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 数学 备课组教案
教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时 1
课题 §2.6.1应用一元二次方程(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能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某些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2、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有关商品销售问题、数字问题及传播问题。
重点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难点 发现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 环节 说明 备注
新课 导入 课程 讲授 知识点一:数字问题 例1、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是6,把这个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所得的新两位数与原来的两位数的积是1008,求这个两位数。(24或42) 知识点二:商品销售问题 例2、某商店准备进一批小电风扇,单件成本价40元.经市场预测,销售定价为52元时,可售出180个,定价每增加1元,销售量将减少10个;反之,定价每下降1元,销售量将增加10个. (1)设定价增加元,则增加后的价格为(52+x)元,单件利润是__(12+x)__元,销售量为(180-10x)个;(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若商店预计获利2000元,在尽可能让利给顾客的前提下,定价应调整为多少元? 分析:由销售总利润=单件利润×销售数量 如何列出方程? (3)经过调整定价,商店能否获得2260元的利润?若能,求出调整后的定价;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分析:是否可以用第(2)题的方法列出方程,解法上有什么不同 知识点三:传播问题 例3、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举例:如果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人传染5人,那么一人患流感在第一轮传染中传染了___5__人,第一轮传染后共有 6 人患流感;第二轮传染中又传染了 30 人,第二轮传染后共有 36 人患流感; (
注意方程的两个解,哪个有意义?
)(2)类比:如果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人传染x人,那么一人患流感在第一轮传染中传染了___x_人,第一轮传染后共有(x+1)人患流感;第二轮传染中又传染了 x(x+1) 人,第轮传染后共有 (x+1)2 人患流感; (3)建模:怎样用方程思想解决这一问题? 解:设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人传染x人,得 (x+1)2 =121 解方程,得: x1 =10, x2 =-12 (舍去) . (4)再思考: ①如果按照这样的传染速度,第三轮传染后 (x+1)3 有多少人患流感? ②综上所述,每轮传染后患流感的人数分别为:1、11、121、1331.你发现这组数据的规律了吗?第四轮传染后有 (x+1)4 人患流感。 ③利用上一规律如何换种方法列方程 跟踪练习: 1、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每个支干长出 9 小分支。 2、参加一次足球联赛的每两队之间都进行两次比赛,共比赛90场比赛,共有 10 队参加比赛。 课堂检测 1、一个三位数,百位上是,十位上是,个位上是,则这个三位数是(C ). A. B. C. D. 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143,则这两个连续奇数分别为 11,13或 -11,-13 。 一块正方形铁皮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4㎝的小正方形,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已知盒子的 容积是400㎝,则原铁皮的边长为 18cm 。
小结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能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作业 布置 优化设计的相关练习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