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1.1 地球的自转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1.1 地球的自转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04 22:44:12

文档简介

高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1.1 地球的自转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2021高二上·安徽月考)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了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3 B.1/4 C.1/6 D.2/3
2.载人飞船发射当日,北京昼长11小时08分,则美国纽约(40°N,74°W)的日落时刻约为北京时间(  )
A.5:30 B.6:30 C.7:30 D.8:30
(2021高二上·东莞月考)读下面的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各题。
3.图甲中,与B地相比,A地(  )
A.线速度大一些 B.角速度小一些
C.地方时早一些 D.昼长长一些
4.关于图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天全球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
B.可能是6月22日前后的光照图
C.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D.这一天只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2021高二上·怀仁期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若A B为昏线,则H地的地方时为(  )
A.3月21日6时 B.6月22日6时 C.9月23日18时 D.12月22日6时
6.若 DF为晨线,则东半球内属于12月22日的范围可能是(  )
A.20°W向东至160°E B.0°向东至180°
C.160°W向东至20°E D.0°向东至160°E
(2021高二上·舒城月考) 2012年3月31日18时2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亚太7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7.亚太7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美国纽约(西五区)即将迎来日出
B.伦敦(中时区)正值夕阳西下
C.日本东京正值中午下班高峰时期
D.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收获期
8.亚太7号通信卫星升空时,全球范围内的不同日期分别是(  )
A.30日范围大于31日 B.3月31日范围大于4月1日
C.31日范围大于30日 D.3月31日范围小于4月1日
(2021高二上·辽宁月考) 2021年3月27日当地时间20:30~21:30,全球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市陆续熄灯1小时,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当纽约(75°W)开始活动时,北京时间为(  )
A.28日9:30 B.27日9:30 C.27日23:30 D.28日10:30
10.当图中“今天”为3月27日时(  )
A.0时经线为90°W
B.亚洲多数城市已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C.欧洲所有城市已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D.26日占全球的范围约四分之三
(2021高二上·舒城月考)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A点位于北纬30°,B点位于南纬3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对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点线速度相等 B.A、B两点季节相同
C.A、B两点角速度不相等 D.A、B两点地方时相同
12.若∠AOC=45°(表示A、C两地经度差为45°),C点为7月7日7时,且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则(  )
A.A点为7月7日10时 B.A点为7月6日4时
C.A点为7月7日4时 D.A点为7月6日10时
(2021高二上·舒城月考)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如不考虑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与否,假设a、b、c、d处各有一河流,那么下面“某河流的剖面图”可能位于以上四点的哪处(  )
A.a B.b C.c D.d
15.(2021高二上·浙江月考)长江口在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岛屿。下图是长江河口示意图,长江河口河水通道偏向长江南岸,涨潮通道偏向长江北岸,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河道的宽窄 B.水流的速度 C.地转偏向力 D.陆地的轮廓
二、综合题
16.(2019高二上·天津期中)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
(2)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比例   。
17.(2017高二上·成都月考)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为   (节气)日(北半球)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2)A地位于五带中的   带,.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是   季。
(3)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   ;这一天中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4)某物体从A地向正南方作水平运动,则该物体先是向   (东、西)偏,后向   (东、西)偏。
(5)A地和B地都随地球自转一周,它们所移动的距离为A比B   (长、短)。
(6)A、B两地所在线段正处于    (晨、昏)线上。A地昼长为   小时,A地日出时间是   时。
(7)B地在A地的   方向,C地在B地的   方向。
18.(2021高二上·吉林期中)读“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为   (日期)前后,节气为   。
(2)若C点的经度为1500E,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经度为   。此时的今天与昨天的比例是   。
(3)此日A点的昼长为   小时,此日A、B、D三地:按昼长由长至短的顺序是   。
(4)C、D两点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是   。
(5)AB线处于   (晨、昏)线上,C点此时时间是   时。
19.(2021高二上·舒城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阳光直射的纬度是   。这一天是   (节气);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点附近,公转速度较   。
(2)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   ;赤道上昼夜长短情况是   ;南极圈上昼夜长短情况是   。
(3)图中AB是   线。此时C地的地方时是   点,昼长是   小时。
(4)E地日出是   点;如果E地是星期日10点,那么D地是   点。
20.(2017高二上·成都月考)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 、B 两地均处在30 °N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
(2)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  )
