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堂同步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堂同步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31 09:2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选择题
1.东晋建立时,开国皇帝倚重王氏,任王导为丞相,王敦专掌军事,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里的“马”指的是( )
A.司马睿 B.司马懿 C.司马炎 D.司马迁
2.东晋前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繁荣景象。这得益于( )
A.北伐成功 B.合并州县
C.汉化政策 D.社会稳定
3.东晋灭亡后,南方出现了四个更替的王朝,历史上统称为“南朝”,都城都在( )
A.洛阳 B.咸阳
C.建康 D.长安
4.“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南朝四个朝代的更替顺序是( )
A.梁、宋、齐、陈 B.宋、齐、梁、陈
C.齐、宋、梁、陈 D.陈、宋、齐、梁
5.南朝时,晋平(今福州)郡守王秀之说,晋平郡“沃壤”。这与东汉时到处是丛林深竹、布满蝮蛇猛兽的状况已不可同日而语。这表明福州( )
A.是当时全国经济中心 B.在南朝时期得到发展
C.手工业水平显著提升 D.海上的交通十分发达
6.下列关于西晋和东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晋进行北伐收复中原 B.内迁的鲜卑人灭掉西晋
C.东晋建立统一全国政权 D.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7.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发展和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关于南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陈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C.梁武帝在位时社会比较安定 D.宋文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8.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
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 )
A.手工业发展情况 B.商业发展情况
C.海外贸易发展情况 D.农业发展情况
9.“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宋书·州郡志》所载,自(西晋)永嘉初至(南朝)刘宋末,南渡(迁)人口约90万,占北方总人数的1/8还要多。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北方人口锐减 B.南北政权分立
C.江南得到开发 D.政治日益腐败
11.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西晋皇帝年号)”中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12.认识文物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文物对于研究我国哪一时期制瓷业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南朝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自《宋书》
(1)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分析江南地区从秦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在手工业方面的表现。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江南地区的变化中获得的启示。
参考答案
1.A 2.D 3.C 4.B 5.B 6.D 7.B 8.D 9.A 10.C 11.B 12.D
13.答:(1)江南地区由经济比较落后到经济繁荣(或江南地区由贫穷到富裕)。
(2)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3)保持安定的社会环境,引进人才,引进先进技术,政府的重视和正确的决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其
他答案亦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