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综合测试
[范围:第8单元 第二十二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1河南)萌萌去农村看望奶奶,观察到了以下生物的不同性状。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猫的白毛与长毛 B.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C.桃的离核与黏核 D.西瓜的黄瓤与红瓤
2.(2021陕西)科学家在细胞核中发现了一种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这种结构是 ( )
A.染色体 B.病原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
3.(2021天水)男性精子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 ( )
A.X B.Y C.XY D.X或Y
4.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 )
A.细胞质 B.细胞核 C.有机物 D.细胞膜
5.中国等六国科学家实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对人类全部染色体的基因进行测序。请你结合学过的知识,指出该计划要测定的人类染色体数应是 ( )
A.46条 B.23条 C.24条 D.22条
6.有利变异是指 ( )
A.对人类有益的变异 B.可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C.可以提高产量的变异 D.对生物自身生存有利的变异
7.(2021乐山)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则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DNA分子数分别是 ( )
A.23条 23个 B.23条 无数个 C.23对 46个 D.23对 无数个
8.如图是染色体、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的数目与基因的数目相同
B.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由②构成的
C.①在人的肝脏细胞中成单存在
D.人的神经细胞中46条①包含46个②
9.禁止近亲结婚有益于家庭幸福、民族兴旺。下列不属于近亲结婚危害的是 ( )
A.后代都患遗传病 B.违反我国伦理道德规定
C.降低人口素质 D.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10.(2021邵阳)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生物体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B.人的A型血与B型血是一对相对性状
C.性别也属于人体的性状
D.在生物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
11.来自某健康女性体内的卵细胞、成熟红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各一个,正常情况下这三个细胞中的X染色体数目共有 (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12.伞藻是单细胞生物,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的两种伞藻,做了如图所示的伞藻细胞核移植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细胞质控制“帽”的形状 B.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帽”
C.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D.伞形帽对菊花形帽为显性性状
13.(2021陕西)经神舟飞船搭载后,选育出的新品种番茄比普通番茄个大、口感好,其实质是改变了番茄的 ( )
A.细胞数目 B.遗传物质 C.营养物质 D.细胞大小
14.白化病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基因引起的遗传病。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图谱如图所示(用A和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白化病的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都是Aa
C.7号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 D.9号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15.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下红绿色盲的孩子是一种遗传现象
B.这对夫妇的父母一定有红绿色盲患者
C.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一定是隐性基因
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一定色觉正常
16.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有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有些遗传病需要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发病,下列遗传病中属于后者的是 ( )
A.血友病 B.多指(趾)
C.先天性聋哑 D.遗传性的花粉哮喘病
17.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而导致的疾病。其根本原因是 ( )
A.染色体的减少 B.外界环境的影响
C.基因的改变 D.染色体的增加
18.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变异实例的是 ( )
A.奶牛产奶量高,畜用牛产奶量低
B.家鸽有翼,家兔和山羊没有翼
C.玫瑰花的颜色有红色、白色等
D.高秆水稻田里出现了矮秆水稻植株
19.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等近亲关系的人结婚。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 ( )
A.根除遗传病的发生 B.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C.让隐性致病基因消失 D.防止致病基因传给后代