A.一半多 B.少于一半
C.恰好一半 D.没有任何地方
(3)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   。
(4)这天,赤道上日出时间是   时;北极圈日落时间是   时。
(5)有一架飞机从A 地飞往B 地,最短路线是(  )
A.一直向正东飞
B.一直向正西飞
C.先向正北飞,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飞
D.先向正南飞,过南极点后再向正北飞
(6)若飞机沿最短路线以1 110 千米/ 小时的速度从A 地飞往B 地,飞机飞行了   小时(取整数)。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
【解析】【点评】地球上有两条日期变更线:一条是日界线,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基础,另一条是0时所在经线(或整0时所在时区的西边界经线),0时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的范围,0时经线以西至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的范围。
1.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时为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由此可知,东八区向东至东十二区为10月16日范围,即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占时间4.5个,全球共24个时区,因此该日范围约占全球范围的1/6,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答案为:C。
2.载人飞船发射当日北京昼长为11小时08分,由此推算北京日落地方时为17:34,题意表明,美国纽约与北京纬度同为40°N,则日落地方时相同,同为地方时17:34日落。北京时间为120°E地方时,纽约经度约为74°W,120°E比74°W早12小时56分钟,因此当地纽约此日日落时(地方时17:34),北京时间应为6:30,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3.A
4.A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晨昏线图的判读步骤
第一步:看地球自转方向
可以根据图名、图中箭头指示或经度分布信息等确定。
第二步:判断晨线和昏线
按照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分界线是昏线。
第三步:找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
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实际上就是晨线和昏线的分界点,也是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起始纬度。
第四步:分析切点与极点的关系或晨昏圈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分析出关系可以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昼夜分布状况。
3.A、A地位于赤道, 与B地相比,A地线速度大一些,A正确;
B、除极点外,角速度相等,AB角速度相等;
C、A地在B以地西60°,与B地相比,A地地方时晚一些, C错误;
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春分或秋分,全球昼夜平分,AB昼长相等,D错误;
故答案为:A。
4.图丙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春分或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均为12小时 ,A正确,BD错误;若为春分, 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若为秋分, 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C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5.B
6.D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5.若AB为昏线,说明AB西侧为昼,即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且晨昏线切点在极圈说明此日为6月22日左右。H点位于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6.若DF为晨线,则DE为昏线,0°经线地方时为0时,故属于12月22日的范围是从0°向东至180°经线,且属于东半球的范围是从0°向东到160°E经线,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7.A
8.C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
【解析】【点评】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它北起北极,通过白令海峡、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这条线上的子夜,即地方时间零点,为日期的分界时间。按照规定,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 又叫“人为日界线”。
7.美国纽约(西五区)比北京时间所在的东八区晚13小时,所以亚太7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时,即北京时间3月31日18时27分,西五区为5时27分。3月31日接近春分日3月21日,因此纽约日出在6点之前,且接近6点,5时27分即将迎来日出,A正确。伦敦(中时区)比北京时间所在的东八区晚8小时,即为3月31日10时27分,正值上午,B错误。日本东京属于东九区,比北京时间早1小时,即为3月31日19时27分,正值下午下班高峰时期,C错误。3月31日对于澳大利亚来说为秋季,正值小麦播种期,D错误。故答案为:A。
8.亚太7号通信卫星升空时,北京时间为3月31日18时27分,可求得东十二区的时间为3月31日22时27分,日界线以东的西十二区为3月30日22时27分。由此可知,全球范围内,31日的范围约为22/24,其余范围为30日,因此可知全球范围内 31日范围大于30日,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9.A
10.D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
【解析】【点评】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原则上与180度经线重合;另一条是自然零时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原则上180度经线)向东日期减一天,自然零时线向东日期加一天。地球上新的一天的经度范围就是由自然零时线向东到180度经线,即地球上东12区几点,今天就占几个小时。
9.由材料可知西五区为27日20:30,根据区时计算方法北京时间(东八区)在西五区东面,时间差为13小时,即东八区时间为 27日20:30+13小时,即为28日9:30。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0.读图可知,0时经线应该为90°E,A错。“今天”为3月27日时,今天的时间范围是0时到6时,即今天范围内各地的地方时都在6点以前,结合材料“2021年3月27日当地时间20:30~21:30,全球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市陆续熄灯1小时,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可知,此时没有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BC错误。读图可知,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1.A
12.A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
【解析】【点评】(1)地球自转角速度分布规律为:除南北两极外,地球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均为15°/小时。
(2)掌握地方时、区时计算的四大步骤:
步骤 地方时 区时


