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纸的发明》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10《纸的发明》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9 16:1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纸的发明
《纸的发明》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
一、教材分析找依据
《纸的发明》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历代文字记录方式的演变,以及蔡伦在西汉用麻造纸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这不仅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本单元以讲述深厚的传统文化为主,本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引领主题,深化情感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重实际
三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求知欲强。四大发明这一话题自然能引起他们好奇和探究欲。教师要适时地抓住契机,在与语言文字对话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和教育。
三、教学目标定方向
知识与能力∶认识"携、蔡"等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体会历代文字记录方式的演变和造纸术的成就。(同时,这是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产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也是我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明理论
基于本课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利用图表清晰、直观的特性,配以朗读法、演示法、探究法; 学法上以学生合作学习、迁移实践为主。创造有生命力的课堂。
五、教学过程重激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下面我将具体说说我的教学流程。
环节一∶谜语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上课伊始,我会提问学生∶生得轻巧白净,中国创造发明。传播文化知识,深受人类欢迎。这是什么 明确这是生活中很重要的纸后,请学生谈谈对纸的了解,进而引出情境∶博物馆馆长特邀大家前去做"纸的发明"讲解志愿者,鼓励学生设想讲解所需信息。进而引入课题《纸的发明》
这样可以触碰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为下文教学铺垫。
环节二∶ 厚积薄发,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环节引入"五星级队伍"这一荣誉,并贯穿始终。首先,开展A号同学比赛。明确规则∶ 小组内给成员编号,将学困生定为A。在组内分段轮读课文,相互纠正,以帮助A同学为主,稍后交换小组长到其他的小检查A号同学掌握程度。
接着,学生交流讨论,互帮互助。在此基础上,小组长交换验收成果。检查反馈中,我适时提示易错多音字"积累"的读音。
随后,学生分享高效的识字方法,如∶用熟字记生字"隽、区、土"加偏旁后构成了"携、欧、社"等。紧接着,回入文本,提示学生结合课后图表梳理文脉。
进而结合图表的时间轴,在师生的补充中明确课文首先列举了造纸术发明前各个朝代文字记录的方式,接着描写蔡伦造纸术的产生,最后叙述了造纸术的影响。
最后,边读边理清演变思路。
这样照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高效地促进共同进步!
环节三∶ 设计交流,银瓶乍破水浆迸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结合图表,完善讲解素材,体会文字记录方式的演变,感受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伟大成就!
在小组研究中,分以下三步讲解∶
讲解点一∶"发明"或"改进"
预设学生在组内讨论时,会针对"纸是不是蔡伦发明的"这一问题产生争辩。基于此,我会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抓住"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懂得用麻来造纸"这个句子。同时采用换字法,多媒体出示∶ 将"改进"换成"发明"后句子的对比,进而引导学生明白东汉蔡伦是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造纸术的改进。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圈画出蔡伦改进的相关举措,在朗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想象这一画面。
讲解点二∶"贡献"与"自豪"!
一方面,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感知纸的悠久发展历史。
首先,我抛出问题∶清楚了要讲解的方向和内容,站在听众的角度,怎样讲才能让人听得明白、乐于去听 相信此时学生便能反应到,与图表这一清晰直观的工具的配合,来提取关键词句。
其次,小组研究合作完成表格。结合图表信息,请学生用语言来讲解文字记录方式的演变。倾听之余,紧扣历代记录文字的媒介,适时出示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充盈文字背后饱含的深意。
再次,在直观对比中,引导学生抓住蔡伦改进后的纸张"原料易得,可大量制造,价格便宜"等优势,联系生活,进而感受到蔡伦造纸术得以保留,源于其满足了大多人需要。
另一方面,聚焦"大多人"这一范围。
首先,请学生思考"大多人"一词涵盖的广度。在学生用心读文的基础上,出示地图,丰富画面,完善学生脑海中勾勒的图景。进而在默读中体悟到这一创举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还深刻影响了海外!接着,多媒体背景音乐的渲染中,我顺势范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激发民族自豪感。随后,全班朗读,读中体会造纸术的伟大贡献。
讲解点三∶"完善"和"创新"。
学贵在迁移。由于"讲解"需兼顾听与说双方的诉求,并非知识的机械罗列,同时,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基于此,
首先,小组继续合作,用刚才学习方法,进一步提取图表的关键信息。在此基础上,明确三点要求∶条理清楚;分工明确;讲解形式新颖。并以评定"星级小组"这一奖励机制,带动学生改进或创新图表。接着,组织学生交叉观摩切磋,对其他小组的成品试着予以评价。
这样一步步带领学生借讲解的形式,使抽象的知识,在简单的语言到清晰的图表上升至内容与形式的协调交融中内化。至此,重难点不攻自破。
环节四∶拓展延伸,大珠小珠落玉盘
伦的造纸术和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被列为古代"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请学生谈谈对他们的了解。
环节五∶总结蔓延,映日荷花别样红
课的尾声,学生汇报收获,我予以补充。并请学生课下继续搜集相关资料,完成一期有关四大发明的手抄报。
六、板书设计现流程
好的板书是教师的微型教案,是学生的思维导图。这边是我本节课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