20.“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衔的团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由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过程属于人工选择
B.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水稻遗传的多样性
C.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D.杂交水稻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0分)如中图甲为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排序图,图乙为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
(1)由图甲可知,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
(2)一条染色体上有 个DNA分子,DNA分子呈 结构。
(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
22.(10分)(2021贺州)牛的毛色黑色(D)对棕色(d)为显性,良种场现有甲、乙两栏种牛,甲栏有一对黑色种牛,乙栏种牛既有黑色的,也有棕色的。甲、乙两栏牛是亲子代关系。来参观的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有的说乙栏种牛是甲栏种牛的亲代,有的说乙栏种牛是甲栏种牛的子代。请你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乙栏种牛是甲栏种牛的杂交后代,则甲栏种牛的基因组成是 ,乙栏黑色种牛的基因组成是 。
(2)若用乙栏中黑色种牛与棕色种牛杂交,则它们子代的基因组成中含基因d的概率是 。
(3)某院士利用甲栏公牛的体细胞核注入乙栏棕色母牛的去核卵细胞中,经培育发育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甲栏母牛的子宫中孕育,则所生小牛的性别为 ,毛色为 色。
23.(16分)某科学家在进行豚鼠体毛长度遗传研究时,设计了四组豚鼠交配实验。豚鼠体毛长度由一对基因E、e控制,且豚鼠交配实验亲子代的性状及数目如下表所示:
亲代(性状) 子代(只)
组次 雌 雄 短毛 长毛
甲 短毛 短毛 34 11
乙 长毛 长毛 0 42
丙 长毛 短毛 26 24
丁 短毛 长毛 51 0
若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 组实验,可以判断 是显性性状。
(2)请根据表中数据,分别写出甲、丁两组实验中雌性个体的基因组成依次是 、 。
(3)假设丙组亲代产生了100只子代豚鼠,请从理论上推测其中短毛雄性豚鼠有 只。
(4)某同学买了一只雌性短毛豚鼠,但不知道该豚鼠的基因组成。为确定该豚鼠的基因组成是EE还是Ee,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该雌性短毛豚鼠与一只 雄性豚鼠交配,若后代豚鼠的毛 ,则其基因组成为EE;若后代 ,则其基因组成为Ee。
24.(12分)(2021连云港)你与父母或多或少的相似,是一种遗传现象。如中A图为某家庭色盲的遗传图谱,B图为某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中的父母再生一个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
(2)B图中的个体性成熟后产生的正常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是 。
(3)在“模拟人类后代性别决定的过程”实验中,用3个红色小球、1个白色小球分别模拟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标有“父亲”字样的纸袋中应放入 。
(4)遗传病不仅会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不幸,还会降低人口素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遗传病的发生。简述能降低遗传病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至少答出两条)
25.(12分)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根据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1)小麦的抗倒伏与倒伏是一对相对性状。将两株抗倒伏小麦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收集种子种下去,观察小麦植株生长的状况并统计数据,将结果绘成柱形图,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控制倒伏这一性状的基因是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
②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写出亲本的基因组成 。
③让子代的倒伏植株进行杂交,推断后代出现抗倒伏植株的概率是多少 。
(2)将同一个麦穗上的小麦粒,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的土壤和贫瘠的土壤中,后者的产量明显低于前者,这种性状上的差异是由于 所引起的,属于 的变异。
(3)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虫的小麦新品种,抗虫这种性状能够遗传吗 说出你的理由。 。
答案
自我综合评价(二)
1.A 猫的白毛与长毛,是两种遗传性状,不是相对性状;鸡的玫瑰冠与单冠、桃的离核与黏核、西瓜的黄瓤与红瓤,都是同种生物同一遗传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
2.A 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
3.D 4.B
5.C 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成对的常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似,只需要测定其中之一即可,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两种,需要测定2条,所以人类基因组计划要测定的人类染色体数应是24条。
6.D
7.A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因此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有23对,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条。又因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所以生殖细胞中DNA分子的数目是23个。
8.D