时 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该参照时间可以从题目的相关材料中获取,也可利用光照图中的特殊经线进行判断,如地方时6时经线、地方时18时经线、地方时0时经线、地方时12时经线 确定出两地所在的时区:
①某地区时为该地所在时区内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②计算时区。所求地的经度数除以15,余数若大于7.5,则商+1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余数若小于7.5,则商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


向 确定两点的相对东、西方向:以地球自转方向为根本参照,在两地之间的劣弧段中确定东西方向 确定两时区的相对东、西方向


差 确定两点的时差:先确定两点的经度差,再按照15°对应1小时的标准进行换算,以确定时差 确定两个时区相差的个数


值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以东用“+”,以西用“-”) 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

别 “经经”计较,分秒必算 时区换算,整数加减
11.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为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AB两地纬度数值相同,故自转线速度相等,A正确;图示AB两地所处南北半球不同,故季节不同,B错误;地球自转角速度分布规律为:除南北两极外,地球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均为15°/小时,故C错误;由于所在经度不同,故AB两地的地方时不同,D错误。故答案为:A。
12.C点位于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地方时为7月7日7时,而A点位于C点以东45°,故地方时较C点早3个小时,故A点地方时为7月7日10时。故答案为:A。
【答案】13.C
14.B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
【解析】【点评】(1)地球地砖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2)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作用强,河岸较陡;南半球河流左岸侵蚀作用强,河岸较陡。
13.侧视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A错误。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对,B错误。西经度减小方向是地球自转方向,D错误。故答案为:C。
14.河流的左岸泥沙大量沉积,说明河流的右岸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强,流水向右偏,应在北半球,B正确。甲丙丁均在南半球,故可排除,ACD错误。故答案为:B。
15.【答案】C
【知识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
【解析】【分析】区域位于北半球,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该区域长江自西向东流动,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的影响,长江河口河水通道偏向长江南岸;潮水大致自东向西流动,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的影响,涨潮通道偏向长江北岸,C正确。这种偏向的差异与河道的宽窄、水流的速度、陆地的轮廓等关系不大。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自转运动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偏转。
16.【答案】(1)(23 26'S、90 W)
(2)比例3/4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地球顺时针自转,为南极点俯视图,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直射的经线为昼半球中央的经线(正午12时),据图可知为90°W,因此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23 26'S、90 W)。(2)据上题分析可知,90°W为12时,利用地方时计算公式计算可得,24时所在的经线是90°E,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从180°—90°W—90°E,跨度为270°,全球经度跨度为360°,故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占全球的比例为3/4。
【点评】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知识,主要有太阳直射点坐标、地球自转方向、日期差异。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旋转,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现象时,则为冬至日即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经线。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旋转,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夜现象时,则为夏至日即6月21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上,分隔日期的分界线共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期日期变更线(180度经线)另一条为0时的经线(不要与0度经线相混淆)。180度经线是固定不变的,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是随地球自转而自东向西移动的是随时变化的。
17.【答案】(1)冬至;23°26
(2)北温;夏
(3)0;90
(4)西;东
(5)短
(6)昏;4;10
(7)东南;东北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⑴读地球光照图,图中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所以是冬至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纬度是23°26 S。
⑵读图可以判断出A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半球是夏季,澳大利亚是夏季。
⑶A点位于晨昏线上,所以此时的太阳高度是0 。B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有阳光直射现象,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是90°。
⑷根据地转偏向力特征,水平运动的物体,没物体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对应图上的方向是先向西偏,过赤道后,再向东偏。
⑸读图可以看到A比B纬度 高,纬度越高转过相同的角度,运动的距离越短,所以A比B短。
⑹根据晨昏线定义,A、B两地位于昏线上。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18点,根据图中等份分析,一份时间相差2小时,可以推出,A点所在经线日落时间是14点,然后求出A点昼长为4小时 。然后求出A点日出时间是10点。
⑺B地在A地的方向,根据经度看B地在A地的东面,根据纬度看B地在A地的南面,合起来是东南方向。同理得出C地在B 地的东北方向。
故答案为:⑴冬至 23°26 ⑵北温 夏 ⑶0 90° ⑷西 东 ⑸短 ⑹昏 4 10 ⑺东南 东北
【点评】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判读太阳光照图,需掌握地球的自转方向;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确定南北极或南北半球;确定晨线和昏线;确定晨线和昏线;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某地地方时;确定昼夜长短;确定日出日落时刻;确定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日期分界线.
