,多配绫绢”可知两税法在实施中被迫改货币计征为折纳实物;再由题干材料信息“往输其一,今过于二”可知农民要贱卖绢帛、谷物交纳税钱,据此可推知农民的负担增加了,B项正确;两税法是在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的背景下实施的,排除A项;由题干材料信息“定税之初,皆计缗钱”可知两税法改实物计征为货币计征;由题干材料信息“纳税之时,多配绫绢”可知当时尚不具备完全用钱来征税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晚期因美洲白银的大量输入才实现了赋役征银,排除C项;两税法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根据土地和资产的多少来征税,两税法下土地可以合法买卖,不存在抑制土地兼并问题,排除D项。
15.[海南海口2022诊断]唐代的两税法“将租庸调以及户税、地税、青苗钱等合并,统一开征两税,纳税项目减少,缴纳时间集中,省去了原来的‘旬输月送’的麻烦和税吏催缴的痛苦”。这说明,两税法的实行
A.大大减轻百姓税额负担 B.降低了赋税征纳的成本
C.放松了对农民人身控制 D.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税法的实行不仅便利了百姓纳税,也便利了税吏征收,这说明两税法提高了税款的征纳效率,降低了税款征纳的成本,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大大减轻了百姓税额负担,排除A项;虽然两税法“以资产为宗”既放松了对农民人身控制,也稳定了国家财政收入,但材料并没有涉及,排除C、D两项。
16.[湖北十一校2022二联]下表是天宝十四载与乾元三年的户数变化。据此可知( )
表:天宝十四载与乾元三年户数比较表
户口 天宝十四载(755 年) 百分比 乾元三年(760年) 百分比
户数 总户数 8914709 100% 1933174 100%
不课户 3565501 40% 1174519 61%
课户 5349280 60% 758582 39%
A.战争致使户口数量下滑 B.百姓赋税负担明显加重
C.土地买卖趋向于合法化 D.政府财政收入大量减少
【答案】B
【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与755年相比,760年的总户数锐减,课户数量减少,结合所学可知,户数和课户数量减少,必然会影响政府的赋税收入,政府会加大赋税征收,使得百姓赋税负担加重,B项正确;“战争致使户口数量下滑”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材料与“土地买卖趋向于合法化”无关,排除C项;户数和课户数量减少会影响财政收入,但是“大量减少”表述错误,排除D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