9.A 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并且降低人口素质,违反我国伦理道德规定。
10.D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在生物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11.A 女性的体细胞(如口腔上皮细胞)中有2条X染色体(XX)、卵细胞中有1条X染色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没有X染色体。所以,“一个卵细胞、一个成熟红细胞、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这三个细胞中共含有X染色体数=1+0+2=3(条)。
12.C 将伞形帽伞藻的细胞核移植到菊花形帽伞藻去除细胞核的假根中,长出伞形帽的伞藻,这说明伞藻的伞帽性状取决于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13.B 经太空搭载后,选育的番茄比普通番茄个大、口感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14.D 由题干及遗传图解可知:第一代表现正常,后代出现白化病患者,说明正常肤色是显性性状,皮肤白化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该家族白化病的遗传图谱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1和2、3和4的基因组成都是Aa;6、7都是第二代肤色正常者,基因组成是AA或Aa,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都是;9号是第三代肤色正常者,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15.C 16.D 17.D
18.B 奶牛产奶量高,畜用牛产奶量低;玫瑰花的颜色有红色、白色等;高秆水稻田里出现了矮秆水稻植株;这些均体现了同种生物之间具有不同的性状,属于变异。而家鸽有翼,家兔和山羊没有翼,不是同种生物之间的差异,因此不属于变异。
19.B
20.C 水稻新品种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21.(1)23对 23条 (2)一 双螺旋
(3)成对
22.(1)Dd、Dd DD或Dd
(2)100%
(3)公牛(或雄性) 黑
(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若乙栏种牛是甲栏种牛的杂交后代,乙栏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棕色,因此棕色一定是隐性性状,而亲代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Dd,其遗传图解为:
乙栏黑色种牛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2)若用乙栏中黑色种牛(DD或Dd)与棕色种牛(dd)杂交,则它们的子代基因组成中含基因d的概率是100%,因为每一个后代都会从亲代棕色种牛中获取一个d基因。
(3)某院士利用甲栏公牛的体细胞核注入乙栏棕色母牛的去核卵细胞中,经培育发育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甲栏母牛的子宫中孕育,利用的是克隆技术。由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故所生小牛的性状应该与提供细胞核的甲栏黑色公牛一样,因此所生的小牛的性别为公牛(或雄性),毛色为黑色。
23.(1)甲、丁 短毛
(2)Ee EE
(3)25
(4)长毛 全为短毛 短毛和长毛个体数为1∶1
(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有两种性状,子代只有一种性状,那么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甲、丁组实验,可以判断短毛是显性性状。
(2)若豚鼠体毛长度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以E代表显性基因,e代表隐性基因,则短毛的基因组成是EE或Ee,长毛的基因组成是ee,甲组子代含有长毛(基因ee)的性状,且控制长毛性状的基因分别来自亲代短毛,因此亲代短毛的基因一定是杂合体Ee,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所以亲代甲组中雌性个体短毛的基因组成是Ee。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在子代个体中消失了的亲代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子代显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因此,丁组中,雌性短毛豚鼠的基因组成为EE。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3)丙组中子代“短毛∶长毛≈1∶1”,因此丙组中,雄性短毛豚鼠的基因组成为Ee,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假设丙组亲代产生了100只子代豚鼠,从理论上推测其中短毛豚鼠有100×50%=50(只),另外豚鼠后代性别的比例也是各占50%,故后代是短毛的雄性豚鼠的个数为:50×50%=25(只)。
(4)某同学买了一只短毛豚鼠(雌性),不知它控制毛色的这对基因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该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让它和长毛雄性豚鼠交配:①若后代全为短毛,则这只短毛豚鼠为纯合子,基因组成为EE;②若后代短毛和长毛个体数为1∶1,则这只短毛豚鼠为杂合子,基因组成为Ee。
24.(1)75%
(2)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
(3)1个红色小球和1个白色小球
(4)禁止近亲结婚、婚前检查、遗传咨询等(答出两条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5.(1)①隐性 ②Aa和Aa ③0
(2)环境 不可遗传
(3)能,小麦的遗传物质(DNA或基因)发生了变化
(1)亲本都为抗倒伏性状,子代出现了倒伏性状,说明倒伏是隐性性状,抗倒伏是显性性状,子代倒伏的基因组成是aa,则亲代的抗倒伏基因组成是Aa,子代的基因组成是AA、Aa、aa,其中AA与Aa控制的性状是抗倒伏。如果让子代的倒伏植株aa杂交,那么后代出现抗倒伏的概率为0。(2)相同的小麦种植在不同的环境中,出现不同的变异,这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会遗传给后代,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3)科学家培育出的转基因小麦,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