18.【答案】(1)12月22日;冬至
(2)南纬23°26’;东经30°;11:1
(3)4;BDA
(4)D>C
(5)昏;20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光照图中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或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节气,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
(2)光照图中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或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纬度为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最左边经线为昼半球中央的经线,为直射点所在经线。 C点的经度为1500E 。图中两条经线间隔30°,最左边经线度数为30°E。今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的范围。30°E为12时,30°E与150W°相差180°,相差12小时,150°W为0时,今天的范围从150°W向东到180°,共330°,昨天的范围30°, 今天与昨天的比例是 330/30=11/1
(3)图中两条经线间隔30°, A点昼弧为30°*2=60°,昼长为 60°/15°/小时=4小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越往南昼越长。B位于南半球,最靠南,昼长夜短,AD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A比D纬度高,昼更短,夜更长, 此日A、B、D三地:按昼长由长至短的顺序是BDA
(4)CD位于北半球,D比C的纬度低,D比C的线速度大
(5)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AB线由昼进入夜,为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的18时,C位于昏线与赤道交点以东30°的经线上,比18时早2小时,为20时
故答案为:(1)12月22日;冬至;(2)南纬23°262、东经30°;11:1;(3)42;BDA;(4) D>C;(5)昏;20。
【点评】侧式图判读
1、确定晨昏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垂直,是一个大圆,晨线昏线各为一个半圆,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从夜半球跨跃到昼半球的半圆线称为晨线。反之,从昼半球跨跃到夜半球的半圆线则为昏线。面对地球自转侧视图,解题时有这样一个规律:当太阳光线在图的右侧时,看到的晨昏圈的一半是晨线,反之为昏线,即为“左昏右晨”。
2、确定节气,晨昏线一定与太阳光线垂直过地心,利用晨昏线与地轴重合还是与极圈相切来判定节气。如果晨昏线是与地轴重合,晨昏线被切割为昼夜弧相等的两部分,此时为春、秋分。如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为极昼,南极圈以南为极夜时,即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如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为极夜,南极圈以南为极昼时,北半球为冬至日(12月22日)。
3、如何计算地方时刻,首先计算出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侧视图是半球,总经度度为数为180°,用总经度度数180°÷(7-1)=30°,并根据地球自转角速度求出相邻经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0°÷15°/小时=2时,再在赤道上找出日出(6时)正午(12时)日落(18时)午夜(24时)四点,看所求地点在已找出的四点的东侧还是西侧,相隔多少经度,根据东早西迟的原则早加迟减求出地方时刻。
4、计算昼夜长短。根据昼弧和夜弧,所跨经度来计算。不过侧视图上昼弧和夜弧仅表现了一半,所以在图上数出昼弧和夜弧的长度后,乘以2即为所求地点的昼弧和夜弧。
5、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纬度变化: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南回归线以南冬至日最大,夏至日最小;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对某地而言,在太阳直射点移近该点的时段,正午太阳高度渐大,反之渐小。
19.【答案】(1)23°26′N;夏至;远日;慢
(2)昼长夜短;昼夜等长;极夜
(3)晨;2;12
(4)10;星期一6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可知这一天为夏至,阳光直射的纬度是23°26′N。夏至时间为6月22日前后,接近7月初。根据所学可知,7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因此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2)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是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所以这一天也是昼夜等长;读图可知,这一天南极圈上昼长为0 ,即出现极夜。
(3)图中AB是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因此AB是晨线。据图可知,每相邻两条经线相差2小时,所以C与D相差4小时。根据赤道与晨线所在经线为6时,可知,此时C地的地方时是2点。C点位于赤道,赤道总是昼夜平分,因此昼长是12小时。
(4)根据上题可知,D点所在经线为6时,可知E点所在经线为10时,E点位于晨线上,因此可知E地日出是10点;D点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西侧,而E点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东侧,不属于同一日期,D比E早一天。如果E地是星期日10点,那么D地是星期一6点。
【点评】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基本知识:计算昼夜长短、地方时。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地理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南半球相反。求地方时应该先找晨线或者是昏线和赤道所在的交点,交点所在的经线就是6点或者是18点,然后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C点的地方时。此图的日期应该是6月22日附近,地球应该在远日点附近,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20.【答案】(1)(0 °,60 °E)
(2)A
(3)160 °E ~180 °~30 °W
(4)6;18
(5)C
(6)12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晨昏线过极点,全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赤道。图中晨线(30°W)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00,而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00,因此直射点的经度为60°E。
(2)该日60°E时间为3月21日12:00,因此地方时为0:00的经线120°W,从120°W向东到180°为3月22日,占地球的1∕6,其余为21日。所以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5∕6,A正确。
(3)图中分界线为晨线,经度数为30°W,因此夜半球的范围为30°W向西到180°在向西到150°E。西半球的范围为20°W向西到180°在向西到160°E。二者交集30°W ~180°~160°E。(即160 °E ~180 °~30 °W)
(4)这天全球昼夜等长,全球均6:00日出,18:00日落。
(5)最短航线为球面大圆劣弧长。A、B位于经线圈上且在北半球,经线圈是球面大圆。因此最短航线为ANB弧。所以飞行方向为.先向正北飞,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飞。
(6)A、B位于经线圈上且在北半球,经线圈是球面大圆。因此最短航线为ANB弧。所以飞行方向为.先向正北飞,过北极点共跨越60个纬度,每一个纬度间的距离为111千米,
