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 数学 备课组教案
教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时 1
课题 §2.3.1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熟练地应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2、经历探索求根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3、在探索和应用求根公式中,进一步认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应用它熟练地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 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系数和常数为负数时,代入求根公式常出符号错误.
教学 环节 说明 备注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复习 回顾 1、已知方程可以配方成的形式,则 . 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 (2)
新课 导入 课程 讲授 活动一:自主探究: 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x+=0; 移项x2+x=-; 配方x2+2·x·+()2=()2- 即(x+)2=. 合作交流:当,且时,大于等于零吗? 让学生思考、分析,发表意见,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探索新知 由以上研究的结果,得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例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2+-6=0; (2)+4=2; 解:∵ ∴ ∴ 即 . 归纳:利用求根公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步骤: ①化方程为一般形式,确定方程中的的值 ②算出的值 ③当 时,代入求根公式 求方程的根 思考: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吗?你会解方程吗? 合作交流: 当时,方程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方程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所以, 称作根的判别式.通常用 表示. 例2、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 (1); . (2); . (3). . 跟踪练习: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 (2); (2)
小结 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理解根的判别式.
作业 布置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