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滑轮及其应用 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0.2 滑轮及其应用 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19 01:0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及其特点,能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对滑轮进行理论分析。
知道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探究两种滑轮的作用和实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服务的观念。
教学重点: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教学难点:滑轮的实质和判定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教具:滑轮、细线、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等。
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引入新课 升国旗时旗杆顶端有一个什么器件帮助把旗升上去的? 展开想象,积极 回答问题 创设情景引起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
认识滑轮 结构并会 组装动、 定滑轮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两种提升钩码的方法中,滑轮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完成学案的活动1 (1)让学生认识滑轮的结构; (2)尝试利用滑轮提起重物,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及实质分析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什么作用呢?” (2)在学生得出结论定滑轮不省力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定滑轮不省力,为什么我们还要使用它? (3)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定滑轮不省力而动滑轮省力的原因? (4)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展示滑轮实质课件。 (5)引导学生分析滑轮实质并将部分学生的结果展示出了。 (6)引导学生分析动滑轮省不到一半的力的原因。 完成学案上的活动2和活动3,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得到的结果。 让学生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并从理论上分析滑轮的实质,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自观察,动脑分析,主动获取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滑 轮 组 (1)在学生探究了定、动滑轮作用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如果在实际应用中,即想省力,又想改变用力的方向怎么办? (2)引导学生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装两种滑轮组。 (3)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总结拉力、物重、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三者间关系。 (1)学生讨论、分组实验,将不同组装方法画在学案上,并展示出来。 (2)按照小组设计的方案组装滑轮组,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在学案的表格中。 (3)在部分小组展示出组装方法和对应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哪种方法更省力?交流讨论两种组装方法的不同点,并说一说小组有什么发现。 (1)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科学地设计并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2)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初步掌握滑轮组在工作时的省力情况,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