故答案为:(1)(0 °,60 °E) (2)A (3)160 °E ~180 °~30 °W (4)6 18 (5)C (6)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光照图的综合判读,通过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来确定太阳直射纬度,12点所在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度,全球日期的分界线是0:00和18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 °W~160 °E,球面上两点间最短的距离是过两点大圆上的劣弧。A、B位于经线圈上所以飞行线路为过北极点的线路。
1 / 1高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1.1 地球的自转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2021高二上·安徽月考)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了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3 B.1/4 C.1/6 D.2/3
2.载人飞船发射当日,北京昼长11小时08分,则美国纽约(40°N,74°W)的日落时刻约为北京时间(  )
A.5:30 B.6:30 C.7:30 D.8:30
【答案】1.C
2.B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
【解析】【点评】地球上有两条日期变更线:一条是日界线,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基础,另一条是0时所在经线(或整0时所在时区的西边界经线),0时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的范围,0时经线以西至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的范围。
1.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时为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由此可知,东八区向东至东十二区为10月16日范围,即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占时间4.5个,全球共24个时区,因此该日范围约占全球范围的1/6,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答案为:C。
2.载人飞船发射当日北京昼长为11小时08分,由此推算北京日落地方时为17:34,题意表明,美国纽约与北京纬度同为40°N,则日落地方时相同,同为地方时17:34日落。北京时间为120°E地方时,纽约经度约为74°W,120°E比74°W早12小时56分钟,因此当地纽约此日日落时(地方时17:34),北京时间应为6:30,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1高二上·东莞月考)读下面的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各题。
3.图甲中,与B地相比,A地(  )
A.线速度大一些 B.角速度小一些
C.地方时早一些 D.昼长长一些
4.关于图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天全球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
B.可能是6月22日前后的光照图
C.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D.这一天只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答案】3.A
4.A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晨昏线图的判读步骤
第一步:看地球自转方向
可以根据图名、图中箭头指示或经度分布信息等确定。
第二步:判断晨线和昏线
按照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分界线是昏线。
第三步:找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
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实际上就是晨线和昏线的分界点,也是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起始纬度。
第四步:分析切点与极点的关系或晨昏圈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分析出关系可以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昼夜分布状况。
3.A、A地位于赤道, 与B地相比,A地线速度大一些,A正确;
B、除极点外,角速度相等,AB角速度相等;
C、A地在B以地西60°,与B地相比,A地地方时晚一些, C错误;
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春分或秋分,全球昼夜平分,AB昼长相等,D错误;
故答案为:A。
4.图丙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春分或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均为12小时 ,A正确,BD错误;若为春分, 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若为秋分, 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C错误。
故答案为:A。
(2021高二上·怀仁期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若A B为昏线,则H地的地方时为(  )
A.3月21日6时 B.6月22日6时 C.9月23日18时 D.12月22日6时
6.若 DF为晨线,则东半球内属于12月22日的范围可能是(  )
A.20°W向东至160°E B.0°向东至180°
C.160°W向东至20°E D.0°向东至160°E
【答案】5.B
6.D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5.若AB为昏线,说明AB西侧为昼,即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且晨昏线切点在极圈说明此日为6月22日左右。H点位于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6.若DF为晨线,则DE为昏线,0°经线地方时为0时,故属于12月22日的范围是从0°向东至180°经线,且属于东半球的范围是从0°向东到160°E经线,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021高二上·舒城月考) 2012年3月31日18时2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亚太7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7.亚太7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美国纽约(西五区)即将迎来日出
B.伦敦(中时区)正值夕阳西下
C.日本东京正值中午下班高峰时期
D.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收获期
8.亚太7号通信卫星升空时,全球范围内的不同日期分别是(  )
A.30日范围大于31日 B.3月31日范围大于4月1日
C.31日范围大于30日 D.3月31日范围小于4月1日
【答案】7.A
8.C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
【解析】【点评】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它北起北极,通过白令海峡、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这条线上的子夜,即地方时间零点,为日期的分界时间。按照规定,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 又叫“人为日界线”。
7.美国纽约(西五区)比北京时间所在的东八区晚13小时,所以亚太7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时,即北京时间3月31日18时27分,西五区为5时27分。3月31日接近春分日3月21日,因此纽约日出在6点之前,且接近6点,5时27分即将迎来日出,A正确。伦敦(中时区)比北京时间所在的东八区晚8小时,即为3月31日10时27分,正值上午,B错误。日本东京属于东九区,比北京时间早1小时,即为3月31日19时27分,正值下午下班高峰时期,C错误。3月31日对于澳大利亚来说为秋季,正值小麦播种期,D错误。故答案为:A。
8.亚太7号通信卫星升空时,北京时间为3月31日18时27分,可求得东十二区的时间为3月31日22时27分,日界线以东的西十二区为3月30日22时27分。由此可知,全球范围内,31日的范围约为22/24,其余范围为30日,因此可知全球范围内 31日范围大于30日,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21高二上·辽宁月考) 2021年3月27日当地时间20:30~21:30,全球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市陆续熄灯1小时,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当纽约(75°W)开始活动时,北京时间为(  )
A.28日9:30 B.27日9:30 C.27日23:30 D.28日10:30
10.当图中“今天”为3月27日时(  )
A.0时经线为90°W
B.亚洲多数城市已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C.欧洲所有城市已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D.26日占全球的范围约四分之三
【答案】9.A
10.D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
【解析】【点评】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原则上与180度经线重合;另一条是自然零时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原则上180度经线)向东日期减一天,自然零时线向东日期加一天。地球上新的一天的经度范围就是由自然零时线向东到180度经线,即地球上东12区几点,今天就占几个小时。
9.由材料可知西五区为27日20:30,根据区时计算方法北京时间(东八区)在西五区东面,时间差为13小时,即东八区时间为 27日20:30+13小时,即为28日9:30。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0.读图可知,0时经线应该为90°E,A错。“今天”为3月27日时,今天的时间范围是0时到6时,即今天范围内各地的地方时都在6点以前,结合材料“2021年3月27日当地时间20:30~21:30,全球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市陆续熄灯1小时,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可知,此时没有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BC错误。读图可知,D正确。故答案为:D。
(2021高二上·舒城月考)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A点位于北纬30°,B点位于南纬3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对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点线速度相等 B.A、B两点季节相同
C.A、B两点角速度不相等 D.A、B两点地方时相同
12.若∠AOC=45°(表示A、C两地经度差为45°),C点为7月7日7时,且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则(  )
A.A点为7月7日10时 B.A点为7月6日4时
C.A点为7月7日4时 D.A点为7月6日10时
【答案】11.A
12.A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
【解析】【点评】(1)地球自转角速度分布规律为:除南北两极外,地球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均为15°/小时。
(2)掌握地方时、区时计算的四大步骤:
步骤 地方时 区时


时 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该参照时间可以从题目的相关材料中获取,也可利用光照图中的特殊经线进行判断,如地方时6时经线、地方时18时经线、地方时0时经线、地方时12时经线 确定出两地所在的时区:
①某地区时为该地所在时区内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②计算时区。所求地的经度数除以15,余数若大于7.5,则商+1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余数若小于7.5,则商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


向 确定两点的相对东、西方向:以地球自转方向为根本参照,在两地之间的劣弧段中确定东西方向 确定两时区的相对东、西方向


差 确定两点的时差:先确定两点的经度差,再按照15°对应1小时的标准进行换算,以确定时差 确定两个时区相差的个数


值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以东用“+”,以西用“-”) 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

别 “经经”计较,分秒必算 时区换算,整数加减
11.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为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AB两地纬度数值相同,故自转线速度相等,A正确;图示AB两地所处南北半球不同,故季节不同,B错误;地球自转角速度分布规律为:除南北两极外,地球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均为15°/小时,故C错误;由于所在经度不同,故AB两地的地方时不同,D错误。故答案为:A。
12.C点位于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地方时为7月7日7时,而A点位于C点以东45°,故地方时较C点早3个小时,故A点地方时为7月7日10时。故答案为:A。
(2021高二上·舒城月考)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如不考虑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与否,假设a、b、c、d处各有一河流,那么下面“某河流的剖面图”可能位于以上四点的哪处(  )
A.a B.b C.c D.d
【答案】13.C
14.B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
【解析】【点评】(1)地球地砖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2)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作用强,河岸较陡;南半球河流左岸侵蚀作用强,河岸较陡。
13.侧视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A错误。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对,B错误。西经度减小方向是地球自转方向,D错误。故答案为:C。
14.河流的左岸泥沙大量沉积,说明河流的右岸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强,流水向右偏,应在北半球,B正确。甲丙丁均在南半球,故可排除,ACD错误。故答案为:B。
15.(2021高二上·浙江月考)长江口在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岛屿。下图是长江河口示意图,长江河口河水通道偏向长江南岸,涨潮通道偏向长江北岸,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河道的宽窄 B.水流的速度 C.地转偏向力 D.陆地的轮廓
【答案】C
【知识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
【解析】【分析】区域位于北半球,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该区域长江自西向东流动,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的影响,长江河口河水通道偏向长江南岸;潮水大致自东向西流动,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的影响,涨潮通道偏向长江北岸,C正确。这种偏向的差异与河道的宽窄、水流的速度、陆地的轮廓等关系不大。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自转运动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偏转。
二、综合题
16.(2019高二上·天津期中)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
(2)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比例   。
【答案】(1)(23 26'S、90 W)
(2)比例3/4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地球顺时针自转,为南极点俯视图,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直射的经线为昼半球中央的经线(正午12时),据图可知为90°W,因此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23 26'S、90 W)。(2)据上题分析可知,90°W为12时,利用地方时计算公式计算可得,24时所在的经线是90°E,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从180°—90°W—90°E,跨度为270°,全球经度跨度为360°,故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占全球的比例为3/4。
【点评】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知识,主要有太阳直射点坐标、地球自转方向、日期差异。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旋转,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现象时,则为冬至日即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经线。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旋转,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夜现象时,则为夏至日即6月21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上,分隔日期的分界线共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期日期变更线(180度经线)另一条为0时的经线(不要与0度经线相混淆)。180度经线是固定不变的,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是随地球自转而自东向西移动的是随时变化的。
17.(2017高二上·成都月考)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为   (节气)日(北半球)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2)A地位于五带中的   带,.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是   季。
(3)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   ;这一天中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4)某物体从A地向正南方作水平运动,则该物体先是向   (东、西)偏,后向   (东、西)偏。
(5)A地和B地都随地球自转一周,它们所移动的距离为A比B   (长、短)。
(6)A、B两地所在线段正处于    (晨、昏)线上。A地昼长为   小时,A地日出时间是   时。
(7)B地在A地的   方向,C地在B地的   方向。
【答案】(1)冬至;23°26
(2)北温;夏
(3)0;90
(4)西;东
(5)短
(6)昏;4;10
(7)东南;东北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⑴读地球光照图,图中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所以是冬至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纬度是23°26 S。
⑵读图可以判断出A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半球是夏季,澳大利亚是夏季。
⑶A点位于晨昏线上,所以此时的太阳高度是0 。B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有阳光直射现象,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是90°。
⑷根据地转偏向力特征,水平运动的物体,没物体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对应图上的方向是先向西偏,过赤道后,再向东偏。
⑸读图可以看到A比B纬度 高,纬度越高转过相同的角度,运动的距离越短,所以A比B短。
⑹根据晨昏线定义,A、B两地位于昏线上。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18点,根据图中等份分析,一份时间相差2小时,可以推出,A点所在经线日落时间是14点,然后求出A点昼长为4小时 。然后求出A点日出时间是10点。
⑺B地在A地的方向,根据经度看B地在A地的东面,根据纬度看B地在A地的南面,合起来是东南方向。同理得出C地在B 地的东北方向。
故答案为:⑴冬至 23°26 ⑵北温 夏 ⑶0 90° ⑷西 东 ⑸短 ⑹昏 4 10 ⑺东南 东北
【点评】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判读太阳光照图,需掌握地球的自转方向;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确定南北极或南北半球;确定晨线和昏线;确定晨线和昏线;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某地地方时;确定昼夜长短;确定日出日落时刻;确定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日期分界线.
18.(2021高二上·吉林期中)读“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为   (日期)前后,节气为   。
(2)若C点的经度为1500E,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经度为   。此时的今天与昨天的比例是   。
(3)此日A点的昼长为   小时,此日A、B、D三地:按昼长由长至短的顺序是   。
(4)C、D两点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是   。
(5)AB线处于   (晨、昏)线上,C点此时时间是   时。
【答案】(1)12月22日;冬至
(2)南纬23°26’;东经30°;11:1
(3)4;BDA
(4)D>C
(5)昏;20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光照图中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或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节气,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
(2)光照图中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或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纬度为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最左边经线为昼半球中央的经线,为直射点所在经线。 C点的经度为1500E 。图中两条经线间隔30°,最左边经线度数为30°E。今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的范围。30°E为12时,30°E与150W°相差180°,相差12小时,150°W为0时,今天的范围从150°W向东到180°,共330°,昨天的范围30°, 今天与昨天的比例是 330/30=11/1
(3)图中两条经线间隔30°, A点昼弧为30°*2=60°,昼长为 60°/15°/小时=4小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越往南昼越长。B位于南半球,最靠南,昼长夜短,AD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A比D纬度高,昼更短,夜更长, 此日A、B、D三地:按昼长由长至短的顺序是BDA
(4)CD位于北半球,D比C的纬度低,D比C的线速度大
(5)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AB线由昼进入夜,为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的18时,C位于昏线与赤道交点以东30°的经线上,比18时早2小时,为20时
故答案为:(1)12月22日;冬至;(2)南纬23°262、东经30°;11:1;(3)42;BDA;(4) D>C;(5)昏;20。
【点评】侧式图判读
1、确定晨昏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垂直,是一个大圆,晨线昏线各为一个半圆,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从夜半球跨跃到昼半球的半圆线称为晨线。反之,从昼半球跨跃到夜半球的半圆线则为昏线。面对地球自转侧视图,解题时有这样一个规律:当太阳光线在图的右侧时,看到的晨昏圈的一半是晨线,反之为昏线,即为“左昏右晨”。
2、确定节气,晨昏线一定与太阳光线垂直过地心,利用晨昏线与地轴重合还是与极圈相切来判定节气。如果晨昏线是与地轴重合,晨昏线被切割为昼夜弧相等的两部分,此时为春、秋分。如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为极昼,南极圈以南为极夜时,即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如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为极夜,南极圈以南为极昼时,北半球为冬至日(12月22日)。
3、如何计算地方时刻,首先计算出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侧视图是半球,总经度度为数为180°,用总经度度数180°÷(7-1)=30°,并根据地球自转角速度求出相邻经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0°÷15°/小时=2时,再在赤道上找出日出(6时)正午(12时)日落(18时)午夜(24时)四点,看所求地点在已找出的四点的东侧还是西侧,相隔多少经度,根据东早西迟的原则早加迟减求出地方时刻。
4、计算昼夜长短。根据昼弧和夜弧,所跨经度来计算。不过侧视图上昼弧和夜弧仅表现了一半,所以在图上数出昼弧和夜弧的长度后,乘以2即为所求地点的昼弧和夜弧。
5、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纬度变化: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南回归线以南冬至日最大,夏至日最小;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对某地而言,在太阳直射点移近该点的时段,正午太阳高度渐大,反之渐小。
19.(2021高二上·舒城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阳光直射的纬度是   。这一天是   (节气);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点附近,公转速度较   。
(2)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   ;赤道上昼夜长短情况是   ;南极圈上昼夜长短情况是   。
(3)图中AB是   线。此时C地的地方时是   点,昼长是   小时。
(4)E地日出是   点;如果E地是星期日10点,那么D地是   点。
【答案】(1)23°26′N;夏至;远日;慢
(2)昼长夜短;昼夜等长;极夜
(3)晨;2;12
(4)10;星期一6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可知这一天为夏至,阳光直射的纬度是23°26′N。夏至时间为6月22日前后,接近7月初。根据所学可知,7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因此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2)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是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所以这一天也是昼夜等长;读图可知,这一天南极圈上昼长为0 ,即出现极夜。
(3)图中AB是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因此AB是晨线。据图可知,每相邻两条经线相差2小时,所以C与D相差4小时。根据赤道与晨线所在经线为6时,可知,此时C地的地方时是2点。C点位于赤道,赤道总是昼夜平分,因此昼长是12小时。
(4)根据上题可知,D点所在经线为6时,可知E点所在经线为10时,E点位于晨线上,因此可知E地日出是10点;D点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西侧,而E点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东侧,不属于同一日期,D比E早一天。如果E地是星期日10点,那么D地是星期一6点。
【点评】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基本知识:计算昼夜长短、地方时。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地理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南半球相反。求地方时应该先找晨线或者是昏线和赤道所在的交点,交点所在的经线就是6点或者是18点,然后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C点的地方时。此图的日期应该是6月22日附近,地球应该在远日点附近,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20.(2017高二上·成都月考)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 、B 两地均处在30 °N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
(2)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  )
A.一半多 B.少于一半
C.恰好一半 D.没有任何地方
(3)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   。
(4)这天,赤道上日出时间是   时;北极圈日落时间是   时。
(5)有一架飞机从A 地飞往B 地,最短路线是(  )
A.一直向正东飞
B.一直向正西飞
C.先向正北飞,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飞
D.先向正南飞,过南极点后再向正北飞
(6)若飞机沿最短路线以1 110 千米/ 小时的速度从A 地飞往B 地,飞机飞行了   小时(取整数)。
【答案】(1)(0 °,60 °E)
(2)A
(3)160 °E ~180 °~30 °W
(4)6;18
(5)C
(6)12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晨昏线过极点,全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赤道。图中晨线(30°W)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00,而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00,因此直射点的经度为60°E。
(2)该日60°E时间为3月21日12:00,因此地方时为0:00的经线120°W,从120°W向东到180°为3月22日,占地球的1∕6,其余为21日。所以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5∕6,A正确。
(3)图中分界线为晨线,经度数为30°W,因此夜半球的范围为30°W向西到180°在向西到150°E。西半球的范围为20°W向西到180°在向西到160°E。二者交集30°W ~180°~160°E。(即160 °E ~180 °~30 °W)
(4)这天全球昼夜等长,全球均6:00日出,18:00日落。
(5)最短航线为球面大圆劣弧长。A、B位于经线圈上且在北半球,经线圈是球面大圆。因此最短航线为ANB弧。所以飞行方向为.先向正北飞,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飞。
(6)A、B位于经线圈上且在北半球,经线圈是球面大圆。因此最短航线为ANB弧。所以飞行方向为.先向正北飞,过北极点共跨越60个纬度,每一个纬度间的距离为111千米,
故答案为:(1)(0 °,60 °E) (2)A (3)160 °E ~180 °~30 °W (4)6 18 (5)C (6)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光照图的综合判读,通过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来确定太阳直射纬度,12点所在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度,全球日期的分界线是0:00和18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 °W~160 °E,球面上两点间最短的距离是过两点大圆上的劣弧。A、B位于经线圈上所以飞行线路为过北极点的线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